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斌版《亮劍》在一定意義上也屬於一個“雜貨鋪”,劇情中有很多細節都借鑑了其他經典影視劇。

比如《亮劍》描寫部隊行動時激昂的背景音樂,就是借鑑了韓國電影《實尾島》特種部隊訓練時的音樂背景。

段鵬和王有勝小部隊偶然打開國軍倉庫時,他們和國軍守衛互相用槍指着對方大聲呼喊“放下武器”的橋段,明顯是從《拯救大兵瑞恩》裏救人小分隊和德軍持槍對峙的情節借鑑而來。

本文要說的則是《亮劍》中的另一個橋段,楚雲飛的軍官敢死隊扔銀元一節,這段戲疑似也是從經典影片借鑑而來,只不過有些“畫虎不成反類犬”,沒拍好,顯得有些不倫不類,還讓有些觀衆看糊塗了。

《亮劍》劇情回顧:楚雲飛的八十九師要攻佔李雲龍部隊固守的趙莊,八十九師下屬負責攻擊的某團組織了一支軍官敢死隊帶頭衝鋒,在衝鋒前還給軍官們每人分發了幾塊大洋。

敢死隊的軍官們卻將大洋扔給了陣地上的士兵,高喊“弟兄們,打完仗拿去買酒喝,老子用不着這些了”。

這個橋段讓有些觀衆看不懂,軍官敢死隊爲什麼要扔掉大洋?

其實,最顯而易見的理解就是這些軍官敢死隊已經抱了必死之心,既然準備去死了,大洋這種身外之物留着也就沒有了意義,不如留給能活下來的其他士兵。

深入一點的話,筆者認爲,這個橋段疑似借鑑了經典電影《血戰臺兒莊》中的一個橋段。

《血戰臺兒莊》劇情回顧:臺兒莊之戰打到尾聲,莊內的守衛部隊已經傷亡殆盡,徐州方面懸賞十萬大洋徵召後方一切可以拿槍的人組織敢死隊增援莊內。

敢死隊臨行前,有一位軍官帶頭將大洋扔掉,其他敢死隊成員紛紛效仿,該軍官的話擲地有聲:“長官,眼下咱命都不要了,還要大洋幹什麼,留着這點錢,等抗戰勝利了,別忘了給咱們立塊碑就行了”。

然後,全體敢死隊踩着銀光閃閃的遍地大洋跑步增援臺兒莊。

從劇情上看,《亮劍》八十九師軍官敢死隊一節確實疑似借鑑了《血戰臺兒莊》,但是很明顯,《亮劍》這段確實沒拍好,中間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敢死隊存在的背景差距甚大

從大的背景看,《血戰臺兒莊》是抵禦外侮的抗戰,敢死隊的劇情更能體現同仇敵愾不懼生死的抗戰精神。

《亮劍》趙莊一戰則屬於內戰,這時候八十九師搞軍官敢死隊就像楚雲飛所說的只是一個“新花樣”,用來給記者看的,無疑這個設定讓“敢死隊”這三個字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從小的背景看,《血戰臺兒莊》敢死隊上前線的原因是因爲守衛部隊傷亡殆盡無法支撐,後方只能從傷兵和後勤人員裏徵召敢死隊增援,屬於不得已而爲之。

《亮劍》裏楚雲飛的軍官敢死隊則是帶頭衝鋒上去“收玉米”,很快就被李雲龍的部隊給予重創,這種打法簡直是愚蠢至極。

要知道,八十九師軍官敢死隊的成員多數都是連排級基層軍官,這樣的人在戰場上的戰術地位非常高,並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比如日軍106師團在萬家嶺之戰中基層軍官傷亡太大,爲了突圍,他們甚至直接向被包圍的部隊空投了兩百多名小隊長一級的軍官,以加強部隊的戰術指揮力量。

所以,楚雲飛八十九師拿基層軍官當炮灰的舉動雖然有表現楚雲飛驕橫一面的目的,但卻是一個低估楚雲飛能力的敗筆。

2,存在穿幫

《血戰臺兒莊》發生在1938年,雖然法幣在當時已經開始普及,大洋在1935年開始不具備法定貨幣地位,但大洋在當時依然還算是硬通貨的一種,因此懸賞十萬大洋在1938年還是沒問題的。

《亮劍》趙莊之戰發生在1948年,此時大洋早已經退出流通很多年,法幣已經開始崩潰,真正的硬通貨已經變成了美元和黃金。當然,筆者不是說1948年時沒有大洋,而是楚雲飛當着中央社記者的面兒給敢死隊分發國家禁止流通的大洋,這是不是有點兒沒事找抽呢?

只能說,《亮劍》在借鑑《血戰臺兒莊》時有些生搬硬套了,畢竟扔大洋比扔不值錢的法幣顯得更有氣勢,還可以砸的士兵頭盔叮噹作響,扔金條雖然也有這效果,但顯然楚雲飛沒有這個經濟實力和魄力。

3,演技堪憂

《亮劍》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該劇主演個個有戲,重要配角比如旅長也都非常出色,偏偏該劇的龍套一個比一個拉胯,各種背書一樣的臺詞和浮誇的演技讓人辣眼睛,也是沒誰了。

軍官敢死隊一節中,那個帶頭扔大洋的軍官,論表演論臺詞,和《血戰臺兒莊》中那位帶頭扔銀元的軍官簡直是天壤之別。

所以,《血戰臺兒莊》是經典片,而《亮劍》則更像網紅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