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暴跌!拜登表態,這些公司突遭“黑色星期四”!1300億牛股直接跌停,影響到底多大?最新回應來了...

根據印度衛生部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當地時間5月6日8時,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12262例,再創印度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病例數新高,也再次刷新全球單日單個國家新增確診病例最高紀錄。印度單日新增病例數已經連續15天保持在30萬例以上

據媒體報道,美國政府5日宣佈,支持放棄對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保護,以擴大全球範圍內的疫苗接種。受此消息影響,A股市場新冠疫苗概念股集體大跌,康希諾(688185)、沃森生物(300142)、智飛生物(300122)等個股跌幅超過10%,復星醫藥(600196)也一度躺在跌停板之上。

針對上述情況,多方採訪相關上市公司及投資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美國放棄對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保護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短期對國內新冠疫苗企業影響不大。但實際上,限制疫苗的大規模生產的因素還包括設備、原材料、專利之外的knowhow等,並非有了專利就能有能力實現生產。

mRAN新冠疫苗前端技術壁壘仍在

5月4日,路透社曾報道,印度、南非在2020年10月份的提案中稱,諸如專利、工業品外觀設計、版權和未公開信息的保護之類的產權,阻礙了及時獲得應對COVID-19至關重要的負擔得起的疫苗和藥品。豁免支持者稱,豁免應持續一段不確定的時間,每年進行一次審查,直到新冠疫情終止爲止,並呼籲在全球範圍內不受阻礙地共享技術和專有技術。

如今,隨着印度疫情的猛然爆發,讓各方似乎開始了重新審視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保護的處置安排。據媒體最新報道,美國政府支持放棄對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保護,以擴大全球範圍內的疫苗接種。

若以此來看,這或許意味着已獲得授權的輝瑞、Moderna等的疫苗技術,將可以臨時被全球其他國家使用、自行製造疫苗。

對此,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全球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全球化的當下,任何一個國家沒有控制住疫情,對全球各國都可能帶來重大風險,所以全球協作抗疫是應當的事情。現實層面來看,發達國家技術、資源、資金更充裕,也應當作出其應有的全球貢獻。目前,中國疫苗出口世界第一,也在其他一些國家開始共建疫苗生產線,也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但王驥躍進一步指出,目前情況只是美國的一個表態,距離實際發生還很遙遠。實際上,美國政府並不是要求各廠商放棄專利權,可能只是允許其他國家使用,使用後不會被起訴,而並不意味着專利失效了,這個結果還需要多方長時間談判。

與之類似,東吳證券醫藥團隊認爲,專利放開短期內對全球疫苗格局基本沒有影響。一方面是預計“專利放開”將會在美國政府、國會、藥企各利益方之間拉扯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是就技術本身的特點而言,尤其是mRAN技術在短期內被其他廠家完全掌握也較爲困難;但考慮到全人類希望儘快消滅疫情的共識,從中長期角度來看,mRAN新冠疫苗技術的全球共享將是大概率事件。

深信生物創始人李林鮮表示,這對國內mRNA行業來說是個很大的利好,知識產權包括很多東西,比如專利、工業設計、工藝上的know-how,若這些信息公開則可讓更多國內的企業進入這個領域。不過,這次知識產權的豁免是階段性的,也限於mRNA新冠疫苗,mRNA的前端技術壁壘其實還是在的。

李林鮮指出,即使放開知識產權,mRNA新冠疫苗的生產也是需要時間的。對國內的新冠疫苗企業來講,如果產品已經上市了,而且在大規模銷售,影響應該不大;如果尚處於臨牀階段,影響可能會比較大。

作爲一線疫苗上市公司對此又是如何看法?

5月6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沃森生物、復星醫藥瞭解到,從短期來看,美國政府支持放棄對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保護並不會對行業產生太大影響。目前,還只是拜登政府暫時表態,仍需要國會通過,況且美國開放疫苗技術到什麼程度、範疇都還不確定。此外,WTO同意疫苗專利失效所需議程漫長艱難,需要成員國全部通過。

從長期來看,可能會對疫苗行業產生一定影響,但真正具備新冠疫苗研發、生產能力的企業,早在去年就已經啓動一系列自研工作。上述公司幾乎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就算放棄新冠疫苗專利,這也並不意味着其他廠商有能力生產疫苗。尤其是對mRNA疫苗,相關設備、原材料、專利之外的knowhow等,都是限制疫苗產能的重要因素,在研發成功後,還是要經歷漫長的臨牀試驗。

2021年新冠疫苗累計產能約120億劑

針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目前主要有病毒的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五條技術路徑。

截至到目前,全球約9款疫苗已獲批上市使用,包括mRNA疫苗:輝瑞&BNT、Moderna;腺病毒載體疫苗:阿斯利康、強生、Gamaleya、康希諾;滅活疫苗:中國生物、科興;重組蛋白疫苗:智飛生物。此外,Novavax新冠疫苗三期中期分析數據優異,有待獲批使用。

東興證券研報指出,若以當前公佈產能測算,2021年10款新冠疫苗可累計年產約120億劑,2022年可累計年產超160億劑。若實際產量不達公佈量,假設僅達約50%,2021和2022年供應量亦可滿足全球總接種需求量。全球已簽訂新冠疫苗合約大概137份(僅納入已明確披露採購方和採購量的訂單),已簽訂單合計疫苗劑量達96億劑。

當前,覆蓋國家最多的新冠疫苗爲AZ疫苗、輝瑞&BNT疫苗、強生疫苗和Moderna疫苗。其中,美國接種主流疫苗爲輝瑞&BNT疫苗和Moderna疫苗,歐洲國家接種的主流疫苗爲AZ疫苗、輝瑞&BNT疫苗,而國藥和科興疫苗使用主體多爲發展中國家,AZ疫苗於發展中國家也獲得較廣泛使用。

進一步來看,海外多國簽訂了超過總需求劑量數倍的訂單:加拿大已簽訂單約2.4億劑,達羣體免疫需求量3.6倍;美國已簽約爲12億劑,達總需求量2倍。但訂單供應節奏差異明顯,以輝瑞&BNT疫苗爲例:美國、歐盟、英國等21年Q1開始大規模供貨;韓國、哥倫比亞、菲律賓等約21年中開始供貨;部分國家需等待至2022及以後方能大量獲得疫苗。

在國內市場方面,據國家衛健委5月5日消息,截至5月4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85億劑次。

東興證券預計,2021年6月,新冠疫苗接種率有望達到40%;2021年底,有望實現約60%接種率;2022年初,有望實現70%~80%接種率,實現約11億人次接種。我國新冠疫苗市場規模達有望達1500~1800億元,其中2021年採購市場規模有望達1000~1500億元,兌現超65%,2022年採購市場規模約爲300-500億元。

在海外市場方面,鑑於美國、英國、歐盟等地市場獲得新冠疫苗優先供應,三者均有望於2021年第三季度及以前完成羣體免疫;2022年核心供應對象爲其他發達國家市場和非發達國家市場,全球或將於2023年實現羣體免疫。

基於此前情況分析,4月23日,東興證券發佈研報認爲,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新冠疫苗供不應求,2022年第二季度或將供過於求,海外新冠疫苗採購市場或將於2023年年中前飽和。

有券商研究員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若新冠疫苗專利最終被無效,那或許有可能緩解疫苗供不應求的局面,提前實現疫苗採購市場飽和。但核心問題還是,mRNA生產技術具有壁壘,短期內難以被其他藥企完全掌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