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搭载 M1 芯片的 Mac 怎么样?来听听真实用户怎么说

「糖纸众测」是爱范儿旗下聚焦数码新品的「糖纸」小程序为读者提供新奇数码产品免费试用的平台。

首先插播一则糖纸众测消息:

本周众测活动的招募已经接近尾声啦!想要免费获得产品的朋友赶紧上车吧。👇

👉OPPO智能电视K9👈

👉小黄人定制款蓝牙耳机👈

参与方式很简单,只要完成我们的众测任务,即可免费获得产品,具体规则可查看众测页面。名额有限,想免费获得产品的你就赶紧戳上方文字链接申请吧~😊

今年的苹果春季发布会带来了众多新品,这次你种草了什么呢?

是万物皆可丢星人必备的 AirTag?还是新配色的紫色 iPhone 12?

甜甜酱发现不少糖纸粉丝都在「敲碗」等 M1 版 iPad Pro,看来 M1 芯片非常吸引呀!

说起来,最近糖纸众测上的Mac M1,得「芯」应手的体验活动也圆满结束了,一起来看看用过的小伙伴们的体验心得吧!

@少冰焦糖拿铁

新媒体运营

M1 版 MacBook Air 的轻巧机身,为移动办公带来更便捷和流畅体验。

如今,终于用上了为其量身定做的 Apple Silicon (Apple M1)之后,新的 Mac 自然有了飞跃的进步。

对于老用户来说,掀盖亮屏、点开 App、安全性解锁(设置内的安全/Touch ID)、应用 & 桌面间的切换等等熟悉的操作,M1 Mac 的反馈速度都比 Intel 版的 Mac 要快上几倍。

举个例子:还记得 Intel 在「系统偏好设置」的「安全性与隐私」里,点击「小锁」解锁的这个步骤吗?

这个操作,在我的 MacBook Pro(2020 Intel i7)和 iMac 27"(2019 Intel i9) 里的表现都是挺卡挺慢的,但是 M1 是以秒速进入指纹页面,然后秒速识别指纹解锁,最后上锁也是点击一下马上就完成上锁操作了。

另外,在盖上屏幕,然后再打开屏幕,MacBook Air 画面点亮的速度也跟上了 iPhone 抬腕亮屏的速度,极度流畅自然,一改过去 Intel 版本略带拖沓的慢一拍节奏,反而给到了我一种走咱就走」的轻快感。这时候倒是觉得这部 MacBook Air 有点像我的 iPad Pro 了。

在外观、屏幕等配置都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很显然,这都是 Apple M1 的功劳。

苹果将它称之为「统一内存架构」。内存和核心距离非常近,能够极大地降低使用时数据交换的延迟。

另外根据苹果的说法,这枚封装在一起的 SoC,凭借统一内存架构将会让 CPU 和 GPU 共享 RAM,这就使得 SoC 中的所有技术都可以访问相同的数据,而无需在多个内存池之间进行复制。这极大地提高了性能和电源效率,让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变得更快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选择内存版本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得更加慎重一些,因为这样的高集成度芯片显然是不支持能够随意更换内存的。目前,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都提供了 8GB 和 16GB 的内存版本可选,我个人会建议充裕一些的 16GB 版本

👉点击查看详细评测,与作者交流互动👈

@None_

数码博主

性能强大续航出色,M1 版 MacBook Pro 是他出差办公时的「得力助手」

当初 M1 芯片 MacBook 发布时,相信不少人都留意到了它可以运行 iOS、iPadOS 应用这个特性。可以实现这个功能,那还得归功于 M1 芯片采用的是和 A 系列芯片一样的 ARM 架构。

而由于过去的 MacBook 都是采用 Intel 芯片,X86 架构,因此这次苹果也提供了 Rosetta 2 转移工具,来帮助用户来安装那些还没适配 M1 芯片的应用。整个安装的过程,还是十分方便的,基本无脑操作。

此外,苹果还在 App Store 上开设了 M1 专区,搜索「为 M1 优化」即可看到已经适配 M1 芯片的软件,进一步方便下载使用。整体而言,这次开发者适配 M1 芯片的速度比想象中快。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些软件都能正常使用,之前提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对于日常使用的小伙伴来说,Adobe 类专业图像、视频软件使用频率并不是那么高。而剪映这类上手难度不高的视频编辑软件,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它也第一时间适配了 M1 芯片。

在外接一个 4K 显示器,Chrome、微信等软件正常打开使用情况下,使用剪映专业版来导出一段由 iPhone 12 Pro Max 拍摄的 4K 60fps、HDR 视频。

通过测试:这段经过简单剪辑的 4 分 26 秒素材,导出成 4k 60fps、高码率的视频,耗时约 13 分 30 秒;导出成 1080P 60fps、高码率视频,耗时约 3 分 40 秒;导出成 1080P 30fps、高码率视频,耗时约 2 分 12 秒。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平时几乎不会转动的散热风扇,在导出 4k 60fps 、高码率的视频时,会听到明显的风扇声,但比起 Intel 版,还是弱不少,整体的发热并不明显。

可能有人会问,搭载 M1 芯片的 MacBook 最佳应用场景是什么?用我的经历告诉你就是出差。在过去,用 Intel 芯片 MacBook 的时候,出差还是要带着充电器的,高强度工作下半天一充在所难免。

而 3 月底的一次出差,让我真的体验到 M1 芯片 MacBook Pro 的超强续航。这次出差四天,我仅仅带了一个体积超小的 65W GaN 充电头,以及 1 根 C to C 的充电线和 1 根 C to L 的充电线。

一整天下来使用下来也仅是掉电 50%,回到酒店插上充电器,半小时即回血到 90% 以上,便可以安心把充电器让给我的 iPhone 了。当然了,还能在给 MacBook 充电的同时,利用 MacBook 左侧的 C 口(支持 PD 协议)来为 iPhone 进行快充。

👉点击查看详细评测,与作者交流互动👈

@青山闪闪

广告导演

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发掘 M1 版 Mac mini 潜力。

大约两年前开始,各大影视厂商都把重心放在了视频性能上,录制的视频编码升级到了 HEVC(高效视频编码),也称为 H.265,用于取代过去的 AVC/H.264 标准。

可是换来的就是解码性能要求过高,需要效率更高效率的处理芯片进行解码。 而 ARM 的架构恰巧很擅长适合解码,比如搭载了 M1 芯片的 Mac mini 。

以这段佳能 C300 III 电影机的 4K 分辨率,60FPS、总体码率: 804 Mb/s、4:2:2 10bit 的 AVC 编码素材为例,在 Final Cut Pro 里进行回放测试。

一边是配置为 2018 款 i7 处理器、32GB 内存、4G 显存的 Radeon Pro 560X 独立显卡的 MacBook Pro 播放直接卡成 PPT ,如果不转代理的话就连粗剪都没办法进行呢~

而同样的素材到了 M1 Mac mini 上不仅流畅播放,我试着增加三条轨道,同时处理三条 4K 60FPS 4:2:2 10bit 素材,它依然可以流畅播放,我服了~怎么做到的?直到增加到四条 4K 轨道才会出现明显的掉帧,但这已经超越多数工作站的处理性能了。

接着我还测试了之前提到让无数后期头疼的 HEVC 编码素材……在 M1 版 Mac mini 上依然可以同时处理四条轨道流畅回放,增加到六轨道才会出现掉帧。而 i7 版 MacBook Pro 播放单条就已经出现明显的丢帧~🤷‍♂️ 在视频后期能力上,九千多的 Mac mini 居然轻轻松松超过了两万多的 MacBook Pro!真是太奇妙了!

最后,对于影视后期流程来说,多一块屏幕放下更多窗口就可以大大提升效率,不会因为在一块屏幕上反复切换窗口而打断创作。 同样离不开的功能还有「隔空投送」,可以在脱离局域网和蜂窝网络的情况下,在 Mac、iPad、iPhone 之间无损地分享原文件,极大地方便了文件交换与传输。

在一次参加 48 小时电影节的过程中,团队需要在 48 小时内拍摄并后期制作完一条微电影。在距离提交作品还有 5 小时的时候我们还在紧张地进行协作,刚好团队全员都是 Mac,后期把初剪同时「隔空投送」给负责混音、字幕翻译、字体包装几位伙伴,中途各小组完成各自的部分,将音轨、字幕、包装特效「隔空投送」给到后期进行最终合成,中途反复修改调整都是通过「隔空投送」来传输文件,为我们争取到了足够时间在截稿前提交作品。

在紧张的协作中频繁地传输文件,这一切都不依赖第三方软件,即便是大家第一次协作,用「隔空投送」真的太方便了。

👉点击查看详细评测,与作者交流互动👈

怎么样,这几款搭载了全新 M1 芯片的苹果电脑的性能表现,是不是很符合你的口味呢?如果想了解更详尽的体验就请戳图片下方链接吧👇

如果你热爱数码产品,想和其他人分享新品试用体验,那就快来参与「糖纸众测」吧。下一个能把心水好物抱回家的众测体验师说不定就是你哦!

这些「逼死强迫症」的设计,到底好在哪? 点击查看

AirTag 深度体验:把它拴在宠物身上,靠谱吗? 点击查看

五大 Andriod 系统横向对比,谁的「小窗模式」最好用? 点击查看

来个一键三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