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月PPI漲幅創新高:上游狂飆下游溫和,PPI已近“強弩之末”?

以原材料爲代表的通脹仍在持續抬頭,並開始向部分消費品傳導。

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6.8%,漲幅較3月加快2.4個百分點,創2017年11月來新高。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9%,較3月回升0.5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回升,並創下去年10月以來新高。

受訪專家指出,PPI增速超預期回升,主要是因爲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漲,鐵礦石、有色連續刷新記錄。這一方面是因爲,國內外需求加快復甦,而資源生產國產能擴張緩慢,使得供需偏緊,另一方面,在全球貨幣大寬鬆背景下,商品市場成爲流動性炒作的重要戰場。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漲價向中下游傳導的擴散效應有所增強,受原材料漲價影響,4月電冰箱、電視、筆記本、自行車等消費品價格均出現上漲。

不過,多位受訪專家認爲,下游行業競爭充分,價格全面上漲的概率不高,上游行業如此高的增速缺少真實需求支撐,當前PPI已近“強弩之末”,預計將在二季度創下階段性高點後逐步回落。

4月相對溫和的CPI是多空對沖下達成的均衡。一方面,生豬產能持續恢復,氣溫回暖推動果蔬供給增加,推動肉類與蔬菜類價格下降;另一方面,服務業價格明顯回暖,油價也持續上漲,推動4月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3%。

分析認爲,4月物價不會改變貨幣政策總基調,市場流動性有望繼續保持合理充裕。未來需要密切關注原材料價格過快上漲抬高中下游企業成本、進而抑制終端消費支出的問題。

PPI創42月新高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指出,4月PPI同比增幅高達6.8%,一方面是因爲翹尾因素大幅提高1.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儘管能源類原材料漲幅略有放緩,但近期鐵礦石、有色金屬出現加速上漲,並連續刷新歷史新高,使得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出現大幅上漲。

4月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0%,其中,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上漲23.3%,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上漲20.2%,化工原料類價格上漲13.3%,燃料動力類價格上漲12.1%。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指出,4月份PPI6.8%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爲2.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爲4.3個百分點。PPI同比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是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同比漲幅有所擴大,但4月PPI環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7個百分點。

董莉娟指出,這是因爲國際原油價格波動下行,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漲幅回落或轉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漲幅回落9.4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價格漲幅回落3.2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由上月上漲5.7%轉爲下降0.9%。

然而,受需求增加和鐵礦石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影響,4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上漲5.6%,漲幅擴大了0.9個百分點。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黑色系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一方面是因爲發達經濟體及中國需求加快修復,另一方面是資源生產國受疫情拖累影響,產能恢復及擴張偏慢。

而在王軍看來,上游大宗商品大幅漲價除供需因素外,很大的原因在於金融市場波動,“近期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展露無遺,在全球貨幣大寬鬆的背景下,天量流動性湧向了商品市場,這推高了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

王軍指出,工業品價格出現了明顯的結構性分化,4月生產資料價格上漲9.1%,漲幅擴大3.3個百分點;而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3%,擴大了0.2個百分點。

“由於上游多是寡頭行業,議價能力較強,漲價速度較快,但下游行業競爭激烈,除非需求全面升溫,其和消費者的議價能力不大,歷次結構性通脹都是上游價格很難完全傳導到下游,而如果下游並未全面漲價,上游的漲價也很難得到持久的支撐。”

在王軍看來,4月的PPI已近“強弩之末”,一方面,需求並未全面回暖,大宗商品並不具備持續大幅漲價的基礎;另一方面,下半年同比基數會明顯抬高。“4月PPI環比增速已經回落,我個人預計PPI同比增速會在5-6月份創下一個階段性高點,然後逐步回落。”

伍超明預計,5月份PPI可能破7,三季度趨於平穩,四季度則會小幅回落。他指出,上游漲價向中下游傳導的擴散效應雖有增強,但下游產品競爭充分,價格全面上漲的概率不高;此外,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這降低了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口產品成本,或將吸收部分輸入性通脹壓力。

服務升溫對沖豬肉跌價,CPI同比“三連升”

關於CPI“三連升”,伍超明認爲,在服務業加快修復、上游漲價擴散效應增強、油價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非食品價格上漲對CPI的拉動作用較上月提高了0.5個百分點,是CPI漲幅回升的主要原因。而豬肉對食品分項的壓制作用較大,4月份食品拉動CPI下降約0.14個百分點,但剔除豬肉後食品拉動CPI上升0.35個百分點。

交銀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4月食品價格整體較低,內部分化顯著。其中,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帶動豬肉供應量上升,豬肉價格繼續下降,同比低至-21.4%,降幅比上個月擴大3個百分點。豬肉價格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降到-0.49%,爲近4年的低點。不過,食品中水產品價格漲勢較強,同比漲幅擴大到11.3%,其中淡水魚價格漲幅達到26.4%。

與食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4月份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3%,漲幅比上個月擴大0.6個百分點,是抬升CPI的主要原因。

唐建偉認爲,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已升到近15個月的高點,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原油價格上漲帶動車用燃油價格上升。隨着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年初以來國內車用燃油零售價格已經多次上調。4月份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同比漲幅達到19.4%,爲近兩年半最大漲幅。二是線下消費復甦帶動終端零售價格上漲。4月份飛機票、旅行社收費、交通工具租賃費和賓館住宿價格等都有顯著上漲。

他尤其強調,要關注工業產品價格上漲向非食品消費價格的傳導。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4月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筆記本電腦和自行車等工業消費品價格均有上漲,漲幅在0.6%—1.0%之間。

工業內部,上游漲價效應向中下游傳導的擴散效應也有所增強,如4月化學纖維製造業和紡織業PPI同比分別較上月提高7.2和1.6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4月相對溫和的CPI是多空因素均衡下的結果。當前國內各行業復甦並不平衡,復甦基礎也有待進一步夯實,貨幣政策應穩字當頭,市場流動性有望繼續保持合理充裕。“4月的物價不會改變貨幣政策基調,主要是國內需求仍處於恢復階段,在經濟步入穩定復甦軌道前,仍需要一定政策支持,同時,年內整體物價也有望保持在溫和區間。”

伍超明預計,年內CPI將保持溫和增長,全年中樞水平在1.5%左右。

周茂華指出,本輪PPI同比走高較爲特殊,工業產品漲價主要受能源、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和低基數效應推動。在全球疫情尚未完全受控,需求尚未完全恢復的背景下,原材料價格過快上升,一方面可能增加中下游製造業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如果傳導至終端消費品可能會抑制消費者支出。

他認爲,未來應防範能源、原材料大幅漲價對下游企業的影響,鼓勵國內增加供給,疏通國際物流、供應鏈產業鏈,改善供給;同時,通過結構性財稅貨幣政策降低企業成本;此外,要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避免資金脫實向虛,防範投機炒作。

(作者:夏旭田 編輯:包芳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