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港媒詳解中國航天員“天宮”生活

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17日發表題爲《中國空間站內航天員的生活將是什麼樣的?》的報道,報道詳細解析了中國航天員在“天宮”空間站生活的各種細節。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6月17日上午9時22分從戈壁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離開地球。在當天上午舉行出征儀式前,即將登上神舟十二號的三名航天員凌晨5時在附近的問天閣集合,一起喫早餐。

據微博賬號“我們的太空”稱,航天員會在神舟飛船內用午餐。而在飛船成功完成對接操作後,他們進入了中國正在搭建的空間站核心艙,並有了充足時間去享用晚餐。

在天和核心艙——該艙是“天宮”空間站的核心部分——爲期三個月的駐留期間,航天員將執行兩次太空行走。

備份女航天員外號“鏗鏘玫瑰”

雖然6月17日的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執行任務的主飛行乘組身上,還有另外三名航天員被選爲備份乘組,其中包括2013年成爲中國第二位進入太空女性的王亞平。

在中國網絡世界中被暱稱爲“鏗鏘玫瑰”的王亞平是入選最新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名單的唯一女性,並且在飛船發射前夕獲得了相當多的公衆關注。

她能夠駕駛四種型號的飛機,曾參與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的救援任務。

航天員攜帶的箱子裏裝了什麼?

關注發射前儀式的觀察人士注意到,每名航天員在準備踏上太空行程之際,都隨身攜帶着一個長方形的小箱子。

據專家介紹,這些箱子是帶電源和風扇的手持式便攜裝置,供航天員在進入太空艙之前給自己的航天服通風。

神舟十二號飛船採用什麼操作系統?

神舟十二號採用的不是常見的“視窗”或Linux操作系統,而是Space OS系統。這種專門開發的操作系統可承受零下35至70攝氏度的溫度,並具有抗輻射、抗震和抗靜電能力。

計算機在太空中不能關機、重啓或校正,而且太空中不存在更換計算機部件的資源,因此出現任何問題都需要立即進行故障檢測。

儘管基於“視窗”的計算機能夠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但在太空中重要的是實用性。航天操作系統專注於基本任務,以減少出現系統故障的概率,因此係統中沒有音樂播放器或電子遊戲。

航天計算機還需要快速反應時間,這使得不屬於即時操作系統的Linux系統不適合使用。航天操作系統有嚴格的時間規定,因爲即便是一毫秒的時間浪費也會在太空中造成巨大破壞。

天和核心艙內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天和核心艙的設計意在爲航天員在三個月的駐留期間提供最大限度的舒適。2018年退役的中國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內的起居區只有15立方米,而天和核心艙內的航天員們將擁有110立方米的起居空間。

據媒體報道,天和核心艙內有三間單人臥室和一個衛生間,還有供航天員健身用的跑步機和動感單車。

就餐區設有一個配備水槽和食物加熱與冷凍裝置的廚房,以及一張航天員可以在上面用餐的摺疊桌。艙內備有120多種保質期很長的營養食品。

每個航天員都有一個手持式終端,上面有可以控制艙內照明的應用軟件,以便根據個人需要在工作、睡眠和鍛鍊模式之間切換。航天員使用手持噴槍進行淋浴,然後把自己擦拭乾淨。休息時,他們將不得不置身於睡袋中,但是可以躺平睡覺,不必站着。

據報道,除了執行太空任務外,航天員們還一直在訓練扮演另一種角色:在飛行任務期間互相擔任理髮師。由於在失重的太空環境中一縷縷頭髮會到處亂飛,他們的裝備包括一種吸塵器式的裝置,可捕捉任何飛舞的頭髮。

天和核心艙安裝了全覆蓋的WiFi信號,航天員即使在出艙後仍能保持WiFi連接。骨傳導耳機被用於互相之間以及與地面指揮中心的交流,不過還留出了一個私密語音通道供航天員給家人打電話。

“太空人”(Taikonaut)指什麼?

英語中Taikonaut一詞是作爲對中國航天員的非正式稱呼而出現的。儘管這個稱呼的起源不得而知,但據說這個詞最早是由馬來西亞記者趙裏昱在1998年創造出來的,並且更常見於西方而不是中國。Taikonaut一詞是中文“太空”與希臘語“水手”組合而成的。

責任編輯:武曉東 SN2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