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XX指標下跌時,你會如何進行分析?”XX包括但不限於銷售額、用戶數、活躍率、ROI等等。這個問題是一個面試時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日常工作中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可同學們在回答的時候經常丟三落四,似乎不管怎麼講都講不全。在日常工作中也經常被業務方糾纏,屁大一點波動也讓你分析一下,分析完了又嫌棄:“我早知道了!”。今天作者爲我們系統性講解一下,該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一、解讀指標波動的大原則

首先要明白一點:單純靠數據分析,不可能100%理清所有原因。

真實的原因往往需要數據分析+市場調查+一線走訪+行業研究共同努力才能鎖定的。數據分析在解析原因上,更大的作用是定位問題而不是解答問題。想要解答問題背後的業務邏輯,市場調查要有用得多。

其次,業務出現波動是很正常的事,哪天不動了纔是見鬼了,所以日常會經常碰到類似問題。

第一順位要解決的是判定問題的輕重緩急。這樣才能在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方法。如果每一個問題都要深入徹底分析,就會浪費大量人力精力,耽擱其他工作。數據分析工作也要講投入產出比的。

最後,很多時候其實真實的原因很難100%解析出來,但對業務來說,也不需要100%解析原因才能行動。對業務方而言,在特定的時間內,可以調整指標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只要信息量足夠支持行動就行了。

以銷售指標波動爲例,影響銷售指標的原因有一大堆,見下圖:

其中:顧客態度非常難量化,需要調研支持;外部競爭,行業景氣這些需要行業研究。而產品賣得不好,到底有百分之多少歸罪於用戶,百分之多少歸罪於銷售,百分之多少歸罪於營銷,很難完全剝離清楚。

可能還得上個ABtest測試一下。如果每一次波動都這麼折騰去找原因,公司就可以關門了。

與此同時,改善指標的方法卻非常有限的:

  • 如果時間是一天,只夠在門店做個商品堆頭;
  • 如果時間是一週,可以做業務員話術培訓;
  • 如果時間是一月,才考慮拉動銷量的活動;
  • 如果時間是季度,才足夠調整產品線佈局;
  • 如果時間是一年,才能策劃新產品。

所以判定了問題的輕重緩急之後,在有限的時間內幫業務部門找到應對策略,改善局面纔是最重要的。指標能改善回來纔是終極目標,探索宇宙真理不是終極目標。這是企業裏做分析和大學裏做研究的根本區別。

分析指標下跌的時候,本着:清晰情況 + 突出重點 + 夠用就行的三原則,就能應付實際工作中各種場景。分析指標下跌並不是下鑽得越多越好,並不是找的指標越多越好,並不是事事都得上ABtest。

在能滿足業務需求的情況,儘量依靠日報、週報、月報等固定報表解決戰鬥。儘量把專題分析留給真正有意義的話題,而不是每天對着這鑽來鑽去。

二、判斷指標下跌的輕重緩急

1. 第一步:確認數據沒有異常

實際上因爲數據源出問題,導致的指標異常非常非常多,具體的可以參見做埋點、ETL、數倉的同學們的各種吐槽。所以遇到問題第一順位先確認數據沒有錯,不要報假警。

2. 第二步:確認指標波動幅度

這是確認問題的輕重。常見的指標,比如銷售額/新用戶數/活躍率等等,其波動是有一定範圍的,根據歷史經驗可以劃分爲輕中重。在數據真實的情況下,一般重度波動都是有明顯跡象的。

比如受政策影響要停止某些業務,公司主動關停業務,春節/十一等假日因素。所以對於重大變化,事先要設好預期值,這樣看數據的時候,就不會一驚一乍。對於嚴重超出預料的情況才做重點跟進。

3. 第三步:確認指標波動持續時間

這是確認問題的緩急。指標下跌/上升,通常有三種形態:

  1. 一次性變化:只在某個時間點發生波動。一次性變化背後的一般都是短期/突發事件,比如系統down掉導致無法交易,比如某一天突然下大雨,比如某天上大促銷等等;
  2. 週期性變化:會週期性發生,比如每週的工作日和週末。一般業務開展都有周期性,比如零售行業,就是以周爲單位循環。工作日和週末就是有明顯波動;
  3. 持續性變化:從XX時間開始,一直出現上升/下降趨勢。持續性變化背後往往是有深層次的原因,比如用戶需求轉移,行業繁榮/枯萎,渠道形態變遷等等。這些都是單一企業很難低檔,只能跟着走的力量,所以纔會顯示出持續變化。

這三種形態本身意味着問題的嚴重性不同。

如果是指標下跌的話,持續性下跌≥一次性下跌≥週期性下跌。如果是週期性下跌,一般都不需要大驚小怪。如果是一次性下跌,往往來得猛去得也快,要關注事件持續性。持續性下跌,特別是不見好轉,一路大牛市的下跌,持續的時間越長問題越嚴重。

單純看走勢並不能嚴謹解釋問題,要和波動幅度結合起來看。比如同樣是週期性下跌,如果本週期的數值明顯比上週期跌得更厲害,就得注意,可能在週期性變化背後隱藏了其他問題。

同樣是一次性下跌,如果相同事件下,跌得越來越厲害,就說明隱藏有其他問題。有些看似一次性事件,帶來的影響可能持續發酵,最後演化成持續性下跌。持續性下跌中,可能每一期跌幅都不大,但放長線看,就會發現累積跌幅特別大,這時候問題嚴重性就更高。

很多業務部門會在這裏犯錯誤。比如一說爲什麼二月份銷量下降,就理所當然地認爲是春節影響,沒有認真計算其實今年春節後恢復速度大大慢於往年。

一看上促銷有銷量,就急着慶功,沒有計算促銷前的蓄力期和促銷後的疲軟期越來越長,很有可能平臺的用戶已經出現了結構性變化,忠誠用戶越來越少。這些都是一味憑經驗辦事,不細緻看數據的惡果。

做數據分析的同學們,往往會犯相反的錯誤,還沒有判斷輕重緩急,聽到要分析XX指標下跌就急着提取一大堆數據。既浪費時間,又沒有什麼分析假設,結果大海撈針一樣空費氣力。

三、不同輕重緩急,不同分析手段

1. 重+急

趕緊打電話向相關部門確認,之後向領導彙報。

如果真的短時間內發生重大問題,慢慢寫代碼分析本身就是貽誤戰機的行爲,就像火災來了不去打119,還在這認真分析哪裏起火了,火大不大一樣腦殘。這時候趕緊先確認數據有沒有問題,不能報假警。之後抓起電話趕緊向相關部門反饋。

2. 重+緩

對於長期存在的重大問題,要深入分析才能找到癥結,這時候就得慢慢來,做多角度多維度的分析,而且分析結論要放回到市場調查、一線走訪、行業研究裏去相互驗證,這樣纔是從根上解決問題的辦法。不然分析完一版,業務並不覺得好用,最後還是白費力氣。

3. 輕+急

不嚴重但是突發問題,先鎖定問題點。因爲問題本身並不嚴重,如果全面做檢查,很有可能被淹沒在平均值的計算裏。去平均化,把真正問題嚴重的點暴露出來,這樣後續分析才能深入。

4. 輕+緩

這時候不用急着取一堆數據,問題本身不嚴重,取了也對比不出來所以然,可以再觀測一段時間再說。

要注意的是,到目前爲止我們沒有談到任何專業的分析方法或者技術,只要盯着一根銷售曲線或者用戶數曲線,做一些簡單的同比,環比就夠了。這就是傳說中的數據敏感性。看到指標曲線開始下跌,敏感性高的話會先對走勢進行解讀。這一點後續我們還有專門的分享。

有了輕重緩急的判斷,下一步就可以縮小懷疑範圍,建立分析假設。之前我們說了,單純依靠數據很難把原因搞清楚,但當我們縮小問題範圍的時候,就更容易找到問題源頭。而建立假設,有助於去僞存真的進行驗證,進一步逼近真實原因。

四、縮小懷疑範圍,建立分析假設

往往重大的變化都伴隨着重大事件的發生。因此反映在數據上,往往表現爲在事件發生後,指標應聲而落。這樣即使不需要嚴謹的分析,只要在指標走勢圖上標識出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都能看出事件的影響。

事件可分爲內部事件和外部事件。嚴格區分兩種事件的影響是個很巨大的分析工程,而且很有可能壓根區分不了。但內部外部事件對指標的影響方式與效果是不同的。

外部宏觀事件我們常用PEST來分析,P影響一般是致命打擊,直接把指標打崩,把業績搞停。而EST的影響更多是漸進的、緩慢的、基礎的、結構性的,因此表現在指標上,更多是陰跌不止。

內部事件往往能短期內快速改變指標,所以在解讀指標變化的時候,可以按這個簡單原則進行:泰山壓頂看政策,短期變化找內因,長期異動找外因。

一定時間內同時發生的事件可能很多,要特別關注三類:

  • 起點事件:指標剛開始下跌時,發生了什麼事;往往起點事件是問題發生的直接原因;
  • 拐點事件:在指標持續下跌過程中,是否某個事件的出現,讓問題變得更嚴重,或者開始轉暖。拐點職業意味着,這是可以改善指標的手段;
  • 終點事件:當XX事件結束後,指標恢復正常。或當開始XX事件後,指標下跌結束。終點事件的兩種形態,代表着兩種改善指標的方法:等問題自己過去,或者主動出擊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把事件標註在指標變動趨勢圖上,這樣可以清晰地看到事件與指標的關係,從而更好地縮小懷疑範圍,細化分析假設。找到那些看起來像是核心問題的事件進行深入研究。

有趣的是,在指標變動趨勢圖上標事件這件事,業務部門也會幹,而且很多業務部門會直接依此下結論。比如天氣一下雨銷量就跌,一調價銷量就漲。他們就想當然的會說:就是這個原因。

這是一種很經驗主義的做法,可能會忽視很多結構性的問題。對做數據分析的同學而言,對於非十萬火急的問題,其實這麼做也無妨大雅。既然大家都這麼認可,我們也省省精力。可以精選一些重+緩的問題,深入分析,找結構性變化的原因。這樣既顯得我們有價值,又顯得我們懂業務。

2. 角度二:區域

區分問題發生的區域/渠道,也可以縮小假設範圍。

比如看起來整體銷售業績下跌了30%,是否所有門店,所有區域都是30%,有沒有還在漲的,有沒有跌得更慘的,還在漲的/跌的慘的是不是有規律(門店位置、店長資歷、開店時間、銷售的產品線、存量客戶羣體……)通過分類對比,可以幫我們更容易找到問題發生點。

這麼幹還有個好處:爲解決問題找標杆。比如在整體銷售業績下滑的情況下,有些省份/地市的門店可以做到不下滑,很有可能他們有獨特的手段可以應對問題。

比如在整體流量減少的情況下,有些渠道仍然能供應優質流量,很有可能意味着新的機會。因此可以通過對比不同區域的數據,把表現相對好的也標出來,這樣未來尋找解決方案也有了依據,不用自己憑空拍腦袋想辦法。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做分析的同學在這一步就直接下結論,大標題寫“各地區銷售問題分析”,然後給個答案是:因爲ABC地區銷量差,所以拖累大盤。

這種分析是很容易引來:“我早知道了”的吐槽的。因爲這只是找到了問題發生的地點,沒有真正切入問題原因,真正影響零售的是外部內部,是人貨場,不找到真正的問題根源,是不能說“問題原因是XXX”這句話的。

3. 角度三:羣體

同區域類似,可以區分不同的客羣進行切入,看不同客羣間是否有差異。產品線也可以做類似的區分觀察。一般傳統企業沒有完善的CRM,缺少客戶ID,所以從產品線+區域的角度切入的比較多。互聯網企業更關注用戶羣體,從用戶角度切入的多。

這裏引發了一個問題,比如當我看到區域、客羣、產品線的時候,有可能都存在組間差異,該先從哪個維度切入呢?原則上講,應該按行業的業務特性來,比如傳統企業就是要先看區域再看產品。互聯網企業就是習慣性先看用戶。如果沒有業務理解的話,那就看哪個組間差異大,從明顯的問題切入。

截止到這裏,字寫了很多,可實際操作的時候非常輕鬆。因爲以上所有分析只要基於一張指標日報和有分渠道/分用戶羣兩個維度的日報就能搞掂。難點不是跑一個神奇的指標出來,而是去認真解讀指標曲線走勢,如收集和指標相關的數據。

五、在條件允許範圍內,深入分析

鎖定問題點以後,我們會有很多問題假設。本次指標下跌是因爲:

  • 新品不給力
  • 銷售不會賣
  • 渠道缺配合
  • 競品太兇猛
  • ……

之後可以根據時間、資源的條件來深入分析了。如果時間緊,可以直接打電話聯繫一線確認問題,然後把那些做得好的標杆經驗直接複製出來。如果時間寬裕,互聯網企業可以做ABtest,嘗試剔除一些干擾因素。傳統企業可以做試點,丟一些樣板店下去看效果。

總之有了明確的假設,驗證假設的速度就很快,找優秀標杆的速度也很快。前邊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爲這一刻鋪路。基礎工作做紮實了,後續才越做越輕鬆。

六、爲什麼要講這麼多

這一篇的長度又破了陳老師的進度。熟悉陳老師的同學都知道,陳老師一向懶得寫長文。爲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寫了這麼多?

是因爲:解讀指標纔是數據分析師的看家本事,而這些年過度迷信技術,沉迷可視化,沉迷阿爾法大狗子,搞得新入行的數據分析師們的看家本事的水平越來越差。無論是求職還是工作都有很多讓人尷尬的事。

比如很多同學2月份寫日報,就寫:因春節因素影響,銷量低迷。然後2月份的週報也是:因春節因素影響,銷量低迷。然後2月份的月報也是因春節因素影響,銷量低迷。這就是傳說中的三花聚頂式報表。同一句話囉嗦三遍,完全沒有任何解讀。

  • 比如看到一天數據跌了,急的抓耳撓腮,結果連往前多看幾天,看看是不是週期性變化都不知道;
  • 比如往前看了幾天,發現已經連續跌了6周了,結果還是繼續盯着眼前的指標繼續抓耳撓腮的;
  • 比如知道往前看,問題是丫做了漂亮的曲線,然後用肉眼在看跌了多少,連計算個絕對值都不記得的;
  • 比如算了分渠道/區域的絕對值,然後認爲下跌5%與50%是同一類問題,在報告寫上:“所有渠道都在跌”就完事的;
  • 比如只知道對着數據着急,連業務方幹了什麼事都不知道的;
  • 比如期望能有一個人工智能算法,自動計算有幾個因素的。

不過這不能怪同學們,因爲跟很多同學深入聊以後發現:他們的主管壓根沒教過這些……

難怪,這些年很多掛着“數據分析”組長頭銜的領導,其實是做hadoop,做BI出身,寫sql出身,本身確實只有開發能力沒有分析能力。所以這一篇才特別囉嗦,希望大家能平時多練起來,日報、週報、月報是數據分析的骨架,骨頭都軟了,人也就直接廢了。

照例,這麼長的囉嗦是有福利的,陳老師把上邊拉拉雜雜所有的總結一張思維導圖,下圖左邊是確認假設,右邊是判定輕重緩急。大家在面試的時候,最好自己一邊寫思維導圖一邊說,對面試官是秒殺級的,比隨口扯幾個理由,然後被人嫌棄:講得不全,講地不到位要好的多。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諮詢顧問,在互聯網,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數據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