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從歷史興替中得出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積極主動、未雨綢繆,見微知著、防微杜漸,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準備”。

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對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舒適區裏安逸自得,意志與鬥志會被慢慢消耗。早早意識到並跳出舒適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才能獲得先發優勢。在疫情防控期間,那些率先行動起來的地方,那些更加註重創新提升的企業,往往遭受的損失更小。不滿足既有成績,摒棄了守成心態,勇敢從舒適區走向荊棘路甚至無人區,實際上就是不給發展設限、不給未來劃圈、不給夢想套上桎梏。

如何主動跳出舒適區,實現自我迭代和升級?需要我們善用“常反思”“常超越”“常突破”這三把金鑰匙。

常反思,就要善於自我反省。走出舒適區,首先是走出思想的舒適區,具有一種反求諸己、檢身若不及的自我要求,保持以今日之我伐昨日之我的心態,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保持一種本領恐慌的意識,經常查找不足、補齊短板。反思不是空洞的,而是具體的。在基層治理中,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整治、安全隱患排查……基層工作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常反思就要樹立問題導向,練就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慧眼,及時發現風險與隱患,積極反思成因與根源,正所謂“宜未雨而綢繆”。

常超越,就要敢於自我革命。個人成長也好,事業發展也好,往往都是在超越過去的基礎上開創未來,敢於開創新辦法、解決新問題。最近常見一些縣長、鎮長直播帶貨“農產品”“土特產”,幫助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這就是基層緊跟時代節奏、創新探索的成果。

常突破,就要勇於自我迭代。突破惰性思維,涵養苦幹精神。惰性思維讓人困於舒適區,沉溺安逸、不思進取,最終如“溫水煮青蛙”。“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唯有勇於擔苦、擔難、擔重、擔險,才能跳出舒適區,才能用自己的辛苦換羣衆的幸福。新生事物往往還是1.0版本,只要敢於嘗試、勇於突破,經過一次次淬鍊與重組,就能實現迭代和升級。

安於現狀,只會畏縮不前;創新迭代,才能勇往直前。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力走出舒適區,積極學思踐悟,直面挑戰、超越自我,我們就一定能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準備,在新徵程上不斷創造新業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