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生銀行股東格局生變:東方集團與華夏人壽一致行動“接綁”,會帶來什麼影響?

記者:曾令俊 曾仰琳

東方集團與華夏人壽維持了近五年的一致行動人關係最終“分道揚鑣”。

4月29日晚間,民生銀行公告稱,公司股東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股份”)、及其控股母公司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方有限”)和華夏人壽簽署一致行動協議《解除協議》。

據公告披露,協議解除前,華夏人壽持有民生銀行股權的比例爲4.91%,東方股份持股比例爲2.92%,東方有限持股比例爲0.08%。兩者合計持有民生銀行7.91%的股份。

一致行動協議主要內容表示,在處理有關民生銀行經營發展、且需要經民生銀行股東大會審議批准的事項時,雙方應採取一致行動,以加強在民生銀行中的影響力。

“主要的影響就是,東方股份對民生銀行的投票權下降,單個股東影響力下降。”有不便具名的投行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分析稱。

“解除一致行動人,意味着作爲股東權利行使基礎的股權比例下降,張宏偉及東方系對民生銀行的話語權可能減弱、或者至少話語權的基礎被削弱。對民生銀行的日常經營可能也帶來新的變化。”4月30日,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界面新聞記者分析稱。

事實上,民生銀行這一年來的經營並不理想,2020年淨利潤同比下降36%,增速在上市股份行中處於墊底位置。4月29日晚,該行也披露了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430.72億元,同比下降12.69%;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147.47億元,同比下降11.43%,是股份行中唯一負增長的銀行。

張宏偉的副董事長之位還穩嗎?

東方集團與民生銀行的歷史淵源始於20多年前。

1996年2月,中國民生銀行登記成立,東方集團實際控制人張宏偉當時並沒有參與民生銀行的發起,但1999年準備上市的民生銀行開始資產清理時,張宏偉斥資億元入股民生銀行。2000年4月底,張宏偉進入董事會並出任副董事長,此後他一直擔任民生銀行的副董事長。

去年10月中旬,民生銀行新一屆(第八屆)董事會名單終於塵埃落定。其中,張宏偉被選爲副董事長。一同當選爲副董事長的還有盧志強、劉永好、鄭萬春。盧志強的泛海系持股爲6.94%、劉永好的新希望系A+H股比例約爲4.83%,鄭萬春則爲民生銀行行長。

其它股東董事分別爲來自巨人網絡的史玉柱、福信集團的吳迪、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的宋春風、重慶國際信託的翁振杰,以及大家保險集團的楊曉靈、趙鵬。

據瞭解,在去年3月的董事會會議上,張宏偉在相關議案中投出1張反對票和4張棄權票。比如在《公司 2020 年度財務預算報告(草案)》上,張宏偉投出了棄權票,表示“希望能夠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在《民生銀行抵債資產航南大廈轉固定資產》的決議上,張宏偉表示棄權,理由爲“希望就此議案相關以往的過程重新進行審計,出具獨立的審計報告,再對此議案進行決議”。

在對覈銷山西三佳系企業呆賬、覈銷深圳保千里呆賬的議案中,張宏偉也棄權,稱“目前對高管的追責還不夠嚴厲,希望就貸款造成的損失繼續追究相關高管人員的責任,挽回經濟損失。”

重要盟友被接管後話語權會受影響嗎?

東方集團與華夏人壽的“結盟”始於2016年。第七屆董事會選舉前,2016年6月29日,東方股份和華夏人壽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2018年12月27日,東方股份和華夏人壽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之補充協議》。

這種合作關係維持了近5年,爲何要在這個時間點解除一致行動協議?或與華夏人壽被銀保監會接管有關。

2020年7月17日,銀保監會官網發佈公告,依法對天安財險等六家機構實施接管,其中就包括了華夏人壽,接管期限從公告發布日至2021年7月16日,可依法適當延長。

事實上,在華夏人壽被接管之時就有分析指出,在重要盟友被接管後,東方集團在民生銀行的話語權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民生銀行特殊的股東結構,話語權博弈完全靠股東之間的合縱連橫,因此東方系也不會坐以待斃,除非自身原因使其無暇他顧,否則張宏偉仍然會想辦法來保證自己在民生銀行的利益。”沈萌分析稱。

東方係爲創始於1978年的一家大型投資控股型企業集團,目前已佈局金融、現代農業及健康食品、新型城鎮化開發、港口交通、信息安全、石油天然氣及新能源、資源物產七大產業。

這些年,東方集團從民生銀行獲得了不少授信額度。去年5月,民生銀行公告,本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十八次臨時會議於2020年5月26日審議通過了《關於東方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集團統一授信的議案》,同意給予東方集團有限公司年度集團授信額度人民幣134.6億元,期限一年。

29日晚披露的公告同時提到,一致行動協議《解除協議》簽署生效後,不會導致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變更;不會對民生銀行日常經營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不會影響該行經營管理、人員獨立、資產完整、財務獨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