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演員裝起嫩來,一點也不輸

提及成熟,再沒人會想起智慧、冷靜、通透豁達

“裝嫩”這個詞曾經彷彿經常伴隨着女藝人,無論是《大宋宮詞》中的劉濤,還是《上陽賦》中的章子怡,或是“浪姐”中的伊能靜、《花兒與少年》中的許晴,都不同程度地被觀衆和網友打上過“裝嫩”的標籤。

男演員因爲“裝嫩”被送上熱搜,實屬罕見,近日,一部還未上映的電影放出宣傳片,42歲的李晨在其中飾演一名17歲的高中生的畫面,讓很多觀衆感到不能接受。

雖然後經李晨闢謠只是電影的喜劇橋段,但在一片“辣眼睛”的評論中,“裝嫩”這個詞終於呈現了不分男女的雨露均霑。

講道理,對於服化道技術愈發精湛的影視行業,“裝嫩”本是一個技術問題,但事實上,如今“裝嫩”的背後探討,折射出的問題遠遠不止在技術上。

裝嫩不分男女

其實,在李晨上熱搜之前,男演員裝嫩也並非沒有案例。在去年上映的電視劇《幸福裏的故事》中,李晨本人就曾扮演過18歲的高中生。在電視劇《合夥人》中,36歲男演員朱亞文飾演的大學生也引發過觀衆的非議。

最令人叫絕的是張魯一在《大秦賦》中飾演的秦始皇嬴政,40歲的年齡飾演13歲的嬴政,更刺激的是演員辛柏青只比張魯一大7歲,卻在劇中飾演秦王的父親。

張魯一瞪着兩隻無辜的眼睛,面對着粘了鬍子的辛柏青,然後就出現了那段引人捧腹的對白:“爸爸,我還沒有成年,我不要當皇帝”。網友紛紛發帖表示,“這段劇情整段垮掉了”。

靳東、李乃文、李宗翰聯合主演的《如果歲月可回頭》更是把老男人的裝嫩發揮到了極致,三個中年危機的男人竟然爲了換個“活法”去選了無數年輕人的方式,趕潮流、染髮、蹦迪、快閃,參與各種極限運動。可從口碑上看,觀衆不僅不買賬,還給三人打上了“油膩三人組”的標籤。該劇口碑和收視最終的成績極爲慘淡。

影視導演王濤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在影視劇中選擇高齡演員飾演低齡角色是比較普遍的情況,“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考慮觀衆審美邏輯,劇中人物年紀雖小,但是想要展現複雜的情緒和狀態,與其匹配的年輕演員數量較少;另一方面則是,在敘述方式上出現演員的更換,可能會導致觀衆的不適,會有出戏的感覺。”

“現在觀衆都是看明星大腕來的,總不能一個戲播了5集了,男女主角還沒出來吧,那怎麼辦?說白了還是演員適不適合這個人物,他的表演風格和技巧能不能匹配。”

優秀的演員通過合適的角色的確可以跨越年齡的鴻溝,當年看《新白娘子傳奇》如癡如醉的觀衆也不會想到飾演白素貞的趙雅芝在當年已是38歲了,《孝莊祕史》中,寧靜也在30歲的年齡將“滿蒙第一美女”塑造成了熒幕經典角色。

36歲的李楠飾演14歲的少年康熙 圖/視頻截圖

當然這裏面也有老天爺賞飯喫的案例,比如在電視劇《康熙大帝》中36歲的李楠飾演了14歲的少年康熙,再比如在青春犯罪片《少年的你》中,27歲的周冬雨飾演了高中生陳念,當然還有28歲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飾演高中生沈佳宜的陳妍希。這些演員都屬於面相年輕,所以在飾演低齡角色時降低了觀感上的違和感。

不難發現,古裝劇和校園劇是演員裝嫩的高發區。古裝劇裏一般是男女主演從主人公青少年一路演到老,表現主人公青少年階段時,常常會有違和之感。哪怕是看上去挺年輕態的明星,一旦與角色年齡差距太大,無論是化妝還是濾鏡都掩蓋不住。 

在“裝嫩”的案例越來越多的當下,翻車的案例也就隨之增多,觀衆的不適感也越來越強,在影視評分平臺,演員“裝嫩”甚至成爲了被打“1分”的重要標準。

面對影視行業越來越多的“裝嫩”情況,演員郝蕾站在了觀衆這邊,她在綜藝節目中表示:“演員到了什麼年紀,就要演什麼年紀的戲,那如果說40歲了還要保持少女感,那旁邊的少女演什麼?”

逐漸跑偏的“成熟”

演員海清就曾公開抱怨,中年女演員獲得的機會太少, “我們一直有一個目標,希望有機會跟優秀的團隊合作,這是我們的野心,也是每個演員的野心。歲月賦予我們經驗,皺紋,閱歷,寬容善良,善於溝通,我們沒有傳說中那麼不好合作。”

海清們真正擔憂的其實是整個影視界的創作氛圍和刻板的印象。在這個流量時代,中生代女星無法再拼過年輕小花們的真正原因是複雜的,與其說她們在自嘆命運,莫若說她們其實是痛惜自己日趨成熟的心態和演技在角色塑造上毫無用武之地。

反觀中年男性演員,面對的情況並不比女性演員好多少,甚至還要更糟,“父親、霸道總裁、領導幹部”基本涵蓋了中年男性演員的70%的銀幕形象,曾經膾炙人口的軍旅題材幾乎絕跡。

如果說缺少機會是市場帶來的自然選擇,缺少“正常”的角色,其實背後的隱患可能更大。梳理這兩年電視劇平臺中年男女的形象和人設,幾乎就沒有幾個正常人。

絮絮叨叨的母親和拜倒在總裁美貌下的女強人是中年女性的兩個方向,而男性則更加不正常,“頹廢、迷茫、失敗”甚至成爲了中年男性形象的標籤。近兩年來熱播的電視劇《三叉戟》《我是餘歡水》中更是將中年男性最不堪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

《Vista看天下》曾發文表示,這些銀幕中的中年人的形象,爲年輕人帶來了未來的極端想象,也讓人們持續污名化“成熟”這個詞,提及這個詞,再也沒人會想起智慧、冷靜、通透豁達,取而代之的是向現實妥協的油滑,和令人恐懼的中年危機。

現象級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將這種反差發揮到了極致,雖然也拿到了不錯的收視率和話題熱度,但節目中的內容和藝人們展現出來的狀態依然令人唏噓,用年輕女團的標準讓“姐姐們”進行訓練選拔,節目看似是要向大衆展現熟女的魅力,然而選擇的方式居然是拼體力、拼凍齡、拼衝勁,取得勝利的關鍵是“要向觀衆展現自己的活力四射”。

社會風氣的一邊是鼓勵年輕人努力奮鬥去拼搏美好的明天,而在影視平臺的另一邊則是將明天最悽慘窘迫的一面用最極端化的方式呈現,這種擰巴的感覺讓年輕人和中年人都感到了不適感。

對於普通人來說,當然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但是對於需要點擊、話題、流量的影視行業來說,看上去只有迎合和妥協才能換取最大的流量,拋棄中年觀衆,擁抱青年觀衆,也正是這些年影視行業在做的事情。

甜寵劇、青春劇、玄幻劇等以年輕角色爲主的劇種能夠走紅,正是源自觀衆的選擇。觀衆爲這些劇帶來了流量和不菲的經濟回報,因此投資方更捨得花錢,令這些劇佔據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行業中的從業者想要生存,就必然要去做這道選擇題,劉敏濤的例子就很典型,這位以演技著稱的女演員,自從通過火辣舞姿和魔性表情把自己送上熱搜以後,在一段時間內的確佔據了微博、B站、短視頻等平臺的熱搜,但在近日播出的電視劇《生活家》中,她誇張的表情和臺詞,讓不少觀衆表達了“劉敏濤塑造的人物停留在了自己舞蹈的水平上”的不滿。事實上,在她登臺舞蹈之前,她還被觀衆稱爲“老戲骨”。

撈回被潑出去的中年人

人們一邊揶揄着中年人的油膩,一邊炫耀着年輕的資本,翻看熱搜有着不少被冠以年輕的話題,“大學畢業年入百萬在深圳職業”“8歲少年自學高中課程考入大學”“某知名科技企業勸退35歲以上員工”,這些新聞加大了年齡層之間的割裂,看似給了人們一種積極向上的緊迫感,但也讓中年人在這樣的語境中逐漸失語。

雖然年輕人們嘴上喊着“年輕萬歲,拒絕中年”的口號,但在生活中卻不得不依賴於中年人的經驗和決策,拋開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的上下級和師生關係不談,就拿簡單的日常就醫來說,面對一個剛畢業的實習醫生和一個從業15年的副主任醫師,選擇起來是很容易的。誰都想嚐嚐一個米其林三星飯店50歲的廚師長做的菜,而不會選擇去年剛剛創業的新東方烹飪學校優秀畢業生,這就是一種雙標。

有人說,二十年前的時代話語權,是以權威和慣性壓倒新生的叛逆。二十年後的話語權,是商業擇機站在聲音嘹亮的一方。

哪一次都是暴力,哪一次都飽含愚蠢。唯一相同的,是兩次倒黴的是同一撥人。在一邊倒追求年輕的號召下,中年人選擇在釣魚的河邊沉默、在夜跑的馬路上沉默、在孩子補習班教室外的座椅上沉默。

但沉默不代表不堪,沉默更不代表落魄,哪個年齡段不會遇到點難事?只是16歲的難和36歲的難不一樣罷了,兩者不奢望相互理解,但起碼不需要相互詆譭。

但影視劇平臺,沒有給出一個機會,反而向着相反的方向狂奔着,一邊瘋狂造星,捧紅沒有作品的年輕人以換取鉅額流量和財富,一邊將中年演員推向喜劇、荒誕、無厘頭的大坑中,然後再加上一個“放飛自我”或是“求新求變”的標籤。

說到中年男人,人們經常引用的是張愛玲的話:“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爲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而實際上,張愛玲本人是喜歡中年的。在《張愛玲私語錄》裏有這麼一段話:“有許多人以爲青年時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期,其實因爲他們已經忘記青年時候的許多不愉快的事。我倒情願中年,尤其中年初期,人漸漸成熟,內心有一種寧靜,是以前所不知道的。”

很可惜,影視劇的創作者可能只讀過張愛玲的第一句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