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 作者:柳牧宗

前陣子,貓撲宣佈關閉發帖功能的消息讓不少中年網友黯然神傷,作爲互聯網體育文化發源地之一,一些“祭奠”的帖子也在虎撲上引發共鳴,留言裏充斥着對青春的緬懷,悲傷逆流成河。

並非所有的社區網站都走向衰敗,成立近20年、如今用戶數超過了7000萬的虎撲,在動輒數億用戶的主流互聯網產品中算不上多突出,雖然泛娛樂化內容逐漸盛行,但在不少用戶眼中仍是國內最好的互聯網體育社區之一。

這些年,虎撲業務四面開花,有些站上了風口,成爲行業獨角獸,有些則沉寂於互聯網世界當中,淪爲他人的註腳。而在資本市場,虎撲先後兩次開啓上市計劃,一次折戟,一次歸於沉寂。如今2021年過半,虎撲仍未能如願敲響上市鐘聲,不由得令人發問:虎撲老矣,尚能飯否?

虎撲商業“進化”之路

2004年1月1日,虎撲前身hoopChina正式對外開放,此前兩年時間裏,在美國求學的程杭靠着業餘時間整理、翻譯一些國外的籃球新聞資訊,發佈到hoopChina上,在圈內已經積累起了一定的名氣。

也是在這一年,大神張佳偉入駐進來寫球評文章,貢獻了諸如《吹捧貼·鯊魚之死·馬刺之路·白銀王朝》、《便出來做個了斷吧:帕特·萊利》等神作,加上呂布、楊眉兒、iOrange等大神的加持,讓這裏逐漸成爲了國內籃球迷聚集的“網絡聖地”。

2004年-2007年期間,程杭多次以媒體身份在NBA現場採訪芝加哥公牛隊,除了圓了一個偶像夢,還強烈感受到美國濃厚的NBA文化,並輸出了很多海外NBA籃球報道,這些第一手的稀缺內容也打響了hoopChina的名號。

看着親手創辦的論壇急速“膨脹”,程杭在2007年作了一個重要決定:回國發展。彼時,中國互聯網正進入快車道,貓撲、天涯論壇炙手可熱,作爲爲數不多做精品籃球內容的社區,程杭認爲hoopChina應當有一席之地。

就這樣,帶着晨興資本投資的100萬美元,程杭與幾位合夥人創辦了上海雷傲普文化傳播公司,開始公司化運營虎撲。

公司成立僅2個月,虎撲就創建了足球、F1、網球和C2C頻道,意欲豐富體育生態內容,同時爲了變現開始拓展其他業務,但結果並不如人意。

2009年上線的“卡路里”垂直電商產品,因虎撲論壇裏的商家更具備服務優勢,陷入電商平臺與交易區商家之間的內耗當中,僅僅運營了兩年就關閉了;2011年推出了自有服飾品牌GEQ,主打專業運動裝備,走性價比路線,後來也不了了之。

不過,這些“挫折”並未影響虎撲的日漸壯大,2011年虎撲的單週用戶訪問量首次超過新浪體育,一躍成爲中國最大的體育網站,程杭也榮譽加身,不僅入選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的“九大值得關注的中國年輕企業家”,還被評爲“紐約市傑出創業者”,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2012年4月,程杭將hoopCHINA、GoalHi 和HelloF1 三個獨立網站全部統一到了hupu.com 的域名下,虎撲作爲一個體育綜合門戶網站雛形初顯。

也是在這一年,虎撲開始密集融資,三年內先後完成了三輪總計3.79億元的融資。業務層面則重新梳理,增加了線下賽事IP、體育投資基金、遊戲等業務,“八爪魚”式多元化開拓體育市場。

從日後這些業務的發展軌跡來看,虎撲有失有得。

線下賽事IP方面,虎撲從2012年開始簽約麥迪、艾佛森等NBA球星,在二三線城市進行籃球表演賽,然而這些項目由於推進緩慢未成氣候。後來虎撲又打造了覆蓋全國36座城市的自有籃球賽事IP“路人王”,如今在圈內擁有一席之地。

至於遊戲業務,無論是范特西籃球經理的頁遊,亦或是《NBA英雄》、《球王之路》等H5遊戲,都未能在業內泛起多大浪花。

在電競上,虎撲先後成爲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的頂級媒體合作伙伴,並簽約贊助了 iFTY、4AM 和 17 三支絕地求生戰隊,雖然走得較爲穩健,但跟財大氣粗的鬥魚、虎牙相比,還是處於弱勢。

不過,此前在電商業務上的失利,卻獲得了超額回報。

2012年,虎撲推出“虎撲識貨”,採用的是蘑菇街的模式,即虎撲僅作爲一個導購平臺,爲用戶提供運動裝備的購買服務,後來侵入耳機、筆記本電腦等數碼領域,2020年則瞄準增速極快的美妝市場,以達成2023年GMV破500億的目標。——雖然對比破萬億GMV的天貓、京東,虎撲識貨簡直沒眼看,但仍承載着虎撲的電商夢。

2016年虎撲投資的第三方球鞋鑑定售賣平臺“毒App”(後更名爲得物),則在近些年的炒鞋風潮中,成爲了“最靚的仔”,先後獲得三輪融資,估值達10億美元,進入獨角獸行列。

除了“得物”,虎撲還入股了懂球帝、超級猩猩、悅跑圈、暴走的蘿莉等一系列體育創業公司,其中其中崑崙決在2017年完成了估值5億美金的C輪融資,超級猩猩也在本月初獲得數億元人民幣的E輪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是體育運動領域的當紅“炸子雞”。

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目前虎撲對外投資數量達到了47起,旗下擁有5款產品:視頻直播平臺“亮了網”、內容社區“虎撲網”、電商導購平臺“識貨網”、隸屬於拜仁慕尼黑俱樂部的資訊平臺產品“拜仁慕尼黑”、 第三方球鞋鑑定售賣平臺“毒App”

左手有主打性價比的“識貨”,右手有針對中高端市場的“得物”,還擁有衆多優質的投資標的,虎撲試圖向資本市場講述一個體育“生態級”的商業故事。

只可惜,資本市場不領虎撲的情。從2016年起,虎撲開始向IPO發起衝擊,但到目前爲止,上市之路仍撲朔迷離。

虎撲的盈利模式非常單一,據2016年虎撲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13年到2015年,虎撲的廣告收入佔比由56%上升至60.78%,而在廣告方面,由於用戶受衆的單一化(男性用戶),虎撲的廣告贊助來源也受到一定限制,絕大部分來自體育領域。

這一數據的披露,凸顯了虎撲單薄的業務模式,此後虎撲還欲借殼 *ST 亞星上市,但這一計劃後來也宣告流產。

2019年,字節跳動豪擲12.6億元拿下虎撲30%的股份後,虎撲再次站到了資本市場的門口,然而在內容層面,虎撲並未獲得足夠的“紅利”。程杭就曾公開表示:“字節的很多內容,虎撲都可以免費使用,我們會選擇一些偏男性審美的內容放在虎撲上,但虎撲現在供給字節的內容還比較少。”

這就導致虎撲成了“內容搬運工”,沒有內生的PGC內容創作氛圍,創作者自然寥寥,虎撲的內容依舊“尬”在原地。

反觀知乎、豆瓣社區,良好的原生PGC內容氛圍,讓知識者得以傳道受業解惑、文青們構築起精緻的精神世界,而虎撲更像是一個廣場,一羣人在論壇裏討論熱點話題,但沒有創造熱點的能力,而無法出圈。

鈦媒體App注意到,近兩年來虎撲不斷追逐風口,直播火了之後,在2020年5月搭建了直播平臺,但打造出的現象級主播“冰淇淋小姐姐”,後續也因“素顏照”翻車淪爲笑談,到目前爲止虎撲再沒有新主播出圈,直播業務也未見起色。

去年年底,隨着潮玩界巨頭泡泡瑪特上市,潮玩界一片沸騰之聲,也給了虎撲一針強心劑,到了今年4月,虎撲便入股了潮玩平臺造物App,意欲打造第二個潮玩界的“得物”。

這些追風口的行爲無可厚非,所遵循的商業邏輯也符合虎撲的屬性。

社區是虎撲的根基,這裏聚集起來都是體育愛好者,你很難想象一個B站二次元萌妹子到虎撲裏書寫“綠色文字”,虎撲的底色註定了用戶擁有獨一無二的歸屬感。虎撲做識貨、得物、造物,所瞄準的也正是男性羣體,在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當下,做“男版小紅書”比做單純的互聯網社區更有想象力,也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

所以,這更加凸顯虎撲社區的重要性,一旦經營不好,所有的商業模式就如同多米諾骨牌般,轟然倒下。而虎撲社區經營得怎樣,還是要從虎撲的用戶羣體說起。

虎撲的“直男底色”

如果說小紅書是女性的“百科全書”,那麼虎撲就是直男們的聚集地。

虎撲網友善於戲謔和結構社會現象,並對此樂此不疲。前幾日新恆結衣跟星野源宣佈結婚, “老婆結婚了,新郎居然不是我!”等充滿直男氣息的話題,在虎撲社區持續發酵,網友們也將“槍口”對準了星野源,對他外貌、身高、咖位做了全方位解讀,但大部分都是調侃語調,並未上升到人身攻擊。

去年四川理塘丁真火了之後,虎撲發起了 “你覺得丁真有你帥嗎?”的投票,結果63%的人覺得自己比丁真帥,不少人還在論壇裏貼出了自己的照片,這一投票結果還上了微博熱搜,遭到不少人嘲諷虎撲網友“迷之自信”。

當然,虎撲無厘頭的投票當不得真,譬如在“喫屎和一個億選哪個?”這項投票中,還是有20%的人選了喫屎…….

虎撲“步行街”板塊裏,則又是另外一番情景,這裏人們互稱JRs,代表“賤人”,也是“家人”,不少JRs在此傾訴感情上遭遇的挫折,尤其是被劈腿的男生用文字發泄着內心的憤懣,《女友出軌,造就文學巨匠》、《千里去見,在門口聽到男聲》等神貼問世,“這高鐵也太晃了”成爲一代名梗,“綠色文化”逐漸成爲了虎撲社區的底色之一。

虎撲用戶梁成林在寫就的《焦慮的“直男”——虎撲網絡社羣的男性氣質分析》論文裏,試圖解讀這些人的內心世界。他認爲,這些人戀愛受挫的原因,並非是硬朗的“直男”氣質招人反感,反倒是因爲在現實世界中並不擁有“強硬”的物質基礎,所以纔有了“綠色文學”式的浮誇自嘲,這更像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抱團取暖。

同時,“爆照區”、“官方福利”等打着黃色擦邊球的內容,在虎撲隨處可見,甚至一些網友在“曬女朋友”話題下,大方地上傳自家女友的“青春照”,引得虎撲網友們跟帖評論。——於是乎虎撲流行起一句話,“步行街就像一盞燈,雖然很黃,但是很溫暖。”

每年在“步行街”裏舉辦的“女神大賽”,也牽動着虎撲網友的心。這項大賽始於2016年,將中日韓三國不同時代的女星分組PK,由用戶投票評選,經歷小組賽、淘汰賽,最終選出“女神”冠軍。到目前爲止,歷任冠軍依次是:

一年一度的“虎撲女神”既代表了虎撲直男的審美風格,也凸顯了他們崇尚實力的體育競技心理,選出來的“女神”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在圈內的口碑也不錯,更重要的是,虎撲靠着這場賽事也得以出圈。

所以,找尋同道中人,精神上的相互慰藉,這或許纔是直男聚集於虎撲的原因之一,它生成了虎撲迥異於其他社區的氣質。良好的“直男”氛圍也讓虎撲能夠一直吸納新的用戶進駐,繼續壯大旗下的產品矩陣流量。

不過,流量也恰恰是虎撲的短板,事實上爲了流量,虎撲甘冒失風險向泛娛樂化社區“進化”,“大戰吳亦凡”就是那一轉折事件。

虎撲的流量困局

2018年7月中旬,《中國新說唱》開播,當吳亦凡作爲最大的“腕兒”登上節目,虎撲論壇裏出現了對他唱功質疑的帖子,一位jrs吐槽其《bad girl》的無修音現場,並放出了一段音頻之後,質疑的聲浪達到了頂峯,一時之間吳亦凡成了虎撲上的衆矢之的。

眼見自己的愛豆被譏諷嘲笑,“梅格妮”(吳亦凡粉絲羣體名稱)坐不住了,到微博平臺上號召粉絲們去虎撲舉報“黑貼”,虎撲網友自然也不是喫素的,開啓狂懟模式,虎撲官方也以嘲諷吳亦凡“skr”口頭禪的方式下場迎戰。

這時候連吳亦凡本人也坐不住了,親自在微博上怒斥:“不搞體育來搞我,真的很閒”,還發出“等着diss track”的宣言——這幾乎等於是向“梅格妮”下達了戰爭命令,於是3200萬“梅格妮”湧入虎撲社區,用控評、撕逼、引導輿情等方式的向虎撲發起了總攻。

日常調侃練就段子手體質的虎撲網友,怎會怕這陣仗,更何況作爲體育迷普遍存在競技之心,戰鬥力爆棚,虎撲官方也趁熱打造輪番回擊戰,包括製造話題梗、將App中的點亮程序換成skr……

等到這場戰事結束時,虎撲微博漲粉20萬+,App也躍升至蘋果商店免費榜中體育類第一名,以完勝捍衛了虎撲人的尊嚴。

此時的虎撲,彷彿攥住了“流量密碼”,頻頻與流量明星引戰,這時蔡徐坤映入眼簾。受NBA邀請成爲形象大使,但無法掩飾拙劣球技的他,成爲了虎撲網友抨擊的對象,鬼畜、惡搞短視頻層出不窮,“雞你太美”也成爲蔡徐坤的紅名稱號,虎撲與飯圈粉絲之間的罵戰也持續升級,但最後虎撲又以完勝的戰績秀出了肌肉。

這兩場大戰之後,虎撲社區逐漸去中心化,體育內容被稀釋,娛樂、電競、時事等高熱度內容開始大行其道。

也是從這時開始,不少用戶對虎撲的印象變差了。一位知乎網友回憶“大戰吳亦凡”時表示:“虎撲無時不刻地在植入嘲諷吳亦凡的相關帖子,甚至連點贊都換成了skr,後來又出現過激言論,那時候起就對這個論壇有懷疑了。”

不過,或許是那場“吳亦凡大戰”的戰果太過耀眼,後來虎撲不單自己做流量話題,還從微博、知乎等平臺搬運話題再炒作一番,這番作爲讓不少老用戶失望地離開了平臺。

“虎撲就是大規模的超市罷了,看似貨品、面積和貼吧差不多,但根本經不起推敲,其中低齡人羣的濃度又有點高,屬實不好看。”一位知乎網友認爲,在知乎、豆瓣、微博、虎撲、貼吧五大平臺中,虎撲整體氛圍和質量最差。

與此同時,隨着女性羣體的湧入,虎撲還一度出現飯圈化現象。

據《懶熊體育》報道,虎撲影視運營負責人鄧嘉寧表示,隨着2018年《創造101》的熱播,一些追星族入駐到虎撲,其中聚集起相當多楊超越的粉絲。2019年籃球世界盃和楊超越的攜手,讓虎撲新用戶大增。她表示:“在目前我們的整體DAU中,2019年的用戶佔比最高,達到了34.3%。”

到了2020年,熱播的同類綜藝《青春有你2》也讓“飯圈風潮”瀰漫在論壇中,最明顯的是蔡徐坤在虎撲的風評突然轉好,在隨後虎撲網友的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小號洗白ID”,這讓他們很是緊張,在內部展開了一場肅清活動,捍衛了自主話語權。

鈦媒體App注意到,從數據上來看,虎撲的“直男”底色並未被稀釋,截至2020年4月,虎撲總註冊用戶已超過7000萬,日訪問量1.6億,虎撲的男性用戶佔比仍在90%左右——理論上來說,男性在追星上更有理性,這也讓虎撲避免了粉絲對立、社區撕裂的危機。

從虎撲如今泛娛樂化的內容佈局來看,避免變成貓撲那樣的“門戶大雜燴”纔是至關重要的。一覽貓撲的發展史,從2006年開始,貓撲就將社區論壇擴展爲包含體育、娛樂、明星等多達10餘個頻道的門戶網站,這一舉動造成大量老用戶的流失,也淪爲低俗、垃圾信息的集中地,不可避免地衰亡了。

多年前,當虎撲將足球、網球、F1 等頻道合併到虎撲這一個母域名下時,曾面臨過是否要門戶化的疑問。彼時聯合創始人楊冰表示:“門戶化是一張皮,虎撲的內核依然是社區,未來虎撲整體形態會更往社區回收,社區本質展示會有更多。”

再看如今的虎撲網站,不由得一陣唏噓感嘆。

“貓撲早年間的社區文化已經不復存在,變成了大雜燴,烏煙瘴氣的,誰也不想在裏面待著,死亡是必然。虎撲目前來看並無大礙,至少絕大多數還是男性羣體,但虎撲也應該更側重於體育內容,這是虎撲的根基所在。”一位商業觀察者告訴鈦媒體App,文化是互聯網社區最重要的根基,譬如“文青”之於豆瓣,“二次元”之於B站,“直男”之於虎撲。所以,想法設法加強體育基因,虎撲纔有可能避免貓撲的悲劇。

成立近20年的虎撲,既是一個擁有理想主義情懷的慢公司,也無可避免地爲了資本而向泛娛樂化方向疾馳,這列看似跌跌撞撞的列車,何時才能抵達資本市場的彼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