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評美團涉嫌壟斷:讓別人無路可選 自己就無路可走!

原標題:美團北京,今日起無人駕駛送外賣

楊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衆號 QbitAI

自動駕駛落地,載物快於載人已是共識。

在這個領域,最具場景優勢和最不容忽視的玩家——美團,最近就有一系列動向。

比如,剛融資100億美元,用於無人車、無人機的研發。

再比如,他們的最新無人配送車魔袋20,L4級自動駕駛,已經在公開道路上進行測試,並於最近落地運營。

在北京順義區的旁友,可能已經見過這位“配送員”了。

截至現在,無人車配送了超過3.5萬的訂單,覆蓋順義二十多個小區,跟上一代無人車總共累計自動駕駛里程近30萬公里。

沒準兒,以後你收的外賣,可能還真不是人送的。

無人車由何構成?

首先來看產品。

魔袋20——2020年研發的“魔法口袋”,像叮噹貓一樣能裝很多東西!

外觀參數上,產品尺寸爲長2.45m×寬1.01m×高1.9m(加上傳感器的高度)

前後共有兩個貨箱,“豪車標配”——鷗翼門(車門往上翻)的設計讓貨箱的總容積達到了540L,可載貨150kg,單程最多可配送10單。

車速方面,目前日常車速可達20km/h,最高車速爲45km/h,按送餐半小時來算,哪怕紅綠燈等上15分鐘,也能跑上5~11公里,速度有保障。

關鍵是環保又能跑。這臺純電車,配上美團自研的電池管理系統,續航達120km,可支撐一天的配送任務。

技術維度上來看,美團就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生態平臺優勢。

得益於無人配送開放平臺,以自研+合作相結合的路線,造出這樣一個AI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集大成者。

首先,從線控底盤到車身,是由長城旗下自動駕駛公司毫末智行生產。

然後是出色的感知能力,畢竟配備了3支激光雷達。

頂部的主激光雷達爲禾賽科技Pandar 64——64線機械激光雷達,最遠可探測200米。

在車前左右兩側還分別配備了Velodyne的激光雷達,用於補盲。

另外還搭載了19顆攝像頭、2支毫米波雷達和9支超聲波雷達,可以實現5cm~150m範圍內的360°無死角探測。

計算單元方面,美團的解決方案是根據運行場景選擇部分傳感器信號做計算,也同樣採用了合作伙伴的產品。

有這樣的整體外觀和技術硬件,美團魔袋20究竟有怎樣的能力?

這輛無人車一發布,就定位在L4級自動駕駛,而非配送機器人。

美團表示,從設計之初,就以汽車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比如穩定性。無人車生產全程遵循汽車行業的可靠性標準來要求自己,包括9項整車性能測試、12項整車耐久性測試,以及十大極端環境適應性試驗。

它加強了涉水能力的設計,能在積水最深15公分的道路上穿行。還通過了-27℃寒區環境適應性實驗和接近1萬公里耐久實驗的雙重考驗。

再如安全性,擁有五重安全保障。

首先,車輛自身就具備L4級自動駕駛的能力。

第二重,後臺安全員遠程監控。安全員可以實時接收攝像頭數據,如果遇到危險,車輛也能很快接收到安全員的指令,迅速響應。

第三重則是小腦系統,相當於迷你版自動駕駛系統,對既有的場景進行補充。

第四重,依靠外觀設計形成的被動安全屏障。這是此次的重點佈局項目,保障行人、騎行者傷害性最小。就像車前保險槓的設計,如果檢測到碰撞就會主動剎停車輛。

第五重是近場安全員急停,用遙控按鈕緊急剎停。

但還是溫馨提醒,不要去“調戲”這位小朋友哦~

還剩下最爲關注的——量產問題。

美團首席科學家、智慧交通部負責人夏華夏表示,已初步具備量產能力。

隨着激光雷達、計算平臺等關鍵零部件的成本降低,未來三五年,無人配送車體和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的總成本將能控制在15萬元以內,配送成本也會下降到跟人差不多。

不過,要實現真正的規模化商用,並非那麼輕而易舉。

美團無人車的挑戰

從物流的角度來看,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分爲幹線物流、末端配送(城區內),以及封閉場景配送(機場、港口、學校)

美團則聚焦於末端物流——最後3公里的城區即時配送,利益和動機十分明確。

在媒體溝通會上,夏華夏說:

最終我們希望以人機協同的方式,讓無人車與外賣小哥形成合力,幫助小哥去提升配送效率。

就比如,在公開道路上的配送由無人車來完成,它可以實現24小時、甚至在極端天氣下運作。

而在末端100m、樓內的一些複雜場景,則由外賣小哥來完成,與用戶形成交互。

這就解釋了一些網友的疑慮。

比如無人車不能配送上樓怎麼辦、無人車會不會真的代替外賣騎手……

美團預計未來5年,用戶對於即時配送的需求量還會上升。但根據2020年度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末,平臺共有950萬名外賣騎手。

現有的騎手規模,是無法承載未來的訂單量的。無人車則在當中充當一個運力補充、提升效率的身份。

再加上無人配送是自動駕駛最快落地、發展最好的場景,真實場景下的運營數據與自動駕駛技術形成反哺,能更好地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迭代和發展。

所以,美團當然要做無人配送。

但要真正做成,還是有不少挑戰。

一是公開道路場景

一方面涉及AI領域最前沿的難題,實時的感知識別、面對複雜場景下的預測和規劃算法。另一方面,則是令全世界自動駕駛從業者頭疼的“長尾挑戰”。

公開道路上,永遠都面臨着潛在的未知場景和難題,如果系統未曾學習、亦或是無法聰明應對,就會在長尾挑戰中淪陷。

而自動駕駛,當前仍是一門實驗科學,對於長尾挑戰尚無定式和套路可用。

二則是量產

需要同時兼顧成本、資源,以及效率和安全,如果沒辦法解決關鍵組件的成本、計算力和功耗等方面的挑戰,規模化量產就無從談起。

三則是市場環境

說到無人配送,國外有一位不容忽視的玩家——Nuro,去年就在多個城市進行公開道路場景測試。

早前就曾覆盤過,爲何Nuro模式在中國復刻爲何這麼難?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市場環境。

Nuro在美國配送一單的單價不到6美元,摺合人民幣40多元,在美國即便是自己開車購物,該成本折算油錢也更划算,更別說人力成本、服務時間等等。

但反觀中國,配送價格若是40多元,幾乎是不能想象的,而且快遞和外賣配送的競爭,現在還在繼續,價格、服務到體驗,自動駕駛方案都很難替代人工。

更現實的是,中國居住環境相對更緊密,在一線城市,商超、便利店隨處可見。

雖然美團無人車現在離規模化落地只差最後一步,但上述這些挑戰,仍然需要解決,找到最優解。

美團,究竟哪裏來的底氣?

美團做無人車有何底氣?

具體來講,主要有三大方面。

第一個,最核心、也是區別於其他選手的優勢。

美團,作爲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務平臺,要解決國人每日的喫喝玩樂,從外賣、團購、電影、買菜、社區團購等總共200多個業務。

其中很多業務是跟城市末端物流緊密相關的,比如閃購、買菜、外賣等都需要配送場景。

美團解決的不僅是日常必不可少的需求,也實現了生活服務前所未有的供需生態。

所以論實現生活服務相關的智能化,沒有人比美團更具優勢。

第二個則是5年技術積累。

早在2016年,美團就開始了無人配送的探索。通過一年時間的研發,美團就造出了第一臺無人車小袋。

2018年,美團官宣無人配送開放平臺,這是國內率先以無人配送爲核心打造的產業生態圈,由政府、高校、企業三大部分組成。

如今,無人配送整體方案已經趨於完善。

快速分發訂單的交易平臺,基於大數據優化的調度系統,利用自動駕駛技術構建的物流路網,多種人機協同的末端配送模式,形式多樣的智能配送終端等。

這是一個多層軟件和硬件的系統工程。

上面提到,硬件部分是選擇與供應商夥伴展開合作,而如雲端軟件(高精地圖、數據、仿真、安全系統等),車載軟件(感知、定位、預測、規劃等算法)則是由美團量身打造、自主研發的。

第三,落地運營能力。

去年疫情爆發時,美團無人配送車團隊就經過72小時緊急攻堅,比預期提前了11個月,將無人配送車落地到了北京順義。

目前,美團外賣現在在全國2800個縣市區都有業務。當未來無人配送車部署到全國更多城市時,每個城市都有外賣小哥,幫助無人車的運營,比如日常維修、充電、保養等。

屆時,一部分外賣小哥會從純體力的藍領工人實現能力升級,轉化爲更有技術專業能力的運維人員。

美團的科技決心

美團總說,他們是想幫大家喫得更好,生活更好。

而這背後的核心引擎,則是實際價值驅動下的技術、AI。

——用技術去幫助每一個普通人生活得更好。

但“接地氣的AI”,不光只聚焦於喫喝玩樂的人間煙火氣,同時也還在探索無人車、無人機等前沿科技。

不管是近期募資近百億美元,用於無人車、無人機配送的研發;還是與清華大學成立“清華大學-美團數字生活聯合研究院”立足前沿科技的探索;亦或是美團的無人機,已經在深圳進行空中配送測試。理想情況下,無人機只用400秒就能覆蓋半徑3公里的區域,比路面行駛速度更快。

美團所到之處似乎都在向我們證明這一點。

“接地氣”的落地應用,與長期的、有挑戰的科技探索之間,是不衝突的。

美團CEO王興在近期財報溝通會中曾表示,近年美團持續在機器人等領域加強佈局。

他認爲,生活服務領域還有巨大的潛力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美團有一定的業務規模,對用戶的需求也有更深入的瞭解,所以可以通過前沿科技的探索,讓服務運行得更高效、更好,爲用戶創造更好的體驗。

最後再回到,無人配送這塊。

美團表示,預計3年內落地萬臺無人配送車,往這三個方向進行規模化落地。

多場景,除了美團外賣、買菜、閃購等多個業務場景下使用,還將全面落地公開道路、園區等室外實際場景。

全天候,也就是所謂的7天24小時,一年365天,即便是在極端天氣,也能安穩運作。

多城市,美團推進無人配送在北京、上海及深圳等區域和城市落地。

沒準兒,以後在大街上就隨處可見美團黃的“魔袋20”送外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