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消費者報告 | 違規商家“屢告不倒”,線上兼職平臺安全隱患叢生

記者 | 李彪

動動手指做任務,在家用手機掙零花錢,宣傳語中的“日結”、“時薪”,再加上平臺認證的“保障背書”,似乎讓靈活的線上兼職成爲宅家一族的“福音”,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近日,界面新聞記者通過黑貓投訴關注到,一些用戶對線上兼職平臺的“新手必做小任務”存在較多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商家篡改約定單數拒絕結算、部分小任務需兼職者墊付會員費、實名註冊綁定身份證、銀行卡等等。被投訴對象包括青團社、兼職俠、兼職貓在內的多家線上兼職平臺。

以擁有數據記錄的青團社爲例,截至目前,黑貓投訴上共有青團社平臺132條投訴,已回覆130條,已解決104條。據界面新聞記者的瀏覽觀察,絕大多數信息都與平臺上諸如“2分鐘小任務”的兼職崗位有關。

來自成都的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下載青團社APP後抱着試一試的想法,在主頁的“宅家賺錢”欄目下選擇了“手機任務”的線上兼職崗位,發佈商家爲沐陽奮亦誠商貿有限公司。

根據受訪者提供的崗位截圖顯示,該商家狀態爲“企業認證”,還附有“青團保障”、“放心投遞 兼職無憂”等一系列平臺認證標識。

王女士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所謂“手機任務”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下載各種APP註冊,“開始的幾個還簡單,比如註冊淘寶特價版這種,但到後來就要進行實名認證、綁定銀行卡、支付寶微信授權,還有幾個要付費。”

王女士透露,付費項主要是用於註冊後開通會員,而這一支出在崗位介紹中是並未提及的,商家以任務要求的名義,通知兼職者先期墊付。

由於後面多個任務都要墊付不等金額的費用,還需綁定銀行卡,王女士在做完11單後打算放棄這份工作。按照招聘要求裏“10單一結”,王女士找到商家要求結算時,卻被告知變成了“做夠15個後統一結算”,其中既包括兼職報酬,還含有提前墊付的費用。

黑貓平臺記錄顯示,青團社在受理投訴後,客服人員不到一小時就聯繫到王女士,當天處理完客訴請求,備註爲“客戶表示滿意”。

王女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證實了這一點,據她介紹,具體的解決方式爲,與青團社工作人員加上QQ好友,對方直接轉賬付給她相應費用。轉賬金額基本能覆蓋所做的任務報酬和墊付費用,但她並不清楚任務單如何計算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家兼職用工單位已經成了投訴黑名單上的“常客”,主要有蘇州五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沐陽縣柯南網絡服務中心、宿遷彩燦電子商務公司、沭陽奮亦誠商貿有限公司。

上述四家企業屢被曝光違約拒絕結算,所做小任務多涉用戶隱私信息,甚至還出現同一商家在不同平臺投訴中均是“榜上有名”。

界面新聞記者在最新版本的青團社APP上搜到了上述四家企業的崗位招聘信息,且主頁的認證保障信息一應俱全,新手小任務也可以照常接單。

界面新聞記者就投訴問題與消費者反饋聯繫到青團社。

青團社工作人員告知,平臺是明令禁止商家向用戶收費,或是以任何名義讓用戶“墊付”,商家修改單數拒絕結算也屬於違規行爲。客服對於投訴都是在收到後第一時間回覆,並加以覈實處理的。

提及上述幾家屢遭投訴的商家時,該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也處理過類似投訴信息,同樣也注意到了以上幾家公司的名字。公司在督促商家整改後,投訴比例有所下降,如情況出現反覆,平臺會考慮不與其進行合作。

至於“黑名單”公司爲何能“屢告不倒”,以及是否存在“下架紅線”等具體標準,工作人員稱自己也不清楚,需要與相關業務人員溝通後以作回應。

關於“投訴後付給消費者的錢是平臺出還是商家出”,工作人員則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平臺會督促商家結算,但有些情況會由“平臺出錢代付”。

此外,消費者王女士還告訴記者,青團社工作人員跟她直接轉賬結清款項後,並未告知其有關資金來源和處理相應商家措施的信息。

青團社在回覆記者的郵件聲明,入駐平臺的企業、個人、發佈的崗位,都會經過一系列嚴格審覈,包括入駐系統自動審覈、人工二次審覈認證、崗位信息初審、崗位人工測試排查。接到用戶投訴後,青團社也會第一時間覈實並敦促企業整改。

此外,在兼職保障方面,該公司表示已與多家權威保險公司合作,爲求職者提供3000元兼職保障和10萬元人身保障。

青團社創立於2013年,主推“一站式靈活用工招聘服務平臺”。最初主要面向校園兼職領域,繼而拓展至全社會的兼職招聘、企業服務、雲地推業務。平臺主要負責兼職者與企業的雙邊信息撮合,盈利模式是按照求職線索的實際使用量向企業收費,每條5元,主要的流量入口有青團社APP、支付寶小程序。

2019年2月,青團社宣佈完成數億元由螞蟻金服領投的B+輪融資,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入選“杭州準獨角獸企業榜單”。

官網數據顯示,超過3800萬的青團社用戶羣中,65%爲95、00後。平臺發佈的新手小任務大多帶有“大於18歲”“滿17歲”等要求。但在具體的審覈過程中,界面新聞記者體驗後發現,只需要點擊報名,立即會跳轉到商家界面,通知“你已被錄取”,全程不需要任何年齡、身份上的認證流程。

線上兼職的安全問題還遠不止於此,用戶隱私信息與求職詐騙更是一大隱患。公司官微在2018年就有發佈相應的官方聲明、防詐騙指南。2020年,在工信部七批APP侵權情況的通報中,青團社在內的五家互聯網招聘平臺均被點名。

根據青團社出具的相關材料,記者瞭解到,平臺APP此前是由於“首次開啓即要求申請定位權限”而遭工信部點名“過度索取權限”。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一操作原本是爲了匹配附近崗位的需要,現已整改獲批合規。

互聯網行業曾有“隱私換方便”的說法,但當隱私變成風險,因方便而產生問題時,靈活用工方式的創新就不能再是平臺問題的“擋箭牌”。

對兼職平臺來說,及時處理投訴、結清款項並不能同解決問題劃等號,防騙指南、投訴通道、保險理賠更多是防禦、補救之策,而非主動出擊的治理手段。要建立安全、可靠的兼職環境不能僅是提醒用戶小心甄別、及時投訴,解決入駐企業違規操作、“黑名單”商家告而不倒的難題纔是平臺正視責任、履行義務的關鍵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