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操作在价不在量,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这些重点

输入性通胀风险是否可控?公开市场操作量少代表收紧吗?人口老龄化挑战对经济增长有多大影响?

5月11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对上述问题给予了回应。

对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要求,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的必要支持力度,稳定预期,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

具体到货币政策,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输入性通胀风险总体可控

近期,输入性通胀风险隐现,引起广泛关注。PPI涨幅扩大呈典型输入型特征,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PPI影响显著。

央行在报告中回应大宗商品涨价时强调,事实上,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经济体通胀指标表现出上行态势,央行认为,主要推动因素有三: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弹,供给端仍存在制约因素,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目前看,上述三方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枢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延续温和抬升走势。

央行表示,对我国而言,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根据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预计我国2021年PPI涨幅均值在3.5%~5.2%左右,全年呈倒V型走势,在二季度达到高点;CPI涨幅均值在1.3%左右,全年呈M型走势温和上涨。

央行强调,我国在去年应对疫情时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保持了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当然,需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

值得一提的是,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次会议,特别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公开市场操作的重点在价不在量

作为金融市场的风向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对此,央行在报告专栏2中特别强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反映央行政策利率信号,市场中枢作用不断增强,有效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波动。观察公开市场操作的重点在价不在量。

报告指出,目前,人民银行逐步形成了在每月月中固定时间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每日连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惯例,通过持续释放央行政策利率信号,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同时,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更加关注DR007等货币市场短期基准利率,并综合考虑现金投放回笼、财政收支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和期限品种。

基于此,报告指出,市场在观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时,应重点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政策利率,以及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而不应过度关注央行操作数量,避免对货币政策取向产生过分解读。

这也是《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点强调的内容,即当前已不应过度关注央行操作数量,否则可能对货币政策取向产生误解。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会综合多项因素进行灵活调整,最能反映短端流动性的指标是DR007,不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人口老龄化挑战不容忽视

5月11日,国新办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亿人,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0~14岁人口占比有所回升。

央行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关键领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绿色转型任务格外紧迫,人口老龄化加快等中长期挑战也不容忽视。对此,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将改革和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前,央行发布的一份《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论文一石激起千层浪。该论文提出,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为此,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

中国银行研究员王梅婷认为,老龄化叠加少子化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近几年我国已经出现内需动力不足的问题,由于老年人消费意愿和能力不强,劳动人口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的压力加重,制约其消费能力,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或将面临长期需求动力不足的问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口下滑。面对人口结构压力,我国要吸取日本的教训和借鉴国外应对老龄化的经验,进一步积极调整生育政策和完善养老配套服务,深入推进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投资和民生发展,扩大托育和养老产业发展。同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向科技创新和生产率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