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企业管理的世纪典范—《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读书笔记 来源:东亚前海证券研究

本书在1963年首次面市时,就立刻成为超级畅销书。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它就一直被当做管理者的手册来使用,并被喜爱它的人视为“管理训练”的最好著作。这是一个其他商业人士所无法讲述的故事——它是在一个巨大产业中半个世纪的领导经历的结晶,是对许多戏剧性事件以及创造性的起因经营深刻洞察的结晶。

企业管理的世纪典范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读书笔记

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易泓

“随意地做事或者不经考虑地做事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即使一个机会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它也迟早会再次出现, 而且经过周密的思考, 我们只会得到更大的收获。”——引自P161《制定政策》

读完《我在通用公司的岁月》后,诸多感触涌上心头。这部管理学的经典之作,是一部汽车工业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一部记录企业成长的编年体,一部诠释管理学基本概念的活教材。阅读这部管理学的不朽名著,需要把自己的心境置于50年至100年之前:想象着遍地初生的汽车企业,回荡着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与你隔空交流的是杜兰特、福特杜邦、克莱斯勒等业界巨擘。

首先,这部著作是美国汽车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正如作者阿尔弗雷德·斯隆所言,他从商业的角度把这段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908年以前是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汽车价格昂贵,汽车市场完全属于上层社会;1908年至20年代中期是第二阶段,此时汽车开始大众化、平民化,福特汽车以“低价位的基本交通功能”理念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岁月》出版的1963年被斯隆称为第三阶段,此时质量更好、功能更全的汽车纷纷涌现,“多样性大众市场”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

其次,这部著作详细记载了通用汽车公司的成长历程。1923年斯隆接手就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正式接下一个“庞大的烂摊子”。历史选择了斯隆,斯隆也以卓越不凡的领导才能和严谨务实的职业精神回报了通用公司。1921年至1940年,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机动车辆销售中所占的份额从55.7%下降到18.9%,而通用汽车公司则从12.7%逐渐上升到47.5%。在斯隆的带领下,通用汽车公司走出了创始人威康·杜兰特“自目集中、急速膨胀、分散经营”的烂泥,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事实上,从上个世纪20年代末开始,直至2007年,通用汽车公司一直占据着全球汽车销售量冠军的宝座,业绩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一部关于如何设计组织架构、如何解决分权协调关系的扛鼎之作。在斯隆正式就任公司CEO之前,通用汽车公司的状况可以形容为“一盘散沙”:总公司不清楚各事业部手中的款项有多少,业务部不清楚各事业部对总公司的贡献值的正负和相对地位,不清楚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总公司无法在各事业部之间进行资金的调度,各个事业部百目采购供应品,库存迅速增加。

总体而言,斯隆的主张是:在公司总部的协调、控制和检查下,对各事业部经营活动实行分权管理。斯隆将公司划分为8个事业部(5个汽车生产事业部,3个配件生产事业部),形成了真正的战略事业单元(SBU)。在斯隆的领导下,通用汽车公司在人事和财务上形成了明显的集权特征,比如公司集中管理资金和资本筹措:统一采用与变更会计制度;对高级雇员进行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公司总部又对各事业部大胆放权,比如各事业部可以自行决定汽车产品的规格、色彩、基本特征和销售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产品定价决策;自行考虑对普通工人及基层管理人员的录用问题。“斯隆兵法”的核心就是平衡集权与分权的管理艺术。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斯隆的组织方法和管理创新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开启了企业经营范式转移之先河。正如管理学家舒曼特拉·高沙尔评述的那样, “设立多个事业部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创新,它可以帮助企业在规模和多样性方面得到发展,突破它所代替的职能组织的限制。”斯隆开创的大型组织的管理模式,不仅在美国被视为榜样,而且还被前苏联、日本和欧洲的企业竞相模仿,据统计,1950年,《财富》500强企业中20%企业是分权的:而到了197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80%, 可以说, 福特、IBM、GE、AT&T等公司的组织管理,都是在斯隆兵法的启迪下衍生发展的。

斯隆兵法绝非灵丹妙药,它的成功是因为它切中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要害,适应了那个时代的要求。而且,即使是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历史上,它也只是斯隆在位时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尽管斯隆模式被钱德勒和德鲁克奉为管理的典范,也被许多企业竞相模仿,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后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的逐渐淡出,它的缺点还是逐步显露出来了,《管理百年》一书的作者斯图亚特·克雷纳(Stuart Cainer) 就认为, “斯隆建立的分权结构是围绕着一个汇报和委员会机制运转的,这最终使组织变得笨拙。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内设立了越来越多的委员会……严格的目标和对成功的狭窄界定,限制了组织的创新能力。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公司终于失去了由斯隆成功维持的集权与分权的精密平衡,通用汽车公司被曾经使其辉煌的制度搞瘫痪了。”

书中所刻意展现的斯隆是一个“没有人情味”和“冷酷”的人。书中的斯隆坚信,一个首席执行官(CEO) 一定不能产生工作上的朋友,“朋友很容易成为宠信之人”.他认为,一个合格的首席执行官必须不偏不倚,对首席执行官的评判标准就是公司的业绩。斯隆坚信,对职业经理人而言,管理要靠事实来说话而非人格上的力量。他曾经在一次对通用汽车公司经理们的演讲时说:“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不能代替正确的诊断”。 

斯隆认为“经理人的职业化”是第一位的,“管理学科”是第二位的,而且远远落后于第一位。正因如此,担任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长达23年的斯隆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以斯隆为榜样,美国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高度职业化、不带感情色彩的职业经理阶层。他们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不只是依靠直觉来进行决策,正如《经济学人》指出的那样,“福特为管理奠定了基础,而斯隆为此建立了向上发展的阶梯:他将管理变成可靠的、有效的、像机器一样的过程”。

“一个经理人不会公开批评他的下属”。值得注意的是,《岁月》一书于1954年就已经完成了书稿,但在近10年后才得以正式出版,其原因在于,斯隆坚持只要书中提到的通用汽车公司的人物仍然健在,他就拒绝出版该书,“一个经理人不会公开批评他的下属”。这位编辑拜访了书中提到的那些人物,他们无一例外地说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受到了批评”,并催促斯隆正式出版该书。但是斯隆丝毫也不让步,他觉得对人的尊重比什么都重要。值得庆幸的是,斯隆活了91岁(1875-1966),在书中提到的最后一位健在的人去世的当天,斯隆才同意出版这部著作。

斯隆的“职业经理人的典范”受到万人仰仗。1931年,斯隆在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立奖学金,资助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大学为基础的企业高管培训项目“The MIT Sloan Fellowship Program”。1952年,斯隆又捐助了500万美元回报母校, 在MIT成立了产业管理学院。1964年, 此学院重新命名为斯隆管理学院(Alfred P.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以感谢斯隆先生的慷慨捐助。如今,斯隆管理学院是世界上的顶尖商学院之一,致力于培养能够解决产业管理中实践问题的领袖人。

总结与思考

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有阅读经典书籍的习惯,这本自传是经典中的经典,为企业的组织管理立下了世纪典范。斯隆担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23年,短短3年内让濒临破产的通用汽车反败为胜,更为企业组织管理立下世纪典范,与通用电器的杰克.韦尔奇并称二十世纪最伟大CEO。通用汽车的成功源于绝佳的管理模式,通用汽车灵活的管理制度使其脱颖而出,这种灵活源于斯隆对原来分权化管理模式的改变,更源于通用汽车能够紧跟时代,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前瞻性地做出改变,这是通用汽车长寿的根本。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