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範圍內平均每6秒就有上海微創生產的醫療產品用於救治患者,這是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就感”;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來源於一款關鍵零部件激光雷達Pandar系列,這是上海禾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智慧爲市場注入的“新動力”;穿梭於各大餐飲場所的送餐機器人成“新晉網紅”,這是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爲市民高品質生活送上的“小禮物”……一批又一批的申城青年才俊,正在創新創業中實現自我的“迭代升級”。

上海,正在爲青年創業者開闢一片沃土,提供充足的陽光雨露,用豐富的機會與完善的政策制度“澆灌培育”,助力創新創業的小苗茁壯成長爲參天大樹。今天(15日)舉行的“闖上海 創巔峯——聚創新力量 創數字城市”第二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青年才俊們紛紛表示:要努力成爲城市數字化轉型中的“智慧大腦”,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展現青年活力,把個人價值追求融入國家發展和城市進步之中。

海納百川的城市氛圍和政策扶持,讓青年創業者“茁壯成長”

一張象徵着創新的“證件”,讓醫療產品有了更好的展示空間。

數天前舉行的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聚焦AI智慧兩癌篩查移動車方案正式發佈,而這背後離不開一項關鍵技術——數字顯微圖像分析系統。去年12月,上海杏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數字顯微圖像分析系統通過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

“上海有着完善與高效的審批和藥監平臺,讓我們獲得了全國第一張結合硬件、系統、軟件、智能分析的證件,這是對我們創業創新的最好認可。”復星健康控股執行總裁兼復星杏脈董事長何川在論壇上這樣說。在她看來,上海城市氛圍爲科技發展注入了魅力、驅動力與感召力。

無獨有偶,80後蔡天懿從海外返滬,和大學同窗創辦了上海衛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讓人工智能(AI)與文創實現完美融合;從同濟大學畢業後,張楠便創辦了上海同化益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爲建材、環境治理、食物醫藥等注入綠色“工藝”……他們說:“築夢一定要在上海,這裏是最適合創業的城市,海納百川、相互交融。”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樊春海認爲,上海的城市文化體現着寬容性與多樣化,給予創業者更多寬容,營造“可試錯”的創業環境,這樣才能培育更多的成功者。

如今,正在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上海,更是爲創新創業人才搭建了心之所向的“敲門磚”。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表示,儘管上海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擁有人才優勢,但缺口仍較大,還需大批青年“充實隊伍”。他說,此前上海在吸引海內外人才方面有許多新突破,譬如陸續解決海歸人才落戶、購房、出行等難題。他還提到一項調查,上海連續八年排名“外國人最嚮往的城市”首位,“上海爲青年人才提供一流的居住與工作環境,讓他們不爲瑣事煩惱,集中精力創新創業”。

他們懂時代、懂用戶,以“智慧大腦”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15分鐘,一臺消毒機器人能完成約60平方米房間的消毒工作,這是上海鈦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爲人民羣衆美好生活送上的“禮物”。

消毒機器人的背後,有着一顆“智慧大腦”——該公司80後創始人潘晶,在2016年“跳出舒適圈”來到張江創業。五年內,他帶領團隊投身於醫療機器人領域,打造了全國首款核醫學科病房服務機器人,還研發了智能消毒機器人,推動醫療智慧化系統融入醫院的各個角落。如今,鈦米機器人走進了約400家三甲醫院。潘晶在論壇上說,跨前一步看到社會核心需求,是他這一代人探索的契機與動力。

青年,引領時代的步伐,也爲創業創新注入新活力。不僅是潘晶,還有更多青年用自己的創意與熱忱描繪了美麗申城的圖紙。吳金城列出了一組數據:上海擁有全國約50%的5G人才,33.7%的AI人才,25%的創新藥、智能網聯車人才。“數字化轉型最核心的就是人才問題,青年人才能創造更多亮點”。

金明,上海極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也是參與論壇發言的唯一90後。七年創業過程中,伴隨城市數字化轉型,他不斷迸發出新思考。以往節假日,滬上旅遊景點都會派出上百名安保人員查看監控錄像。而極鏈網絡推出的人工智能視頻平臺,可以對視頻內的人流量等自動識別,既能迅速獲得疏通方案,又有效減輕人力成本。金明說:“我們懂時代、懂用戶、懂自己、懂熱愛,這才能爲城市數字化轉型賦能。”

不怕失敗、勇於嘗試,這是青年創業者對於未來的承諾

人潮湧動,青年創業者奔波於上海的同時,也對未來有了更多期待。

潘晶最大的感觸是:每天上午9點,駛往張江的地鐵上,匯聚着最優秀的程序員與工程師,大家都爲上海“添磚加瓦”。“以我的團隊爲例,一半以上都是90後,”他說,“不怕失敗、勇於嘗試,應對各種變化和挑戰,這是無數青年創業者對於未來的承諾。”

一位復旦大學學生問道:“在長期無法取得預期效果的時候,如何應對創新創業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何川用三個“堅持”來概括:“堅持做對的事,堅持做難的事情,堅持做需要時間積累以及有創新的事。”在何川看來,青年創業者無需害怕面對未知,因爲那本身就是一種成長淬鍊,並驅動創業者走得更遠。

豐盈內心是一方面,外部環境的“迭代更新”也能助力青年創業者。“一個城市怎麼爲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所需要的資源?城市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百年未遇的機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王堅這樣解讀。他認爲,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城市真正意義上完成了數字化,現在都只個開始,城市數字化轉型是未來100年最重要事。到未來城市完成轉型之際,人們對於人工智能又會增添新思考。“通過數據和規模龐大的計算能力,城市自身發展一定會產生一種新的智能,我把它叫做城市智能。如果我們相信城市是一個生命體的話,這就是城市最基本的智能。”王堅對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前景充滿憧憬。

作者:佔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