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逆舟

就在硅料掀起的光伏漲價潮仍在如火如荼之時,24日晚間,行業硅片巨頭隆基股份再發重磅公告,地震導致5月硅片減產10%。

而前一天另一單晶硅片巨頭中環股份已經公告,地震預計影響公司五月份產量約0.13GW。

單晶硅片雙雄同發減產公告,將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尤其是基於硅料漲價已經連續漲價的硅片,減產會成爲又一個漲價理由嗎?

隆基股份5月硅片減產10% 中環也受影響

2021年5月21日晚和5月22日凌晨,雲南大理州漾濞縣和青海果洛州瑪多縣分別發生最高震級6.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和7.4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隆基股份稱,鑑於公司單晶硅棒、硅片生產基地主要集中於寧夏(銀川、中寧)和雲南(麗江、保山、曲靖、楚雄),此次地震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了一定影響,預計影響公司5月單晶硅片產量1.2億片,約佔公司當月單晶硅片產量的10%,目前未有人員傷亡。此次地震發生後,公司高度重視,相關子公司積極組織現場生產恢復工作,按目前情況看,預計一週內全面恢復生產。

而前一天,另一單晶硅片巨頭中環股份也就地震影響進行了公告:

2021年5月21日雲南地震未對公司生產製造產生影響。

2021年5月22日青海地震對公司生產製造產生影響。

2021年5月22日2時4分青海果洛州瑪多縣(北緯34.59度,東經98.34度)發生7.4級地震,此次地震導致公司內蒙古光伏產業園光伏單晶硅生產基地生產中的部分單晶爐臺發生斷苞、燜堝等異常情況。經排查,此次地震預計影響公司五月份產量約0.13GW。

單晶硅片雙雄同發減產公告,將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尤其是基於硅料漲價已經連續漲價的硅片,減產會成爲又一個漲價理由嗎?

單晶硅片雙巨頭受損 行業漲價再添一把火?

自從光伏產業主流技術路線被單晶佔據後,硅片環節也進入了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的雙龍頭引領格局。

兩大巨頭無論是在硅片市場的角逐,還是硅片技術路徑的尺寸之爭,你追我趕間都深刻影響着整個光伏產業鏈,掀起的不僅有口水之爭,更有不同尺寸之爭下的陣營聯盟。

如今就連地震導致的減產,也一前一後,但這次,卻不是相互競爭帶來的選擇之爭,而是產業鏈硅片環節的減產對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考驗。

先看數據,隆基股份稱,去年公司硅片出貨佔全球40%以上,組件佔18%以上,是全球第一。

中環股份也不甘示弱,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區熔單晶-硅片綜合實力全國第一,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80%,國外市場佔有率超過18%,位居全球第三,半導體直拉單晶-硅片市場份額全國第一。

這次不討論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孰強孰弱,而是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雙龍頭在整個硅片環節的影響力有多大。顯然,雙龍頭決定了單晶硅片大部分的供給。

如此一來,隆基和中環的減產也將給上游的硅料和下游的電池組件等帶來巨大影響。

先看硅料,已經連續漲價的硅料會因爲直接下游的硅片環節減產而需求減少,進而降價嗎?

恐怕並不會,在之前文章《硅料漲價帶來的光伏產業鏈漲價潮 受傷的只有組件企業嗎?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observe/2021-05-21/doc-ikmxzfmm3850169.shtml》中關於硅料漲價,更大的原因其實是中間環節擴產規模和速度遠超預期。

根據預測,全年硅料總供應量57-58萬噸(含進口)足夠保障終端全球160GW的裝機需求,而中間環節300GW以上的預期產能卻造成產業鏈各環節明顯的供需錯配。

直接下游的硅片並不是最終需求,只要中間環節的產能以及繼續擴大產能持續大於硅料供給,硅料價格仍難以下跌。

但是對於硅片的下游來說,只要自身巨大的需求在,硅片環節的供給減少,只是拉大了缺口和刺激了搶購情緒罷了,漲價可能也就多了個理由。

之前由於硅料漲價,爲了將成本上漲轉嫁給下游,中環和隆基已經紛紛提高了硅片價格。

5月10日,中環股份G1、M6、G12系列硅片均不同程度上調報價,其中,G1、M6上調0.33元/片,G12上調0.6元/片,漲幅在7.92%-9.05%不等。

5月14日,隆基股份更新硅片價格。其中,G1報價4.39元/片,較4月23日公示價格提高0.49元,漲幅爲12.56%;M6報價4.49元/片,上漲0.49元,漲幅爲12.25%;M10報價5.39元/片,上漲0.53元,漲幅爲10.9。今年以來,隆基股份已5次上調硅片價格。

總體來看,根據集邦新能源網給出的最近價格數據:

多晶硅片人民幣報價爲RMB2.2/Pc,漲幅爲7.32%;美金最新報價爲US$0.3/Pc,比上週的US$0.282/Pc增加了6.38%。G1單晶硅片人民幣報價RMB4.3/Pc,較上週增長了2.38%;美金價格爲US$0.592/Pc。M6單晶硅片人民幣報價RMB4.45/Pc,變動幅度爲2.3%;美金報價從US$0.599/Pc增長至US$0.619/Pc。M10單晶硅片人民幣報價爲RMB5.39/Pc,漲幅爲10.91%;G12單晶硅片人民幣價格持穩,爲RMB7.15/Pc。

本就市場集中度更高、話語權更高,一直是光伏產業鏈毛利率最高的硅片環節,就算可以憑減產向上遊硅料壓價,也難言會主動放過一次提高毛利的漲價機會。

一體化的隆基恐優先保證自我供應 還擴產電池

相比於中環股份的輕微受損,隆基股份的減產顯然更爲嚴重,考慮到隆基相比中環,還是一家電池、組件都做的垂直一體化企業,隆基的減產對下游的衝擊更甚。

截至2020年末,隆基股份單晶硅片、電池和組件產能分別爲85GW、30GW和50GW。

隆基自稱是硅片和組件雙料全球第一,而這並不是結束,根據其擴產計劃,2021年底其單晶硅片、電池和組件產能將分別達105GW、38GW和65GW。

看起來電池環節產能遠小於硅片,不過5月17日晚間,隆基股份公告稱,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70億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投資西鹹樂葉年產15GW單晶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寧夏樂葉年產5GW單晶高效電池項目(一期3GW)等,投入資金分別爲47.7億元、10.8億元和11.5億元。

隆基股份稱,目前其電池產能缺口主要通過委外方式彌補,這降低了其盈利能力、限制了先進電池技術的大規模應用,進而制約了其電池端優勢與硅片和下游組件的協同。

話裏話外,隆基都在表達一體化降本,以此來強化競爭力,那麼其任何時候都將優先供應自有需求的選擇也就不難確定。

之前由於自身的電池產能需求不足,硅片大都以外供爲主,但一旦硅片產能減少而自身電池產能需求大增,能分給外面的自然大爲減少。

當然了,減產只是暫時的,而電池產能的擴大還需時日,但仍然需要給瘋狂擴產的下游敲響警鐘。

有時候漲價並非源自供給不足,短期的瘋漲很可能只是情緒恐慌,而情緒恐慌只需要一隻蝴蝶煽動翅膀,更別說扇翅膀的可能是一隻巨獸。

下游環節無視漲價仍在擴產 恐加劇漲價熱潮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無序擴產帶來的漲價已經讓電池、組件不堪重負,但競爭帶來的無奈擴產似乎讓各玩家陷入了囚徒困境,瘋狂擴產宛如一場軍備競賽仍在繼續。

5月22日,又一玩家中來股份發佈公告,全資孫公司山西華陽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華陽中來”)與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山西綜改示範區管委會”)簽署了《項目投資協議》,山西華陽中來擬在山西投資新能源產業光伏項目,建設年產16GW高效單晶電池智能工廠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6億元人民幣,項目將分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8GW(建設期24個月),一期投資金額約30億元。

擴產仍在繼續,儘管產能的落地還在未來,可點燃的恐慌情緒卻肉眼可見刺激着漲價的火苗更加旺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