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 雷軍回應爲什麼選擇造車 米粉的需求和支持

文/程璐

編輯/李薇

編者按:

今天是國際勞動節,我們向每一位勞動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問候。

我們熟知的成功企業家,幾乎個個都是“勞模”。他們不僅富有創新精神,更有你想象不到的勤奮——幾乎是幾十年如一日的自律、勤奮。比如任正非,70多歲高齡還經常自己一個人拉着個行李箱滿世界出差;比如宗慶後、王健林,只要不出差,每天都是分秒不差地一大早就出現在辦公室;比如董明珠,30年沒有休過假;比如雷軍,最多時一天連開23個會,上次接受我們採訪到晚上10點,後面還有重要的會議,這幾乎是他的常態。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五一假期,我們推出這組《企業家都是“勞模”》系列報道,向你展現企業家平時不爲人關注的一面,感受每個人努力奔跑追夢的力量。

提起中國企業家裏的“勞模”,小米創始人雷軍可以說當之無愧。

4月2日,也就是小米剛剛官宣造車僅兩天後,雷軍就馬不停蹄在小米科技園組織了一場“華夏同學會”,一張他與汽車界企業家李斌、李想、何小鵬及王傳福的合影迅速傳遍網絡。同樣參加了這次同學會的王興在飯否上發了一條動態感慨:“雷總真是勞模加戰神!”

“戰神”雷軍已經不再滿足於他一手締造的手機帝國了,如今雷軍正在開拓小米的新版圖,甚至“願意爲此賭上此前一生的戰績與榮光”。

這就是雷軍的風格,一旦決定做什麼,就會全力以赴、一往無前。

在中國,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雷軍這樣的企業家,如此頻繁地在微博上與網友留言互動,甚至有時候在深夜也能見到他在線活躍。

58集團創始人姚勁波曾表示,他時常會拿雷軍來勉勵自己,“我覺得雷軍是我們這個圈裏面特別努力的勞模,每次我比較累的時候,我就想想雷軍可能還在辦公,就心裏好受很多。”

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也曾感嘆,三次和雷軍約時間談事情,結果兩次都是在晚上十點之後,還有一次是在週一,他對雷軍的評價是:“很有追求,能力全面,超級努力。”

2021年1月1日,雷軍爲新年許下了三個願望,第一個心願就是休個假,把手機關了,喝杯咖啡。小米管理層“應允”了他的這個心願,“沒收”了他的手機。

手機被拿走的前10分鐘裏,雷軍說道:“太好了,終於沒有人找我了!”但閒下來一個小時後,這個勞模就開始不由自主地找手機。煎熬中,雷軍終於想清楚了:“我不休假了!”

雖然這是雷軍抖音號裏的一個小視頻,劇情或有誇張,但這也是雷軍“全年無休”的真實寫照。

勞模也要順勢而爲

事實上,早在二十多年前的金山時期,雷軍就是出了名的“中關村勞模”。

1992年,丟掉航天部的鐵飯碗,雷軍加入金山成爲“6號員工”,6年後出任金山CEO,幾乎負責起金山所有的具體業務和日常經營。金山早期員工回憶,雷軍可以通宵達旦地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1995年,爲了迎戰微軟對中國市場的進軍,金山傾盡所有,扛起民族軟件大旗,由雷軍領着20位頂尖程序員在北京四季青的一個四合院裏沒日沒夜地開發。埋頭三年,雷軍他們終於開發出了“盤古”組件,意爲盤古開天闢地,也爲自己掙得了“中關村勞模”的稱號。

直到金山在2007年上市,雷軍15年如一日,不怕苦、不怕累,從未有絲毫懈怠。2007年12月,雷軍決定告別金山,結束這段“推着石頭往山上走”的日子,任職的最後一天,他在員工溝通會上向衆人鞠躬三次,道:"我終於把債還完了。"隨後,他成爲一名天使投資人。

2009年12月16日,雪夜,北京燕山酒店對面。雷軍攢了一個局,畢勝、黎萬強、李學凌等金山舊部皆爲賓上客。酒過三巡,雷軍只提出了一個問題:自己的勞模人生是不是錯了?思索片刻,雷軍自答起來:“要順勢而爲,不要逆勢而動”。

那一天,是雷軍40歲的生日。4個月後,小米誕生。不惑之年,雷軍依舊有勇氣從零開始。

小米的救火隊長

小米粥是熬出來的,雷軍也是。

在小米,雷軍的“勞模”式作息時間也未曾改變過。小米前高級副總裁祁燕曾透露,即使小米做到了千億規模,但雷軍還是每天直到晚上一兩點才下班,中午飯是三四點,晚飯是十一二點。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也表示,雷軍“7x16小時”高強度的工作背後,一定需要巨大的信念支撐。

現任小米集團中國區、國際部總裁盧偉冰在加入小米前,任金立集團總裁,在行業摸爬滾打20多年,他忍不住感嘆道:“加入小米之前我以爲自己已經很拼了,但進入小米之後才發現雷總是最拼的。”

就這樣,作爲一個從未做過手機的外行,雷軍從零開始,用自己所掌握的互聯網經驗,在國內消費羣體崛起、智能手機迎來爆發的背景下,成功帶領小米開創了"互聯網手機"銷售模式的先河,加速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起飛,甚至改變了外界對中國製造粗製濫造的刻板印象。

在小米的成長十年裏,雷軍最引得外界津津樂道的一段“勞模”式經歷,莫過於2016年的逆風翻盤。

2015年,長期以來積壓的供應鏈問題,終於在高速成長的小米身上爆發了。無奈之下,雷軍親自扛起“救火隊長”的大旗,衝向一線接手手機部。

多年後回憶起那段時間,雷軍仍記憶猶新:

早上九點上班,到了凌晨一兩點還坐在會議室裏。有一天下班的時候,雷軍數了數,這一天居然開了23個會。2016年3月,雷軍在央視《遇見大咖》節目透露,那個時候,他三分鐘喫一頓午飯,平均一天開11個會。

就在這樣高強度的淬鍊下,小米完成了對製造業的補課,小米也真正進入了手機硬件製造領域。

類似的故事在2019年也曾發生過。

2019年,小米中國區承壓,雷軍再次擔任“救火隊長”的角色,兼任中國區總裁推動改革,直到穩定之後交棒盧偉冰。2019年年底,一場企業家晚宴上,一張照片曝光了雷軍的手機屏保,屏保上那句“能不管的事情一定不管”,迅速在網絡上流傳。

如今,進入“知天命”的年紀的雷軍,再次開啓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造車。這就是雷軍,他似乎永遠不知疲倦,他還要再搏一次。

在微博上,有一位網友是這樣評價雷軍的:他從學生時代直到現在,每天學習、工作十五六個小時,即使他現在已是普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卻依然如此。

“成功大多不可複製,或有深厚背景,或有時代際遇,但雷軍的成功卻給了普通人以希望。他的成功,在我看來,是一個普通的人,持之以恆努力後的成功。當然,雷軍身上還有其他的優點:比如堅韌、勇氣等等。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努力,努力讓他一步步走向高處,成就了現在我們抬頭仰望的雷布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