衆所周知,不丹是南亞的一個小國,國土面積38394平方公里,人口大約75萬,儘管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加強和維護不丹主權和獨立、實現經濟自主,但是與印度的關係十分密切,甚至有自媒體表示印度“控制”了不丹。今天,我們先不討論這種“控制論”是否合法,先來看一下印度的軍銜和不丹的軍銜是否相似,爲兩國關係密切這一論點尋找一點微不足道的小證據。

不丹的武裝力量主要由皇家陸軍和皇家警察組成,並沒有空軍和海軍,因此我們只需要研究陸軍軍銜。

不丹陸軍軍官軍銜分別是元帥、上將、中將、少將、准將、上校、中校和少校、上尉、中尉和少尉。這其中有很多元素與印度非常相似。一是採用了英軍的軍銜體系,軍銜標誌設計也是英軍風格,比如准將的軍銜符號與校官是一個系列,比如在軍銜標誌上使用王冠圖案。

印度陸軍軍官軍銜設置與不丹完全相同,在軍銜標誌設計了,也使用阿育王獅子(Ashoka Lion)的標誌,而且也設置有元帥軍銜。爲數不多的區別可能就是印度軍銜標誌在准將之下不使用紅色鑲邊,而不丹所有軍官軍銜標誌的圖案都有紅色鑲邊。

不丹陸軍士兵軍銜分別是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上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印度士兵軍銜分別是上士(Quartermaster havildar)、中士(Havildar)、下士(Naik)、上等兵(Lance naik)和列兵(Sepoy)。儘管兩國士兵軍銜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對於列兵這個軍銜都有一定的歧視,不給列兵設計軍銜標誌,這一點又有些相同。

另外,印度陸軍設有低級委任軍官(JCO)這種特殊的軍銜,在不丹皇家陸軍則沒有這種設置。原來,印度和巴基斯坦陸軍這是延續了原來的英國印度軍團的傳統,當時英國殖民印度,爲在印度當地招募軍人爲英國打仗,他們不僅招募士兵,也招募本土軍官,解決英國軍官數量不足的難題。但是印度本土的軍官儘管也獲得了委任,但是隻是低級委任,地位相當於高級士官。目前,低級委任軍官也不在印度的軍官體系內,地位和任務職能都無法與高種姓出身的委任軍官相提並論。

通過學術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印度陸軍軍銜在軍官層次與不丹相似,在士官層次完全不同,因此我們並沒有找到“控制論”的充足證據,可以說是“翻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