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喫播博主“禍從口入”警示了誰

“喫播”消失“海量喝播”又來?來看專家怎麼說!

胡欣紅

“大胃王”人人喊打之後,“喫播”再曝出亂象。日前海南警方接到舉報,喫播博主鄒某壯錄製食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法螺的視頻,發佈到各網絡社交平臺。經查,該法螺系吳某清從店主符某業處購買後贈送給鄒某壯,被鄒某壯清蒸後以視頻形式傳播。5月8日,警方對涉嫌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鄒某壯等三人依法刑事拘留。

很多人或許是第一次聽說有法螺這個物種,即便是愛喫海鮮的人,也不見得有多少了解。據介紹,法螺是面臨滅絕危險的大型海洋貝類,大型體層的雌性螺殼可當樂器,由於寺院和廟宇的僧道用此作爲佈道昭示的法器,故名“法螺”。在海洋生態體系中,珊瑚礁的生物多樣性是最豐富的,而棘冠海星一天能喫掉約二平方公尺的珊瑚,它們會突然數百萬只出現,幾天就將珊瑚礁喫得面目全非,對珊瑚礁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法螺是棘冠海星的天敵,堪稱珊瑚礁的保護神,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

喫播博主鄒某壯是一名廚師,本應對海鮮中哪些物種屬於保護動物有着更多的瞭解。而且,他去年就曾喫過一隻法螺,當時就有科普博主建議他不要食用。既然如此,這名博主就是明知故犯。鑑於鄒某壯擁有一定的粉絲羣體,錄製的喫播視頻會成爲一種“惡”的示範,對網友產生誤導,更應該依法嚴肅追究其責任。

沒有圍觀,就沒有爲了博取流量不惜以身試法的喫播。毫不誇張地說,鄒某壯之所以錄製食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法螺的視頻,除了心存僥倖之外,更是爲了迎合一部分受衆在美食方面的獵奇心理。鄒某壯因食用國家保護動物被刑拘,“禍從口入”固然是咎由自取,但此案所折射的深層次問題,更值得深思。

比如,被譽爲“生物活化石”之稱的鱟,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原有形態,堪稱海洋裏的遠古遺民,比恐龍的歷史還要久遠。鱟被作爲食物雖古已有之,但沿海人民只是“偶食鱟”,並非常規的飲食習慣。然而,就是這樣一種名不見經傳的食物,卻吸引了有獵奇之心的食客的注意。一些商家看到有利可圖,更是大肆鼓吹鱟具有“催奶通乳”“清熱解毒”等種種“食補”功能。由於被大量捕殺,鱟走到了“瀕危”的境地,並在今年2月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鄒某壯罔顧道德和法律,悍然食用國家保護動物而被刑拘,不僅是對其他美食博主的警示,廣大網友也應當從中汲取教訓,要珍惜、愛護瀕危野生動物,切勿以身試法。與此同時,相關短視頻平臺也要深刻反思自身的監管職責,切實提高發布者的法律意識,嚴格規範發佈的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