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莫迪的“印度夢”,會因新冠疫情兇猛而摺疊嗎?| 新京報專欄

火葬場不夠用,排隊等火化;醫療系統瀕臨崩潰;牀位和氧氣短缺……連日來,印度疫情的失控,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

上個月,印度政府還在推行“疫苗外交”,這個月,印度就成了全球疫情的重災區——連續數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過30萬例,不斷刷新印度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最高新增紀錄和全球單日單個國家新增病例的最高紀錄,對照太過鮮明。

在網上,“印度會成爲世界上首個因疫情而崩潰的國家嗎”的話題,引發海量討論。這話題也難免帶出另一個議題:莫迪勾畫出的“印度夢”,會因疫情兇猛而摺疊嗎?

“印度夢”不斷遭到現實重擊

一直以來,很多印度人都有個宏願:要讓印度成爲世界一流強國。莫迪的“印度夢”更是雄心勃勃:要把21世紀變爲印度的世紀。

在莫迪任印度總理的前幾年,印度經濟也確實保持了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17、2018年,印度經濟增速分別爲7.2%和7.4%,這樣的經濟增速在全球範圍內並不多見。

正因如此,前幾年,印度方面“信心滿滿”,喊出了口號:GDP要趕超日本,成爲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但這很快就被現實潑了冷水:“口號”喊出來沒多久後,印度的經濟就“失速”了。

剛進入2019年,印度經濟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失業率高、債務高、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等因素影響下,印度經濟開始大幅下滑。

2019年第一季度時,印度GDP增速就下滑到了5.8%左右,在第二季度時,繼續大幅下滑僅爲5%,創下了印度5年以內的最低水準。整個2019年,印度經濟增速都不到5%,這讓其“保持7%乃至更高增長速度”的願景落空。

到了2020年,疊加疫情影響,印度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更是糟糕。

截至2020年12月中旬,13.24億的人口大國印度累計確診高達900萬例,成了僅次於美國的疫情重災區,也成了全球經濟復甦大潮中的泥石流。去年前三季度,印度經濟總量下滑至1.867萬億美元。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印度2020年經濟增速會萎縮9.9%。

在此背景下,莫迪政府狂打民族主義牌,還借邊境衝突意圖轉移國內矛盾,但這無力將印度拉出深淵,反而讓印度經濟困境不斷加劇。

上萬億債務、上億的失業人數、停滯的經濟,讓“印度夢”儼然成了“白日夢”。

到了2021年,失控的疫情,又給印度人曾經炙熱的“印度夢”潑上了更冷的冷水。

印度陷入更嚴重的水深火熱

新冠疫情已經爆發一年多,在此過程中,全球經歷了疫情的多個衝擊波,其中的經驗和教訓發人深省。

如果放鬆防控措施,疫情傳播速度就會增加,再加上“醫療擠兌”,難免會引發系統性的公共衛生安全問題,導致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直線上升,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這樣的景象在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及今年年初的英國都曾經發生過。可印度並沒有汲取教訓。

糟糕的衛生習慣,孱弱的公共基礎設施,國家薄弱的防控意識,都讓印度疫情陷入惡化螺旋。

世衛組織的專家將此次惡化歸結爲:過早地解除了管控措施;沒有及時將疫苗覆蓋到最需要的人羣,比如醫療工作者和老年人;另外,病毒的變異也形成了新的傳染風險。

連續數日確診人數破30萬,還不是最糟的時刻。印度傳染病防控專家就認爲,印度的疫情高峯還沒有來到,可能單日確診人數會超過50萬。

這也印證了一點:在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病毒一旦大範圍傳播,就猶如山火爆發,難以控制。

與之對應的是,在疫情的劇烈衝擊之下,印度的公共衛生系統已經接近崩潰的臨界點。

印度的醫療遭遇嚴重擠兌——氧氣瓶嚴重匱乏,牀位嚴重不足。

德里多家醫院正面臨氧氣耗盡的危機。當地時間4月24日,印度德里高等法院稱,如果中央、各邦或地方政府任何官員妨礙氧氣的獲取或供應,那麼“我們將絞死那個人”。

可以說,此次印度疫情反彈在新冠疫苗開始推廣之際,暴露出了印度國家公共衛生治理存在的致命短板和漏洞。

對印度而言,毫無疑問,防控疫情是未來一段時間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這一波疫情衝擊之下,印度的公共衛生系統會不會崩潰,成了許多人擔心的問題。

莫迪政府的疏漏在埋葬“印度夢”

印度疫情全面失控,莫迪政府在疫情防控上的疏漏或傲慢難辭其咎。

在此之前,莫迪政府試圖以疫苗來提升印度的國際地位。在國內,用疫情防控的成績進行政治動員,過早解除公共衛生管制措施,以迎接五月份即將舉行的選舉

現在疫情反彈,無疑是對莫迪政府的懲罰,付出的代價是數以萬計的生命。隨着確診人數的飆升,莫迪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並承認疫情可能會動搖國家。

在此情況下,社會心理也容易發生極大的波動。莫迪上臺以來塑造的“強有力”的政治形象,也不可避免地遭受打擊。

受第二波疫情影響的不只是底層民衆,還有印度中產階層。而中產階層具有強大的政治動員能力,也因此在網絡上出現了各種“莫迪拋棄了印度”、“莫迪下臺”等口號。

“印度夢”破碎的他們,註定會將怒火燒到莫迪政府頭上。

某種程度上,疫情是對執政者的終極考驗,也是對一個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考驗。

莫迪及印度人民黨通過民族主義情緒進行政治動員和整合,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但疫情正在摧毀印度人民黨的形象。

莫迪的雄心壯志和大國夢想遭到了重創,不斷飆升的確診人數,何嘗不是對莫迪的“否決票”?疫情對印度政治格局的衝擊,還無法判斷,但是在野黨必然會抓住機會進行反擊,疫情也是對印度國內政治結構的一次“洗牌”和洗禮。

耐人尋味的是,印度是美國的“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歐盟大國也對印度頻頻示好,但疫情反彈後,印度並沒有得到來自美國或歐洲及時的援助。

雖然拉着印度搞“印太戰略”的美國表示對印度疫情的關注,也同意向印度提供醫療物資,但是美國援引《國防生產法》對疫苗生產原材料進行出口管制。

對於印度來說,新冠病毒是最大的挑戰,疫情防控是壓倒性的任務。可以看到的是,疫情對印度的衝擊是劇烈的,短期來看,經濟社會將處於暫時“鎖閉”之中。

中期來看,印度國內的政黨格局,治理模式可能會發生變化——畢竟,治理的效能決定一個國家能否戰勝病毒。

長期來看,印度人民黨以及莫迪推動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思潮,遇到了新冠病毒的挑戰,印度的內外政策或許會進入新的調整週期。

“印度夢”會因新冠疫情兇猛而摺疊嗎?這問題或許還需要假以時日,才能給出答案。

但毫無疑問,就目前看,這依舊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孫興傑(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