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海開源基金“人事地震”,與被監管調查有何聯繫?

前海開源基金上演離職潮。

近日,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前海開源)又一位基金經理兼執行投資總監離職。2021年以來,截至目前前海開源已有4位基金經理離任,其中3位離職日期均在4月;任職半年多的總經理賈紅波則在3月份離任。

公開信息顯示,前海開源的“人事地震”始於2020年。當年,公司首席市場官劉翔、市場部總監兼監事盧超銘跳槽至光大保德信基金分別任總經理、總經理助理,隨後多名包括基金經理在內的員工相繼奔赴光大保德信,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2021年2月。

另據一位接近公司高層的人士透露,深圳證監局正對前海開源進行調查,原因未知且已持續一段時間,公司董事長王宏遠現在還在香港,未回到內地。

6月15日,記者多次撥打前海開源現任輪值CEO何驄電話欲瞭解詳情,但其並未接聽。

人事巨震的一年

6月5日,前海開源發佈公告稱,謝屹卸任前海開源黃金ETF、前海開源黃金ETF聯接的基金經理職務,離任日期爲6月3日。同時,新任孔芳與梁溥森共同管理上述兩隻基金。

6月3日,前海開源金銀珠寶混合A\C、前海開源週期優選混合A\C、前海開源高端裝備製造混合、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混合A\C、前海開源大安全混合4只基金均公告謝屹自6月1日起不再擔任上述基金的基金經理。

至此,謝屹已卸任前海開源執行投資總監、基金經理,且從公司離職。

截至目前,2021年前海開源已有謝屹、史程、丁堯、譚薦豐共計4位基金經理離任,前海開源也成爲今年調換基金經理數最多的基金公司。而在2020年,公司已有陶曙斌、湯叢珊、趙雪芹、蘇辛、丁駿、魯力等6位基金經理離任。

中國基金業協會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6月30日,前海開源原首席市場官劉翔離職,一週後入職光大保德信基金,擔任該公司總經理。劉翔在公募基金領域耕耘多年,此前任職於鵬華基金,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在前海開源先後擔任合夥人、執行委員會委員、首席市場官、執行委員會聯席總經理等職務。

隨後,有多名前海開源員工跳槽至光大保德信基金。具體來看,2020年9月17日,前海開源市場部總監、監事盧超銘離職,當年10月12日入職光大保德信基金。據知情人士透露,盧超銘現任公司總經理助理一職,base在上海。王秀婷於2019年10月25日離職,2020年10月9日入職光大保德信基金;李婧雯2020年11月30日離開前海開源,幾天後於12月9日加入光大保德信;戴強離職前海開源,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的日期均爲2020年11月12日;陶曙斌離開前海開源,入職光大保德信的日期分別爲2021年1月8日、1月18日;劉強2021年1月25日離職,2月19日入職光大保德信。

合計來看,2020年6月至今,光大保德信現存員工中有7名來自前海開源,且從間隔時間可以估算,除了王秀婷,這部分員工是在和光大保德信談妥基礎上才提出的離職,其中在前海開源任職最久的接近6年。

這一切都發生在前海開源新任總經理到崗前後。

2020年9月12日,前海開源公告稱原總經理蔡穎因個人原因離任,賈紅波則加入前海開源基金,出任董事、總經理。賈紅波加入後,蔡穎升任公司副董事長。

公開信息顯示,賈紅波,2001年畢業於對外經濟與貿易大學,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工商管理在職碩士。賈紅波本科畢業後進入中國銀行總行,2013年3月進入證監會辦公廳祕書處,2014年11月履職基金業協會祕書長,主要分管私募行業的自律管理。2017年,賈紅波從基金業協會辭職,出任光大銀行資管部副總經理,半年後離職創業,創立紅京諮詢,孵化了很多早期項目。另有消息稱,賈紅波此次仍將轉會一家公募機構,但該消息尚未正式官宣。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賈紅波來前海開源肯定也是想做些事情的,但劉翔離職後不少員工選擇離開,公司招人又有很多“條條框框”,難以快速到位。

核心員工接連離職後,2021年5月20日,前海開源發佈兩則公告稱,基金經理邱傑、曲揚於5月19日起正式升任該公司副總經理。

不斷創新的“新銳”

前海開源是公募基金行業的一位“新銳”。

資料顯示,前海開源成立於2013年1月23日,成立之初,公司就實行了股權激勵機制與合夥人制度。

天眼查信息顯示,前海開源股東分別包括深圳市和合投信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深圳和合投信”)、開源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長和世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中盛金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各自持股25%。其中,深圳和合投信即爲前海開源的員工持股平臺。截至目前,公司已有20餘人通過有限合夥方式分別間接持有前海開源基金股權。

第一財經記者還注意到,謝屹、湯叢珊、丁駿、盧超銘等人因於2020年、2021年離職,不再間接持有前海開源的股份。

公司治理方面,前海開源基金實行“三會”運作制,即執行委員會、員工持股委員會、管理委員會。

2020年底,前海開源開始實行“輪值CEO制”,即CEO一職由公司副總經理級別的高管輪值,輪值期爲每人一年。公告顯示,自2020年11月23日起,首席運營官何璁擔任公司的首席信息官。這在公募基金行業屬於創新之舉。

前海開源基金管理團隊的核心是聯席董事長王宏遠,他擁有20多年證券基金行業工作經歷,在關鍵時點代表公司發言。據多家媒體報道,王宏遠主要把握公司戰略性方向,包括重要產品佈局、大勢判斷等工作。

在2021年初的一份媒體採訪中,王宏遠表示,隨着公司壯大,股權激勵的涉及面不足,最初的事業部制已難以滿足發展需求。儘管旗下基金的業績優異,幾年來,前海開源基金的資產規模面臨“中等規模陷阱”。

“合夥人文化和事業部文化雖然長期來看,大家的目的一樣,但中短期來看,某種意義上有一種衝突。所以進一步優化,實行事業部2.0制度。在整個公司文化中,強調股權合夥人文化,事業合夥人(分紅權),第三個是事業部2.0,三者並重,並以股權合夥人文化爲主。”王宏遠補充道。

不過,記者卻發現,雖然在前海開源可謂舉足輕重,但王宏遠並未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對比來看,新華基金同樣設立聯席董事長一職,但無論是此前的“債券女王”翟晨曦還是現任的張宗友,基金業協會均有公示信息。

明星基金經理“一拖八”

正如王宏遠上文所述,前海開源資產規模面臨“中等規模陷阱”,不僅如此,頻繁流失的人才對公司同樣是個考驗。

據Choice數據,2013年成立當年,前海開源非貨管理規模僅有1.29億元,之後迅速攀升,2016年末非貨規模突破400億元,2018年末又縮水至223.11億元,2019年、2020年非貨規模加速增長,2020年末突破700億元。進入2021年,前海開源非貨規模進入千億元梯隊,其中混合型基金貢獻超7成。

目前,曲揚是前海開源的“明星”基金經理,也是管理權益產品數量(A、C份額合併統計)最多的基金經理,即“一拖八”,手上管理着包括前海開源醫療健康、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混合、前海開源滬港深藍籌精選混合、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混合等產品。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曲揚管理規模爲590.64億元,幾乎佔據了整個公司非貨公募規模的“半壁江山”。

此前主要負責指數、FOF基金的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在今年開始掌管多隻主動權益基金,包括前海開源清潔能源混合、前海開源深圳特區精選股票、前海開源優質龍頭6個月持有等產品。

對此,公司此前表示,楊德龍是公募行業的大IP,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希望給公司帶來主動權益產品的規模增量。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