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63年办园历史的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今年新开了托班部。

“幼有善育”深刻影响着孩子的全面发展,事关千家万户和城市未来。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如今已被列为上海的民心工程。今年,上海将全力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争取新增150所托幼一体幼儿园,同时,今明两年上海还将新增托额近1万个,让更多宝宝享受优质托育服务;越来越多的科学育儿指导站将出现在新手爸妈的“15分钟生活圈”内,手把手教他们破解育儿困扰;未来1-2年,全市约70%的幼儿园将力争达到一级以上水平,为适龄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这是记者昨天从2021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获得的信息。访谈中,市教委主任王平对老百姓关心的众多教育热点问题予以回应。

家门口的好学校

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让学生“学有优教”

眼下正是幼升小、小升初的报名季。上海将如何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据王平介绍,今年上海将进一步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根据经济、人口发展的需要,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布局,让学生“学有优教”。在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上海将根据新城定位和人口变化趋势,前瞻性规划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

在增加优质高中资源供给方面,要加强新城所在区内已有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内涵建设及辐射引领作用,推动嘉定一中、青浦高级中学、松江二中、奉贤中学等新城所在区内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及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复旦附中青浦分校、格致中学奉贤校区、上海中学东校等学校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区域教育发展生态。在统筹优质高中资源方面,要在松江新城积极推进上外附中松江云间学校建设,在南汇新城筹办华二临港分校,在青浦新城建设一所引领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学校,支持各新城所在区率先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让优质教育赋能五个新城建设。

数字化转型

贯穿十类教育场景,实现更高层次优质均衡

当前,上海正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王平表示,基础教育领域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任务这一核心,第一时间启动基础教育教学数字化应用场景的研究工作,场景包括“课堂教学融合交互”和“课后服务个性化定制”,通过教育数字化赋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提供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更公益的教育资源。

具体而言,“课堂教学融合交互”是指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应用来实施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生生有效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后服务个性化定制”是指通过数字化的供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外得到个性化指导,从而获得针对自己学习问题的有效辅导。

王平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将贯穿于各个教育领域,聚焦师生家长关注的教、学、管、考、评、家校互动等十类教育场景。比如在幼儿园,可积极运用智能化设备完成幼儿园每日晨检、健康观察、体质监测、活动学习等方面的工作;在职业学校,可以建设基于职场环境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让学生更快掌握技能。

作业管理

养成好习惯比多做题更重要,让每个孩子绽放人生光芒

谈到学生,作业是绕不开的话题。教育部今年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强化学生作业管理。在王平看来,要加强作业管理,一定要重视机制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确保监督到位、形成家校合力。“我们明确提出,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王平说,“从我自身的从教体会而言,有三句话各位家长可以试一试:先做作业再玩、先复习再做作业、先预习再听课。我认为,如果孩子养成了这些好习惯,学习效率一定会大大提升,学习成绩也不会差,这远比多做一两套题重要和管用。当然,我们也希望家长配合,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

在访谈中,王平特意提到了去年12月感动全网的两位上海好少年盛晓涵和麻文博。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而鲜活的个体,可塑性非常强。不应只关注到他们的考试分数和成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时他们甚至比成年人更勇敢、更能创新、更有想象力,这就更需要通过教育加强引导、激发潜能,让每个学生在不懈努力中绽放人生的光芒。他说,当前正在推进的教育评价改革,正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更健康地成长、更全面地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