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半的孩子在學鋼琴,誰在製造藝術焦慮?

文|花兒街參考 和碩

中國有多少孩子學鋼琴?現狀是這樣的——“孩子班上40人,學鋼琴的佔一半,登臺表演要搖號”。

作爲一個從小學了十年鋼琴,目前擁有一個5歲女娃的寶媽,我不給孩子學鋼琴。

1

在我的記憶中,刻着一個畫面。

下着大雪的東北,我媽走在前面,離我10米遠,我踩着她的腳印跟在後面,我媽時不時回頭看一眼,不說話,乾瞪眼,我們就這樣形同陌路地一路走向車站。

每次鋼琴回課彈的不好,我們都是這樣回家的。

當時學琴還是一件稀罕事,家裏的舅舅伯伯,身邊的叔叔阿姨,每次提到我學琴都是一番讚歎。

我和我媽能堅持下來一半是買鋼琴的沉默成本,一半是被這些讚譽架在空中。

當時我爸媽每月工資加起來一千多塊,一臺鋼琴五六千,一節課一百左右,一個月4節,學琴絕對算奢侈的愛好。

多數人都看到了現實成本,卻沒看到坐在琴凳上每天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成本。

我不知道我彈琴的那一兩個小時,別的小孩在幹什麼。長大後聽到周杰倫在《聽媽媽的話》中唱到“爲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對着鋼琴說話......長大後你就會明白爲什麼我跑的比別人快,飛的比別人高,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總有種成王敗寇的感覺。

周杰倫只是少數,大多數是像我們這樣犧牲了童年,只掌握了一門樂器的普通孩子。

有一句振聾發聵的雞湯說,一定要給孩子學一門樂器。

圍繞這句雞湯發散出來的理由,包括但不限於——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培養孩子的音樂審美,音樂讓孩子的一生都不會焦慮、不會迷茫、不會孤單;在學習一門樂器的過程中,孩子在享受美妙旋律的同時,能沉下心來,更專注、嚴謹地對待一件事情;哪怕音樂學習只是短暫的學習經歷,這段學習帶給孩子成長的幫助也是巨大的。

我是一個練過十年鋼琴的人,如果說這段經歷減輕了我什麼焦慮,那就是我在選擇不讓孩子學琴這件事上,沒有絲毫焦慮。

2

小時候我家有一臺風琴,我能把任何我會唱的歌用右手彈出旋律,用左手合上伴奏,聽起來就像照着譜子扒下來的。師從於哈市某知名歌唱家的美聲愛好者我媽,立刻意識到這是她優秀的基因在顯性表達。

別人家是先買個電子琴探探路,我們家直接搬回了一架德國Nordiska鋼琴,5歲,我的學琴之路正式鋪就,此後是漫漫的,長達十年的征程。

《哈農》《二部創意曲》以及練都練不完的《車爾尼》,也許這些高雅音樂在大人聽來有種平行有序的韻律之美,但在小孩耳中這些曲子就是一堆勉強組合在一起的音符序列。

西方古典音樂對於小孩並不友好,如果你現在都無法領略巴赫的和諧,就不要期待一個小孩會饒有興致地彈奏《英國組曲》《法國組曲》。

我在音樂上遭遇的第一次滑鐵盧,是6歲考一級時練一首叫《四海》的曲子,它的旋律之怪異,節奏之妖孽超出了一個兒童欣賞的天際,《四海》活生生被我彈成了一片死海,它是在一段段砸琴的泄憤和一團團浸溼的紙巾中被彈掉的。

那是我頭一次對音樂產生如此強烈的厭惡。

中國孩子學琴的方法是照着譜子一點點扣。

對着一段不熟悉的旋律,你的工作就是把這些五線譜上的小蝌蚪一個個認出來,落在鍵盤上。就好像在你完全聽不懂英語的情況下,先讓你學自然拼讀,讀出來就行,表達的是啥都在其次。

指法的敏捷,技術的嫺熟,強弱的表現,快慢的轉換,一直在練習,但很少有人想過這段旋律究竟在表達什麼,或者說我們在假裝表達。

我不明白《四海》表達的究竟是哪四個海,還是某種不可言說又莫名其妙的遼闊。

然而,鋼琴就是這樣一種藝術,你必須先通過大量的漫長的練習去積累足夠的技藝。

今天聽到很多家長說學琴是爲了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美,我深表懷疑。

學鋼琴確實能增加耳朵的敏感度,提高音準和節奏感,但這就等於感受音樂的美好嗎?

學了琴就能愛上音樂嗎?

長大後,我接觸到一些愛音樂的朋友,他們大多數並沒學過什麼樂器,就是單純喜歡聽。每次聽他們說起當年聽崔健的顛覆,聽Beatles的崇敬,聽Queen的震顫,以及那些跟音樂有關的充滿故事的回憶,都讓我羨慕,至少那個戴着耳機瘋狂甩頭的少年是真的沉浸在音樂中,也因爲音樂,他們的青春不再單薄。

他們聽搖滾、jazz、hip-pop、鄉村、金屬、電音,在各種音樂類型中無拘無束地穿梭,對各種音樂類型接受起來沒有什麼隔膜。

反倒是一些從小接受某項樂器訓練的孩子,他們欣賞的音樂往往會侷限在某些類型中,對其他類型的音樂有明確的排斥。

3

今天,打開閒魚,上面有各種各樣的二手鋼琴信息,介紹中多數都會有類似這樣一句話。

孩子學不下去了,轉賣。

他們已經斬斷琴緣,脫離苦海,而更多的家庭依然在崩潰的邊緣,跟鋼琴,跟孩子做着垂死掙扎。

我的一位朋友正徘徊在放棄的邊緣,在此之前她數次幾欲放棄,最後都找到理由堅持下來。

第一次,她看到一句話“學鋼琴就是考驗父母”,她告訴自己只要父母能堅持,孩子就能堅持,於是她咬咬牙,每天練琴之前做一番戰前動員,雖然練半小時要上兩次廁所,喫點水果,還得抱怨幾分鐘,她還是堅持下來。

第二次,她又找到了一種理論,說學琴總會遇到難關,只要闖過去就會上一個臺階,她又堅持下來,當然不久就遇到了下一個難關。

第三次,老母親的心理防線也到了崩潰邊緣,這次她找到了一條終極價值,學任何東西都是貴在堅持,學什麼不重要,關鍵是要體會堅持的過程,學琴更像是萬千法門中的一條修行之路,彼岸就是磨練出強大的毅力。

至於毅力將來用在哪?

大概就是在今後遇到實在不喜歡不滿意不想忍的時候,能咬緊牙根掐着大腿逼着自己再忍一陣。

他們學的不是琴,是堅持。

他們學的也不是堅持,是忍耐。

堅持還有一分因興趣或熱愛,自發地想要克服困難的意味,忍耐則是依賴外力或自我催眠形成的被動支撐。

的確有琴童是堅持下來的,但大部分學琴的孩子依然在忍耐着,他們在鋼琴凳上如坐鍼氈,如芒在背,輾轉反側,當初的興趣蕩然無存,剩下的都是每晚必須完成的任務。

然而,毀掉了對鋼琴的興趣還不是最要緊的,要緊的是這會形成一種慣性的行爲方式——總能把一項本來的樂趣變成一種負擔。

我們分不清是被熱愛驅動還是被一種半途而廢的愧疚感驅動,因爲在我們的教育中半途而廢總是不對的,即便這是一種及時止損。

在還沒明白怎樣靠着本能的熱愛把喜歡的事堅持下去之前,我們就已經學會了如何爲不喜歡的事再找到一個忍下去的理由。

究竟是因爲熱愛而堅持,還是忍着忍着就自我催眠了。

一個弔詭的地方是,很多父母讓孩子學樂器是爲他未來找到一個生活的出口,一個戰勝壓力和痛苦的武器,卻不知學樂器本身已經在孩子的童年裏留下了巨大的陰影面積。

每次看到郎朗出現在某些鋼琴培訓的代言廣告中,我都有一種錯愕。

那是一個爲了練琴經歷了家人分居,被父親恐嚇彈不好要麼喫藥,要麼跳樓的倖存者。

知乎上關於學琴熱度最高的一個問題是,我國鋼琴琴童,大部分都是過了所謂十級,就不再彈琴了,那他們學琴的目的是什麼?

4

學鋼琴已經成了中產標配,網上有家長調侃,“孩子班上40人,學鋼琴的佔一半,登臺表演要搖號”。

《經濟學人》文章稱,中國有超4000萬孩子學習鋼琴,佔全球總數80%,並且這個數據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加。

投資機構的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音樂教育市場預計會達到4000多億元規模,龐大的教育需求催生出蓬勃的鋼琴培訓行業,各種陪練app也勃然興起。VIP陪練至今已獲五輪融資,融資總額近10億人民幣,小葉子陪練月營收早已過億。

飛速發展的鋼琴培訓行業背後,是參差不齊的教育水平,有限的優質師資。

衆多陪練app都着力解決家長不會陪、不願意陪的問題,卻沒有人關注孩子不愛練的根本。

當然,陪練app爲啥要關注孩子愛不愛練琴呢?

一旦關注了這個問題,還怎麼去跟資本市場講,自己將打開千億市場的故事呢?

陪練app的AI越來越能識別出哪個音彈錯了,哪裏節奏不對,伴隨着鋼琴考級之外的音基考試(音樂基礎考試),音樂越來越數據,音樂越來越理性,音樂越來越枯燥。

學鋼琴,或者學樂器真的是培養音樂素養的唯一方式嗎?

如今美術教育都在轉變觀點,注重創意美術,爲什麼音樂教育還像達·芬奇一樣枯燥地畫着雞蛋

商家的宣傳、專家的證言都在加重應該學琴的砝碼——開發左右腦,鍛鍊協調感,學琴的孩子更聰明,學琴的孩子普遍成績更好。

看着這五花八門的誘惑,你沒有間隙停下來想一想,學琴真的是一項適合從學齡前就廣泛培養的特長嗎?

對注意力只能維持20分鐘,活潑好動的寶寶,每天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坐在那裏彈鋼琴,真的不違反天性嗎?

對每晚做完作業,打完雞血,僅剩一個小時就要睡覺的小學生,還要挪出40分鐘彈琴,這樣的童年真的值得回憶嗎?

我不讓孩子學琴還有一個理由,今天的網絡社會讓我們越來越習慣一個人獨處,刷劇看網文,逛淘寶看直播,除了工作我們跟外界的直接碰撞越來越少,就連孩子也是這樣的。各種各樣的網課,各種如編程一樣的新興培訓,都是在跟自己打交道,而鋼琴是一個更向內觀,更個人的項目,眼前是一個孤獨的背影,用一個孤獨的方式排解着孤獨的苦悶,何必?

比起鋼琴,我想更多地爲她提供能跟人產生直接交流,直接碰撞的機會,比如舞蹈、體育項目,讓四肢得到充分地舒展,讓她活躍在集體中,跟他人產生互動。功利一點講,這或許是未來社會孩子更稀缺,更需要的能力。

最後,學琴真的要從娃娃抓起嗎?

如果不是爲了從事專業演奏,大可不必。

君不見那些琴童媽媽,娃沒雞出來,自己卻考了八級。

我身邊就有很多成人學鋼琴學的很好的例證,他們半路出家,全憑着興趣在業餘時間練習,雖然做不到高難度的演奏,但演奏業餘中等難度的曲子是完全夠用的。他們陶醉在那些自己喜歡的曲子中,一遍一遍不知疲倦地練習。我樓上有個四十多歲的阿姨,每天早晚各一個小時,那真是無需揚鞭自奮蹄,他們是真的很享受練琴的時光。

沒有人的音樂才華會因爲沒學琴就埋沒的。比起郎朗的故事,我更喜歡張亞東、趙英俊、李榮浩的故事,在那些死命要學卻學不得的故事裏,總有一個積極的小火苗在奮力燃燒着。

今天,學琴依然是一個需要投入不小成本的愛好,一堂課兩三百,如果帶上陪練又得一兩百,一臺鋼琴一兩萬,而最大的成本是時間上的投入。

我和我媽的關係緩和是從初二那年,那年因爲課業負擔我不再學琴了。

昨天,那位幾欲放棄又幾次堅持下來的琴童媽媽也終於放棄了,她沒有賣掉鋼琴,她想說不定不逼着孩子學,沒準哪天她又感興趣了。

這讓我想起一首李宗盛的歌。

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該舍的捨不得,只顧着跟往事瞎扯。

當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

學琴不過是一場高燒,練琴是緊跟着的好不了的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