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曉喻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杜祥琬18日在參加中新社國是論壇之“能源中國——邁向碳達峯:地方經濟轉型與能源發展新機遇”時說,碳達峯不是“攀高峯”,更不是“衝高峯”,要防止發展高耗能產業的衝動。

根據官方計劃,中國要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從現在開始到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峯值,時間已不滿10年。

對此杜祥琬表示,考慮到近年來中國每年二氧化碳排放處在大約100億噸的水平,“雙碳”目標符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也符合中國國情實際。

他指出,碳達峯是能源革命的里程碑,也是碳中和的基礎。不能把碳達峯理解成爲現在儘量用得高一點,而是要降低碳強度。

在杜祥琬看來,要防止一些地方借碳達峯來“攀高峯”“衝高峯”,關鍵是要防止發展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的衝動。碳達峯不是要限制發展,而是指向高質量發展,是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中國應藉此機會逐步調整高耗能產業佔比較大的現狀,與此同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

他表示,“十四五”是碳達峯的窗口期、關鍵期。碳達峯、碳中和是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策,也是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事,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會帶來科技、工業、交通、建築等一系列的進步。

在此情況下,在力爭實現碳達峯時“要想着不是爲了高,而是爲了下一步實現碳中和”,因此要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來自:國是直通車

編輯:陳昊星

責編:魏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