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亦君

本文經授權轉載

教育在這個時代,被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論孩子學習好壞,父母都付出了巨大的心力。

真相是:往往學渣父母付出的精力,要比學霸父母多得多。

學渣父母和孩子,就像戴着眼罩的驢,前方隱約傳來若有似無的香氣,爲了那虛無縹緲的胡蘿蔔,他們必須往前走。後面不斷響起鞭子的啪啪聲,爲了將來不捱揍,他們也只有往前走。

就這樣走了一圈又一圈,他們自己也知道,多半還在原地轉圈,但是沒辦法,就像喫了炫邁一樣,完全停不下來。

我周圍的媽媽們,包括我自己,每天都要花大量心力和孩子鬥智鬥勇。一到晚上就進入“應激狀態”,比上班還要操心。

一晚上雞飛狗跳下來,能起到個什麼效果,大家心裏都沒底,只有自己心裏安慰自己:盡人事聽天命,今天好歹沒虛度。我依然是一枚負責任的媽咪。

最近看了豆瓣評分9.2分的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後,再看看自家那個冥頑不靈的小朋友,才稍微減輕了一點點焦慮。

紀錄片分三集,分別記錄了三個不同的家庭。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有一個患閱讀障礙的孩子。這些孩子其實不是笨,只是生病了。但是這種病,大多數父母都不會認爲是孩子生病了,只會認爲是孩子笨,學習不用心。

閱讀障礙就是對文字識別有困難,朗讀、默讀文字材料時,經常會錯字、漏字,以至於無法準確理解它的意思。

閱讀障礙具體表現在孩子在學習拼音的時候會長期把p和d搞混,默寫生字對他們來說尤其困難的,即便他們短期能記住生字,第二天也可能全都忘記。聽起來,這似乎和笨沒有什麼區別。它導致這些孩子在校期間,成績長期落後,卻完全無法得到老師、父母、同學的理解。

閱讀障礙的發生率在小學兒童中大約是5%到8%。這意味着一個班40個孩子,總有那麼2-3個孩子有閱讀障礙。宇宙中心海淀也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再好的學校,在不挑選生源的情況下,班上也難免會有閱讀障礙的孩子。

這些孩子會被扣上“學渣”或者“差生”的帽子,他們的生存環境,常常極其惡劣。

校校

校校在北京海淀區民族小學讀書。從一年級開始,他就沒讓媽媽省心過。媽媽說,校校腦子裏彷彿有個“膜”,總是阻止他把生字給記到腦子裏去。都五年級了,二年級的簡單生字他都寫不對。

爲了校校學習,媽媽的精力全部撲在了這上頭不說,連清華畢業的姥姥也參與了輔導校校功課,但情況依然沒有起色。

媽媽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曾經一度差點要和校校的爸爸離婚。

校校經常在媽媽不發脾氣的時候跟她開玩笑,還送了媽媽一副自己寫的字條:境由心造。希望媽媽能控制住情緒,不要對自己發脾氣。

校校其實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他的智力沒有問題。

沒上學之前,他是個活潑、可愛又陽光的孩子。直到現在,他的動手能力依然很強。

校校很善良,他在作文裏說,他將來要籤器官捐贈協議書,萬一自己不在了,就可以救到許多人。

校校唯一的問題就是他的閱讀障礙,也就是這一個問題,讓他變得彷彿一無是處。

班上的同學欺負他,叫他垃圾。他從不回來訴苦,依然笑呵呵地跟同學玩在一起。

即便同學對他不那麼友好,校校還是願意留在學校,因爲他知道,回來以後就要面對媽媽的“鞭策”,再無偷懶、玩耍的時間。

媽媽也很無奈,身在海淀這樣的地方,天天感受着那樣的氛圍,她沒辦法放手。

爲了校校,媽媽想盡了各種辦法。她每天帶着校校跳繩,希望運動能促進多巴胺分泌,對校校的閱讀障礙能起到正面作用。她還組織各種活動,邀請小朋友們和家長來參加,希望他們能看到校校的另一面,和學習無關的那一面。

然而校校依然沒有多大進步。

長期被媽媽逼着學習,校校重複體驗着失敗,樂觀如他,也學會了“磨洋工”,能晚一點寫完作業,就晚一點寫完作業。因爲他知道就算寫完了作業,媽媽也會佈置新的作業給他。而他即便做再多的作業,也依然趕不上別的同學。

媽媽說,我知道孩子長大後總能有辦法生存的。我過不去的是現在,熬不下去的是一次次作業和考試,每天都在重複焦慮,我們全家都陷在這事上了。

羣曉

羣曉的父母完全不像校校媽那樣,給孩子那麼多壓力。也許是因爲這個孩子太要強,他給自己的壓力就已經足夠多了。

羣曉有點完美主義,如果不是閱讀障礙,他本來應該是一個學霸。然而現在他拼盡全力,也只能堪堪達到中等的程度。

羣曉原來在北京上學。他和校校一樣,也經常被同學欺負。同學甚至會當着他父母的面嘲笑他笨。

爸爸做了一個決定,他把兒子送到山西的一所教學理念相對寬鬆的民辦學校。讓媽媽辭了工作去他身邊陪讀。

爲了怕羣曉記得被同學欺負的不堪歲月,父母特意給他改了名字,希望他能開始新的生活。

羣曉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一個生字他會要求自己抄二三十遍,爲了怕忘記,他甚至在手上,胳膊上用筆刻下生字。他說刻得越疼,就能記得越牢。他很難過:爲什麼別人看一眼就能記住的生字,我要記四五十遍。

羣曉的媽媽總是勸他,不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可是羣曉總是要跟學霸同桌比。越比就越挫敗,爲什麼他那麼努力卻總是趕不上別人。

他比校校幸運的是,羣曉是自己對自己要求高,而學校和父母都在想方設法幫他解壓。

幾年過去,羣曉的情況改善了很多,雖然他依然有閱讀障礙,但是部分能力測評已經趕上了同齡人。

若汐

若汐有個學霸姐姐,已經考上了鼎鼎大名的衡水中學實驗學校。而若汐卻因爲閱讀障礙,語文常常只能考20-30分。

一開始父母也很着急,給她輔導作業的時候,動不動就撕了她的卷子。後來媽媽查出生了比較嚴重的病,或許是領悟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重要,對若汐也就沒有那麼嚴厲了。

對於若汐來說,最大的壓力或許來自於老師。

一年級的時候,媽媽發現若汐中午回到家就默默地流淚,問她話,她也不說,飯也不肯喫。

原來當天上午,老師把若汐叫到講臺上,當衆吼她:爲什麼和你差不多的孩子都有提高,就你越來越差?是不是不想學?如果不想學就別學了,直接開除你得了!

若汐把老師的話當了真,她非常害怕去學校,當天下午就發起了高燒。

媽媽試圖跟老師解釋,老師反而覺得做父母的也很差勁。最後媽媽沒辦法,只好把若汐轉到離家更遠的地方去讀書。

其實若汐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媽媽生病後,她默默地承擔了很多家務。

她也非常努力,總是夢想着能得到一張獎狀,可卻總是不能如願。每學期都只能眼睜睜看着別的小朋友拿獎狀。

若汐說:其實我不是很在意分數,可是當別人嘲笑你的時候,就不能不在意了。

五年級的時候,若汐的語文終於得了史無前例的78分,作文寫滿了卷子,只被扣了2分。但她依然沒有拿到學校的獎狀,於是爸爸和媽媽,非常開心又鄭重其事地給她發了一張獎狀。

我非常不理解,這個孩子的進步這麼大,付出了這麼多努力,難道老師看不見嗎?爲什麼就不能給她發一張獎狀鼓勵她一下呢?表揚一個不優秀卻十分努力的孩子就這麼難嗎?

校校也好、若汐也好、羣曉也好,雖然他們有閱讀障礙,但其實他們都是好孩子,他們的身上有許多閃光點。然而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他們卻被人爲地貼上了標籤,成了差生,笨蛋,學渣。

這不僅僅是有閱讀障礙的孩子的悲哀,也是無數成績不那麼好的孩子的悲哀。在看紀錄片的時候,我幾次忍不住落淚。

孩子太難了。

他們那麼努力,卻沒有得到一點肯定。在學校裏,他們受盡嘲笑,處處碰壁。回家還要面對父母的焦慮,他們不難過嗎?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其實他們或許只是沒找到對的跑道而已。

他們就像腿被折斷了的小鳥,偏偏被要求去賽跑。沒人在乎小鳥也是可以飛的,反正你跑不快,就等於一無是處。而這些小鳥,在學會飛翔之前,就先品嚐到了四處碰壁,總是失敗的滋味。

如果沒有人告訴他,不要緊,你是小鳥,你雖然跑不快,但可以飛得高,那麼將來,他們或許真的就不能展翅高飛了。

父母也太難了。

他們那麼愛孩子,他們也知道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可是沒有用。整個社會都在說,沒有學歷就什麼也不是;沒有學歷的孩子將來養活不了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就只能像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

雖然整個大環境很難改變,但是這三個孩子的故事也給了我們一點啓發,在不拋棄不放棄的前提下,父母要多一點耐心,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沒準哪一天孩子就會給你一個驚喜。

笨鳥,也是值得被愛的。

亦君說:看了這個紀錄片,真的好心疼這些孩子。都是好孩子,卻成了老師、同學嘴裏的垃圾。父母再不肯定他們,就真的太可憐了。

— End —

歡迎留言討論

別忘了文末【點贊】【在看】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