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張琰報道 雲南省紀委監委近日發佈消息,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昆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杜陸軍,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李平,副總經理和智君等19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監察調查。另有12人涉嫌行賄被留置。

鞍鋼集團紀委也於日前召開採購系統警示教育現場會,通報剖析兩起“靠鋼喫鋼”典型案件。經查,鞍鋼鑄鋼公司邢文玉、陳軍通過弄虛作假的手段幫助私營企業主倒賣廢鋼,給國家造成鉅額經濟損失。二人受到開除黨籍處分,涉嫌違法犯罪問題移交司法機關。

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提出,要持續懲治國有企業腐敗問題,強化廉潔風險防控。國有鋼鐵企業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大力整治“靠鋼喫鋼”,查處一批典型案件,強化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推動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爲“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物資採購、驗收、使用等關鍵環節是“靠鋼喫鋼”易發多發區

2020年12月18日,鞍鋼集團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張大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此前,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西昌鋼釩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永平,海綿鈦分公司原經理秦興華等6人“靠鋼喫鋼”被查處。

去年以來,鞍鋼集團開展“靠鋼喫鋼”問題專項治理,從案件查辦情況看,“靠鋼喫鋼”案件佔總數的39%,“靠崗位喫崗位”思想仍未完全根除

國有企業中,鋼鐵屬於重資產行業,投資體量大,產值高,建設項目、改造項目多,一些關鍵環節流轉着大筆資金,吸引了一些內部人員和供應商、經銷商等內外勾結牟利。

2020年10月被開除黨籍的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副書記孟志泉,“將手中掌握的國有資源當成‘搖錢樹’,大肆經商辦企業;利用職務便利在工程承攬、產品購銷、貨款結算等方面爲他人謀利,並非法收受鉅額財物”。

物資採購、驗收、使用等關鍵環節是“靠鋼喫鋼”易發多發區,擁有決策權、採購權、銷售權的各級管理人員是腐蝕“圍獵”的重點對象。

4月14日雲南省紀委監委通報接受審查調查的19人中,層級跨度很大:有杜陸軍、李平、和智君等昆鋼現任領導人員;有來自昆鋼旗下全資公司、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的高管,如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濟師、副總經理白保安等;有中層管理人員,如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王濤等;有普通職工,如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運營改善部採購管理室職工張德富等。

鞍鋼集團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孟慶暘認爲,“靠鋼喫鋼”問題表現多樣,呈現出典型的崗位層級特點

高層領導人員“靠鋼喫鋼”,有的與供應商勾肩搭背,利用職務影響力進行長期隱蔽的權力變現,如趙永平與多名供應商長期密切往來,收受供應商的車輛、房屋、名錶、現金等;有的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如嚴澤生在擔任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渤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期間,與下屬公司員工相互勾結,壟斷供貨業務從中獲取非法利益;有的領導人員親屬借其職務影響力違規經商辦企業,如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某二級單位工會主席夏某的妻妹、妻妹夫所辦企業,違規與夏某所在單位發生業務往來。

中基層幹部“靠鋼喫鋼”,更多是“一事一結”的權錢交易。如干私活謀利、串標、在具體經營事項上損公肥私。2020年4月,鞍鋼集團紀委通報5起“靠鋼喫鋼”典型案件,其中時任鞍鋼聯衆公司設備保障部檢修機械作業二區作業長的鄧耿勝,私自承接某相關方請託的工作任務,組織5名下屬人員在工作時間爲該相關方幹私活,收取好處費共計25764元。鄧耿勝還存在謊報定修人員、多申領定修餐問題。

“靠鋼喫鋼”背後,隱藏着腐敗利益鏈

趙永平落馬時,許多幹部職工感到震驚。在他們眼裏,趙永平能力突出、爲人和藹。

覈查趙永平問題線索時,辦案人員從他的通話記錄裏發現異常。“他通話記錄裏,排在前十名的有一半是老闆、供應商。”鞍鋼集團紀委工作人員說。趙永平的通訊錄,構成了他的“朋友圈”,圈子裏多是與攀鋼釩公司有業務往來的商人老闆。

這個“朋友圈”,實際是對趙永平的“圍獵圈”。表面上,這些老闆與企業的業務往來合規合法,事實上他們多是通過拉攏腐蝕趙永平來獲利——

2006年至2019年,供應商劉某某在與攀鋼釩公司業務往來中得到關照,多次送給趙永平錢款;2014年2月,供應商趙某某爲得到攀鋼釩公司的業務關照,在喫飯過程中送給趙永平一張存款13萬餘元的銀行卡……

趙永平受賄問題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受賄行賄雙方几乎沒有具體的請託事項。趙永平因其“一把手”的職務影響力,不用“明示”就能讓某些供應商在企業准入、項目承攬、貨款結算等方面得到照顧。

趙永平接觸的這些供應商,多爲中間商、流通商,沒有生產能力,靠“皮包公司”採購鋼鐵生產原材料,再轉手賣給攀鋼釩獲利。

類似的中間商賺差價”現象,也發生在渤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嚴澤生案件中。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2020年對被告人冀成起的刑事判決書顯示,冀成起任天津鋼管新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下屬天津市津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國有控股)副經理期間,利用嚴澤生職務影響,以他人名義,於2012年至2019年5月先後通過另外三家公司把化工原料聚乙烯醇PVA供給其所在的天津市津田新材料有限公司約900噸,每噸從中賺取約人民幣2000元的差價。

“中間商”借企業領導人員的職務影響力“無縫不鑽”,千方百計建立利益鏈條,獲得不正當競爭優勢,破壞市場公平,損害企業利益。

受賄行賄一起查,找準風險點斬斷利益勾結黑手

在鞍鋼去年開展的“靠鋼喫鋼”問題專項治理中,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共查處收受好處、利益輸送、內外勾結等違紀違法案件300件,處分295人,同比分別增長45%、51%,挽回經濟損失8534萬元。

打擊“靠鋼喫鋼”,必須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

此次查處昆鋼的系列案件中,12名行賄人被留置,涉案單位涵蓋金屬、礦產、貿易、建築等領域;嚴澤生被查,其關聯行賄人冀成起等人也因涉嫌行賄罪走上法庭;辦理趙永平案件過程中,也留置了涉嫌行賄的供應商……果斷留置行賄人對案件突破起到很大作用。

今年,鞍鋼將通過開展“清風行動”推動受賄行賄一起查,主動反“圍獵”。找準可能發生侵害企業利益問題的領域,如採購銷售、外委外包、工程建設等重點、關鍵領域,精準解決在與相關企業業務往來中一家獨大、輪流坐莊、對號入座等問題。

在斬斷外部“圍獵”鏈條的同時,一些鋼鐵企業還注重從制度上堵塞內部領導人員及其親屬非法牟利的漏洞。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自聯合重組後,堅持每年開展領導人員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專項整治。嚴禁中國寶武黨委直管及以上領導人員和重點管理崗位人員的親屬、其他特定關係人經辦的企業與中國寶武及下屬單位發生業務往來;先後發佈5批禁入名單,截至目前累計有603家單位545人被禁止與中國寶武發生業務往來。

壓實黨委主體責任,督促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履職

事實證明,反腐敗持續高壓之下,仍有少數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錯誤地以爲自己生活在“世外桃源”。

孟慶暘介紹,2020年以來鞍鋼集團紀委查處的腐敗問題很多是在十九大之後發生的,屬於典型的不收斂不收手,反映出一些領導人員黨性原則鬆懈、紀法意識淡漠。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紀委有關人員介紹,有的領導人員曾對紀委說:“我(自己的)企業產品價格低,爲什麼不能與中國寶武做生意,參與競爭?”不難看出部分領導人員對於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的嚴重性認識不到位。

基層幹部職工的廉潔從業意識同樣需要加強。攀鋼一名進廠2年的基層管理人員,在招投標過程中與銷售商串通,出賣標底,被查處時受賄金額超100萬元。

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壓實黨委主體責任,督促“關鍵少數”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增強黨員幹部紀法意識,督促廉潔履職。鞍鋼集團紀委6次通報“靠鋼喫鋼”問題18件,在身邊案例的震懾與組織的感召下,2021年以來,鞍鋼共有81名黨員幹部主動報告、交代違紀違法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