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700字,阅读约需 4 分钟

太长不看

硬苏打

=

碳酸气泡水+食用酒精+调味剂

,酒精度在

5%

左右。

跟传统酒比,它可以做到「低卡」、「低糖或无糖」、「低脂」,但也不能随便喝。

差不多

1-2罐硬苏打能让你「微醺」

,就别喝更多了。

我王者荣耀战队里有一位好友,叫熊猫,也是精酿啤酒品牌「熊猫精酿」的老板。

年初他给我寄了一箱私房苏打水,由于没包装标签,我以为就是普通的苏打水,喝的时候心理毫无负担。

结果酒精过敏的我很快就晕了……

于是我也好好了解了一下这种被叫做

「硬苏打」

(hard seltzer)

的饮品。

发现它是个介于饮料和酒之间的、界限有些模糊的饮品,但最近悄悄火了起来。

它宣传「0脂」、「低糖」、「低热量」、「低酒精」,很受年轻人青睐,还引得饮料巨头们纷纷涉足。

比如可口可乐最近就在中国推出了第一款酒精饮料,就是硬苏打。

今天就讲讲关于这种新饮品的事情吧。

啥是硬苏打?

它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在我国也没有专属的标准,实际上就是这个翻译,也并不算官方说法。

硬苏打是英文

「Hard seltzer」

的译名,其中的「硬」,指的是含有

酒精

的意思,对应我们常说的不含酒精的「软饮」。

「Hard seltzer」指的就是一种以

「碳酸气泡水+食用酒精」

为基底的饮料,酒精度在5%左右,还可能加入一些水果调味剂什么的来创造不同的口味。

17种硬苏打饮料

·什么是食用酒精·

跟以合成为主的工业酒精不一样,食用酒精实际上是

酿造

出来的。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酒精》(GB31640-2016),食用酒精,就是以谷物、薯类、糖蜜或其他可食用农作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精制而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

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些相对便宜的食品原料酿造成酒,再用蒸馏把其中的酒精给提取出来,其他部分不要了。最后的成品酒精度在95%以上。

工业酒精里含有甲醇,要是被拿来饮用的话是会中毒的,可致失明或者死亡。

食用酒精标准更严格,不含甲醇。

到底是酒还是饮料?

如果按照我国的标准的话,

5%的酒精度算是酒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7101-2015)里对饮料的规定是: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0.5%。

如果酒精度更高,有另一个标准可以适用:

《饮料酒分类》(GB/T 17204-2008),里面说,饮料酒是指酒精度在0.5%vol以上的酒精饮料,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以及配制酒。

可能你也注意到了,这两个标准里面,一个说的是

质量分数(就是酒精的重量占整个饮料的百分比)

,一个说的是

酒精度(就是酒精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百分比)。

这里解释一下酒精度这个概念:

·什么是酒精度·

就是纯酒精(乙醇)在一瓶饮料或者酒中

占的体积比例

,一般是用20℃的体积比来算。

写在包装上一般的形式是

「%vol」

或者

「%V/V」

,这个vol或者V,就是体积的英文单词volume的缩写。

如果是一瓶净含量500ml,酒精度是7%vol的酒,那么里面含纯酒精500×7%=35ml。

我们常说的消毒用的75%的乙醇,这个75%也是体积分数。

但是啤酒还有一个另外的度数:麦芽度,指的是麦芽汁的浓度。

粗略来说:

麦芽度6~8,酒精度约2%~3%

麦芽度10~12,酒精度约3%~4%

麦芽度14~20,酒精度约4%~5%

至于质量占比和体积占比要怎么换算,就比较麻烦了,因为还得考虑加了酒精之后对整个饮料的密度影响什么的,只能用一个「水溶液里酒精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密度对照表」去粗估一下。

乙醇质量分数不超过0.5%,大体相当于酒精度数不超过0.7%,也就是说

0.7度(0.7%vol)以下的酒,在我国可以按照饮料来看的

怎么流行起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健康了,不再想要喝成宿醉那样伤身体,但有时候又想喝点小酒体验一下

「微醺」

的感觉,解解压什么的。

硬苏打宣传的

「0脂」、「低糖」、「低热量」、「低酒精度」、「安全微醺」

等等正好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和需要。

而且它不像传统酒那样需要注重搭配、正儿八经调成鸡尾酒才好喝,硬苏打可以随便加各种调味剂,有

丰富多彩的口味

包装也更加

时尚

,更像饮料而不是酒。

它让喝点小酒的场景也不再局限了,不用配西餐也不用去酒吧,随时随地就能喝起来。

那硬苏打宣传的这些好处,是不是真的呢?

低糖低碳水?

如果不加糖,或者只加代糖、甜味剂来调味的话,

硬苏打几乎可以做到0糖

如果少加点,

确实也能做到低糖

传统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很高。

像葡萄酒、白酒、啤酒这些,除了含酒精以外,都含有从原料中保留下来的糖、有机酸、抗氧化物质等等成分,这些成分支持了它们丰富的口味,可以说它们贵就贵在这些除了酒精以外的成分上。

而硬苏打用的食用酒精基本就是纯酒精。

从法规角度和事实角度,硬苏打可能确实可以宣传低糖。

0脂肪?

这个没什么问题,不过这在饮料里面也算不上什么卖点吧,大部分饮料,以及酒,脂肪含量都非常低。

低卡路里?

查了一下市面上的两款硬苏打酒饮料的热量,确实是比同量的葡萄酒、二锅头、五粮液等传统酒要低。

但是呢,由于那些酒酒精度数较高,一次也喝不了多少,所以拿同体积来比可能不太公平。

所以我用下面的方式来给大家对比了一下:

这算不算低热量,你其实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考虑一下。

「微醺无负担」?

硬苏打饮料另一个宣传点是微醺无负担,它确实酒精度相对低,容易达到「微醺」的状态,而不容易达到大醉的状态。

但有必要说一下,

酒精是1级致癌物,对健康最好的方式还是「滴酒不沾」

就算只是「微醺」,也不能说是对健康无损害的

。「小酌怡情,豪饮才伤身」是不对的,少喝一点反而对心血管健康有好处的说法更是没有科学证据的,

绝对不建议以健康为目的去饮酒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还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喝酒的。

如果实在做不到滴酒不沾,那就考虑一下

风险较低

的一个限量。对于多数人来说,在一定的酒精摄入量内,其带来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以这个角度来给出建议参考量是:

大约喝多少是所谓的「微醺」

大家说的微醺,大概是一种有一点点晕,有点开心健谈,但还没有站不稳、判断力减退或者恶心呕吐的状态。

酒精下肚后,会被吸收到血液里,吸收的情况跟遗传因素、性别、体重、喝酒速度、喝酒种类、是否空腹等等很多因素有关,喝多少克酒精就微醺,不好一概而论。

但是可以用

「血液酒精浓度」

这个概念判断。

这个概念很好理解,跟字面一样,就是血液里的酒精浓度,具体来说是

每分升的血液里面有几克酒精

不同血液酒精浓度对应的行为反应以及对身体的损伤是这样的:

(看不清可以点击、放大哦)

所以说,血液酒精浓度达到

0.03g/dl

就差不多到了一个

微醺

的状态,0.06g/dl以上就有一点过了。

有一个韦德马克公式(Widmark formula),可以根据性别、体重等方面的一些参数粗略估算血液酒精浓度。该公式非常复杂,这里就不具体算了。

按该公式估算:

一位体重

60kg的女性

,饮下

12g

左右酒精会达到微醺的状态;

而一位体重

75kg

的男性

,饮下

23g

左右酒精会达到微醺状态。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估值,具体还是因人而异的。

一罐硬苏打的酒精含量在

11-13g

左右,一罐就可以让女性微醺了。

建议大家要喝酒的话,就「微醺」辄止。

气泡水+酒精更易醉?

虽然网上一直流传着碳酸气泡水兑酒会让人更容易醉的说法,往往解释是气泡水增加了酒精的吸收,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靠谱的科学证据支持这一点,人体试验的结果也呈现出因人而异的结果。

这些人群必须滴酒不沾!

孕妇,儿童,正在吃头孢的人!

参考资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d_seltzer

[2]A hybridizing of effects as described at Alcohol's Effects Archived May 5, 2007, at the Wayback Machine from Virginia Tech and Federal Aviation

[3]C. Roberts, S.P. Robinson,Alcohol concentration and carbonation of drinks: The effect on blood alcohol levels,Journal of Forensic and Legal Medicine,Volume 14, Issue 7,2007,Pages 398-405,ISSN 1752-928X

你有没有喝过硬苏打?

编辑:小荟

~这样我才能常常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

大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