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然而這樣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受限的市場導致各種低於成本價的“惡性競爭”。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地方都對此展開行動,浙江省更是率先決定“專門立法”,從根本杜絕這一惡劣行爲的產生。也正是這一行動,讓外界普遍認爲,將導致快遞業迎來“陣痛”。

浙江省率先行動

據《****》報道,浙江省目前已經率先通過了《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這是專門針對該地區快遞業健康有序發展提出的一份草案,內容包括產業規劃、企業倉庫用地、車輛通行以及投遞服務等等多方面的意見,不僅將原本零散的快遞業務整合到整體的城市空間規劃中,更是從公共服務管理角度出發,將快遞納入到相關設施中。

同時,城市建設的相關部門也會盡可能給予快遞業務的相關車輛以方便,可能會在未來設置一些專用的車位等等,草案中甚至就已經明確指出,住宅區、商業區乃至很多公共服務設施和場所都要同步設置與快遞業務相關的設施。

同時,草案還規定了相關的快遞企業需要對快遞員負責,不僅要求經營者爲這些過去被認爲是“臨時工”的提供給各種保險待遇或者至少是工傷保險,更要求各個地區政府爲這些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和生活提供配套的服務。

乍一聽似乎確實不錯,但實際上,一旦這一草案進入到執行過程中,快遞業無疑將會迎來一場陣痛,不得不說,作爲快遞大省的浙江率先行動肯定會導致一波“跟風”。

快遞業迎來“陣痛”

報道指出,因爲目前快遞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包括極兔和百世在內的一批勢力較小的快遞公司選擇用低於成本價的方式傾銷推廣快遞,甚至在浙江義烏這一全國快遞“最密集”區出現過0.8元一單的發貨價格,遠低於其他公司,直接導致很多門店在惡性競爭下經營出現問題,倒閉的更是數不勝數。即便在浙江省外的一些地方,也出現過快遞門店倒閉或者快遞員不堪其重紛紛離職導致快遞大量積壓的情況。

對此,浙江省已經在草案中明確作出了規定,要求快遞經營者不得以低於成本價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同時還要探索目前生態治理的“新方案”,也就是做到減量化和可循環的綠色包裝,同時也要強化相關包裹的廢棄物回收。

而在信息化社會不斷發展的當下,草案還建議這些企業逐步探索無人駕駛工具的使用,建立一個共享的數字化平臺。這些看起來都是挺正常的措施,但如果換個方向想,就等於是每個快遞公司在互相競爭的同時,背上又會進一步加大負重,快遞運輸成本會不斷提升,商家自身明顯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以後都不會再包郵了?

換句話說,在成本和相關限制出臺後,這些快遞企業的成本正在以可見的速度不斷累高,過去用人力,現在得同步探索新技術,如果還想要發展的話,就必須收縮市場並且找更多的盈利點,這就意味着以後我們收到的快遞可能都將不再包郵,市場紅利已經過去,一些經營存在問題的企業本身也該尋找新的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草案中還對於監管和快遞區域分佈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或許意味着將來快遞業務的格局可能會相對固定,如果當前就已經面臨經營困難的一些企業,未來可能會出現破產也說不定。

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如果草案實行,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必然是很大的,一方面在於購物、寄件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可能也有更多的環保需求。隨着監管變得越發嚴格,相關寄收件的要求也會變高,部分過去“睜一隻眼閉一隻”的物品或許會被限制收發,從這個角度看,草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費者能夠享受到的“紅利”,但從更長遠來看,這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取捨。

要知道,如果當前快遞行業的競爭進一步惡化,消費者或許每次買賣東西都能省個幾塊十幾塊錢,但循環之下,企業很可能會面臨嚴重的經營問題,快遞員的工資也被不斷壓縮,大量離職失業可能都只是家常便飯,最終一旦人員離開,企業競爭失敗倒閉,受損的還是消費者自己,市場的每個部分都是連貫的,沒有倒了一個另一個還能“安然無恙”的說法。

當然,隨着信息化的發展,如果將來無人機或者相關駕駛技術成熟,這或許意味着一個網格化的快遞網絡誕生,企業成本又有可能重新下降,不過在這之前,短期的陣痛明顯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企業都是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