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凌晨3:1戰勝敘利亞後,國足取得了一波四連勝,成功晉級世預賽12強賽。進軍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的夢想還在延續。與此同時,歐洲盃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世界排名第一的比利時隊在兩位當家球星都因傷缺陣的情況下,依然3比0大勝俄羅斯,可見其實力之深厚。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了15年前在崇明舉行過的一場足球賽。

筆者讀高中時,比利時的一所高中來我校參觀訪問,教學交流之餘,對方提出進行一場兩校學生間的足球友誼賽。老校長自然無法拒絕這樣的合理要求,可對方學校來自足球運動盛行的歐洲,而我的母校那時連正兒八經的足球校隊都沒有,一場大敗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但要強的老校長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他想到了一個請外援的辦法--請崇明根寶基地同齡的小球員們代表我校參與這場"國際對抗"。

根寶基地精英盡出,徐根寶親自督戰,武磊、呂文君、艾迪等日後的成名球星與比利時普通高中生之間有了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由於時間太久遠,筆者已經記不清具體比分了,同學回憶說最終比分定格在11:1,比利時高中生進的唯一一個球也是我們守門員故意脫手放的一個面子球。筆者只記得一個細節,當下半場大比分領先時,本校的一個學生替補出場,根寶基地的孩子們還拼命給他喂球。

賽後,我和同學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紛紛衝向徐根寶和小球員們索要簽名。同桌讓武磊將簽名簽在了白色校服上,那件滿是汗漬的T恤成了他不捨得再洗的珍藏。

15年之後,踢過那場球的中國孩子不少還活躍在職業賽場上,武磊更是成了"全村的希望",擔負着中國隊再次衝擊世界盃的重任。至於比利時的高中生們有沒有後來成爲職業球員,筆者並不清楚(應該是沒有),但比利時卻迎來了足球人才的井噴,國家隊也從2007年的世界排名第71位(僅比中國高出5位),連續多年蟬聯世界第一,在他的身後纔是法國、巴西、英格蘭等一衆傳統足球強國。

比利時足球迅速崛起的祕密,很多國內足球專業人士都深入分析過,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青訓"。比利時足協花費500萬歐元在首都布魯塞爾附近建立了國家訓練中心,其重要的用途是免費培養青訓教練。在比利時國內,足球學院與大學合作,通過足球精英學院,爲俱樂部提供優質人才。比利時國內共有8大精英青訓營,匯聚國內最有天賦的年輕球員,用最好的教練重點培養14-18歲年齡段的小球員。而青訓教練完全是免費培訓,費用均由政府擔負,這就使得比利時的青訓教練人數呈現井噴。

同時比利時的教育部門要求學校每週多設立足球訓練課,確保足球小將們在學校每週能接受20小時的足球訓練,這樣他們的學業也不會被耽誤。比利時足協還和布魯塞爾大學達成了合作協議,依靠科技的力量,來分析和監控每位青少年球員成長曆程。依靠科研分析的結論,比利時足協會定期約見國內俱樂部的教練,給予他們針對性的訓練建議,在足協和俱樂部中保持有效持續的溝通。鄰國日本還有新晉亞洲冠軍卡塔爾都在近幾年將大量的足球少年送去比利時接受當地的足球培訓。

平心而論,筆者的高中老校長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爲崇明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母校對素質教育也是格外重視,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與各種社團和體育項目。高中時,學校還舉辦過一次足球聯賽。可惜的是,第一場比賽中就有學生不幸受傷,然後在老師和家長的一片反對聲中,足球聯賽不得不取消。

因踢球受傷而影響高考成績,這在過去和現在看來都是不可接受的。難怪會有人半開玩笑式地總結:"中國足球爲什麼上不去,是因爲中國的梅西都去參加高考了。"數據顯示,1100萬人口的比利時,註冊球員數量超過60萬,德國的註冊球員是630萬,日本超過100萬,泰國也有50萬,而中國不足10萬。

好在這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體育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放手讓他們參與到足球等體育活動中。而崇明更是從2015年開始創建上海首個全國足球區。目標是到2025年,把崇明建設成足球設施一流、校園足球普及、足球文化濃厚、足球人才輩出,在全國具有較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足球區"。現在,崇明中小學的孩子們每週都有足球課,面向全區學校的校園聯賽更是提供了實戰的機會。還有多名足球尖子生被選入到根寶基地和上海海港隊的梯隊,有機會成爲一名職業球員。

看到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好的條件可以暢快地踢球,當年就有"球星"稱號的高中同學也是心生羨慕:"要是我能這麼系統地學踢球,別說踢個比利時校隊了,說不定我都成職業球員了。"

我想,如果下一次再有外國高中造訪母校,學弟們應該可以名正言順地和他們來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了。

記者:丁沈凱

編輯:李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