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考指南|計算機類畢業生平均月薪最高,醫學類本科生“頭等大事”是讀研

作者:王峯

2021年高考結束,志願填報也被提上考生和家長的日程。近年來持續推進的新高考打破了傳統文理分科的侷限,讓考生有了更多的專業選擇。

麥可思研究院近日發佈《202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盤點了畢業生數量較多的10個理工類專業(包括工學、理學門類)、10個人文社會科學專業類(包括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教育、經濟、管理、法學門類),以及近兩年備受關注的醫學類專業的2020屆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同專業的就業前景,很大程度上能爲考生、家長報志願提供參考。

理工類:計算機類專業收入高,土木類專業最“學以致用”

2021年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2020屆畢業生數量較多的十大理工類專業中,計算機類專業畢業後的月收入最高(6800元),計算機與數據處理、互聯網開發及應用人員是該專業畢業後主要從事的工作。其他收入較高的專業類還包括電子信息類(6091元)、自動化類(5917元)。

如果高收入並不是唯一擇業追求,數學類、電氣類專業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兩類專業就業畢業生超過3/4找到了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就業滿意度分別爲76%、75%。

從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看,2020屆土木類專業畢業後87%從事了和所學專業有工作,電氣類專業的工作與專業相關也較高(81%)。所以建議選擇就讀這兩類專業的學生,在大學就讀期間特別注重專業領域知識技能的培養,這將更有利於未來畢業後進入更好的職業發展平臺。

人文社科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收入高,教育學專業九成實現“園丁夢”

在2020屆畢業生數量較多的十個人文社科類專業中,平均月收入最高的是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5701元),其代表性專業包括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等;其次爲金融學類專業(5587元)。

相較而言,教育類專業雖然收入不高,但就業羣體卻有着更高的職業幸福感,並且90%畢業後從事和專業相關的工作,中小學教育人員、幼兒與學前教育人員、教育培訓人員是從事的主要職業類。有“園丁夢”的學生絕大多數都能在這類專業的學習後比較好地實現理想。

同時也要注意到,2020屆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爲51%,約半數畢業生從事了專業領域以外的工作。因此,建議選擇這類專業的學生大學在讀期間更加註重通用工作能力的培養,比如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等職場“軟技能”,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更寬泛的就業領域更好的發展。

醫學類:本科畢業工作初期收入普遍不高,要做好深造升學準備

近年來伴隨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加之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醫學類專業成爲報考熱門。行業穩定、社會地位高、收入好,似乎是當下對醫學畢業生未來工作的普遍認識,實際上他們的就業質量如何?

從下表中可以看到,2020屆本科生中畢業生數量較多的5個醫學專業類的就業羣體中,約九成畢業後從事了和專業相關的工作。其中臨牀醫學類專業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達到96%。醫學技術類、護理類、藥學類專業就業滿意度都比較好。

由於醫療行業的從業特點,工作初期醫學類專業本科畢業生的薪資其實普遍不高。而且現在很多大型醫療機構招聘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因此選擇走上醫學道路需要做好持續在專業領域不斷鑽研的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