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業農村發展站在歷史新起點

來源:經濟日報

▼ 2021年4月27日,在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七都鄉車頭村,成塊的高標準農田與村莊相映成景,美如畫卷。
劉浩軍攝(中經視覺)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回望歷史,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爲廣大農民謀幸福作爲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億萬農民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農業發展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供給體系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農業農村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麥浪滾滾、機聲隆隆,又是一年麥收季。眼下的黃淮海主產區,農機手們駕駛收割機追逐着成熟的麥浪,由南向北跨區機收。據農業農村部數據,今年“三夏”,全國將投入1650萬臺各類農機,一條龍開展作物搶收、秸稈處理、產地烘乾作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農業農村經濟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希望播種在沃野,新動能孕育在田間。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說,近幾年是我國糧食安全形勢最好的時期,是農民收入增加最多的時期,是農業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實現關鍵轉折的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供給能力提升

洪範八政,食爲政首。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衆多的大國來說,解決好喫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糧食生產在不懈努力中取得突破。改革開放以來,糧食產量由6000億斤增長到1.3萬億斤,邁上了7個千億斤臺階。近年來,糧食生產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爲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堅實支撐。我們創造了用不足世界9%的土地資源養活世界近20%人口的偉大奇蹟,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天道酬勤。在糧食生產實現連年豐收的同時,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魚等主要農產品都穩定發展。從城鎮超市到鄉村集市,粗糧細糧一應俱全、蔬菜副食目不暇接,“菜籃子”豐富,“米袋子”充實,“果盤子”多彩,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國”。

過去種地靠經驗,現在挑上“金扁擔”,這就是“藏糧於技”的力量。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周雲龍介紹,我國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實現良種全覆蓋、國產化率超過9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取得了一大批標誌性重大成果,高素質農民數量已達1700萬人,對支撐引領農業農村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過去耕地質量總體不高,如今“望天田”加速成爲穩產田,這就是“藏糧於地”的力量。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郭永田說,我國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累計完成8億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農業抗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畝均糧食產能提高約100公斤。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強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啓動退化耕地治理,農業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加快建設,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59。

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如今單個人輕鬆管理幾十畝地,這就是農業機械化的力量。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物質裝備水平加快提升,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0.28億千瓦。已建成453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加快推進,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1%,畜牧養殖和水產養殖機械化率分別達到34%和30%。農業機械化正在從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秸稈處理、烘乾等全程延伸拓展。

結構調優調新

新形勢下,要着力解決農業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重點從農產品結構、抗風險能力、農業現代化水平上發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農業發展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供給體系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有關部門統籌抓好結構優化和創新驅動,既保持一定規模,穩定總量,又注重優化結構,提升質量,豐富多樣,做到數量質量效益相統一。

結構調優。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對此深有感觸。他介紹,過去小麥主要用來做饅頭和麪條,現在用作麪包、糕點的強筋、弱筋優質專用小麥佔比有了較大幅度提高,達到35.8%;優質稻穀面積進一步擴大,大豆麪積連續5年增加,糧改飼面積超過1500萬畝。畜牧業也在加快升級,生豬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3%,牛羊肉較快增長,更多消費者購買國產奶粉,滿足了消費結構升級需要。

產品調綠。全國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綠色農產品供給明顯增加。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上堡梯田總面積5萬餘畝,核心區2000餘畝。爲了保護好這份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當地通過土地流轉,由公司運營、農戶耕種,統一配種、統一施肥、統一銷售,既保證了梯田的原有風貌,又確保了大米品質。農戶們介紹,由於生態環境好,採取綠色種植理念,化肥、農藥很少施用。

模式調新。各地發展種養循環、農牧結合的新模式。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組織農戶去外地學習循環農業模式,幾經試驗,成功探索出適合本地的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全鎮稻蝦綜合種養面積從原來的200畝逐步發展到1.4萬畝。稻蝦綜合種養採用“中間種田、四周養蝦、綠色防控”的生態立體模式,畝產效益增收3000元,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帶動了農民增收,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品質提升。農業農村部門把質量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食用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合格證制度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認定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產品超過4.92萬個,越來越多優質農產品擺上了百姓餐桌。

鄉村產業興旺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各地積極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不少地方引導上中下游各環節、大中小各主體協調聯動,形成農戶參與、企業帶動、科技支撐、金融助力的格局,推動農業由“賣原料”向“賣加工品”轉變,由“賣大路貨”向“賣品牌產品”轉變,由“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實現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

經測算,2020年,農業總產值10.7萬億元,而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23.2萬億元,休閒農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村電商等營業收入近4萬億元。這充分說明,雖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值在下降,但農業的多種功能、多元價值作用卻日益凸顯,鄉村產業的產值佔比呈上升趨勢,爲鄉村全面振興鑄就了堅實基礎。

如何評價鄉村產業發展情況?

一看農產品加工業。農民說,農業不加工、等於一場空。農業不成鏈、到頭不賺錢。目前,我國鄉村特色產業品牌達10萬餘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7.3萬家。初加工加快推進,據測算,僅去年就新增1.4萬座初加工設施,新增初加工能力700萬噸;精深加工快速發展,2020年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加1.5萬億元;綜合利用不斷發展,促進資源循環利用、高值利用、梯次利用,形成企業內循環、園區內循環和區域內循環等多種模式。

二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美麗鄉村中國遊,看山望水憶鄉愁。從東北的雪路柴扉到江南的小橋流水,從川滇的竹樓木屋到陝北的窯洞暖炕,無不凝結着人們對鄉村的美好記憶,帶動了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截至2020年底,全國認定“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美麗休閒鄉村1216個,鄉村休閒旅遊精品線路1000條。鄉村休閒旅遊業吸納就業增收能力顯著提升,直接帶動吸納就業人數1200萬,帶動受益農戶800多萬戶。

三看農村創業創新。農村創業創新領域由最初的種養業向農產品初加工、農村電商等轉變。2020年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達1010萬,首次超過1000萬,帶動農村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000萬個。“田秀才”“土專家”等在鄉創業創新人員達3150萬。返鄉入鄉創業項目中60%以上具有創新因素,85%以上屬於一二三產業融合類型,55%運用“互聯網+”等新模式,促進了直播直銷等業態快速發展。

一年又一年,萬物生長。對耕耘在沃野良田上的農民來說,豐收既是辛勤勞作的成果,也是更大希望的開始。專家認爲,今後發展鄉村產業,重點是“農業+”,跨界融入現代要素和時尚元素。發展“農業+”旅遊,催生休閒農業、鄉村民宿;“農業+”文化,催生創意農業、田園藝術;“農業+”教育,催生親子體驗、教育農園;“農業+”康養,催生中醫中藥、功能農業;“農業+”信息,催生智慧農業、數字農業。這樣,既能穩步提高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守好安全底線;又能推進鄉村產業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繁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