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算不算造車?芯片問題還要等多久?

文/關不羽

近期,華爲宣佈了2021年五大發展戰略,其中包括新能源車,與北汽、廣汽、長安三家汽車集團成立三個汽車品牌。“華爲要造車”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有人說“狼來了”,也有人懷疑這是華爲的“虛晃一槍”。各種觀點之爭纔開始不久,“反轉”就來了——華爲內部郵件再次強調“華爲不造車”。

人們不禁要問,華爲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其實,華爲的表達沒有問題,而是大衆對“造車”的觀念還停留在過去。

“造車”的看點不在於“車”

所謂新能源車,目前而言主要就是電動車,而純電動車又比混電動車的熱度要高得多。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電動車是“高科技產業”。其實,單就電動力系統而言,電動車本身的科技含量並不高,也不新。電動車的誕生早於內燃機汽車,甚至在19世紀末期到1920的早期汽車消費市場上,電動車比內燃機驅動車輛有着更多優勢:無氣味、無震盪、無噪音、不用換擋和價格低廉。

但是,經歷了短暫的黃金時代後,電動車和內燃機汽車的競爭就分出了勝負。電動車最主要的短板是續航能力不足。作爲交通工具,這一短板在當時無疑是致命的。

內燃機汽車成爲主流後,形成了汽車工業的標準模式,成爲了工業2.0的主要代表——高度標準化的流水線大規模產出工業品。所以,汽車產業被稱爲“現代工業皇冠的明珠”。

這種工業模式的核心是“工業產品+品牌”,整個產業的產值、利潤等經濟覈算要素都以“車”爲核心。經過激烈的競爭後,產業集中度提高——其標誌就是形成了大品牌,與之伴隨的就是利潤下降。最直觀的就是,汽車越來越便宜。工業2.0版本的特點就是規模和利潤呈反比。

如果奔着傳統的“車”去,那麼華爲可能永遠不會“造車”,連製造汽車零部件的興趣也沒有。因爲通訊技術和工業、製造業的跨界太大,華爲的技術優勢在後者無法體現,預期的未來收益和高昂投資的風險之間不成比例,沒有多少吸引力。

但是,電動車“復活”的商業邏輯比工業2.0版本的內燃機汽車要複雜得多。除了“車”以外,看點很多。

新的看點,源於電動車和現代信息技術之間的高度親和——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革命性”推動了電動車在沉寂兩百年後又復活了。

電動車的優勢並沒有變,但是現代信息技術賦能後,原有的操控性優勢可以完美對接現代通訊技術,實現高度的智能化、自動化。這一優勢是內燃機汽車無法比擬的。因此,華爲在智能化、自動化方面的技術優勢就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說,大衆看到的“造車”只是新能源車產業中的“冰山一角”,各路炫酷的車型、眼花繚亂的品牌不是真正的重點,這個產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無形的、藏在“雲端”的技術。

華爲不是“來遲”而是早到

正因爲和智能化有關,做家電的企業也都紛紛投身“造車運動”。但是,華爲遲遲沒有動手,這又是爲什麼呢?

這既是華爲的企業文化性格,也是其自信所在。

華爲以“狼性”著稱,無論敵友,沒人會懷疑華爲強烈的進取心和強大的行動力。但是,華爲的經營決策其實很穩,甚至看上去有點遲鈍。

比如華爲造手機也是姍姍來遲的。蘋果等“大佬”們已經風生水起時,華爲纔開始造手機。

智能手機和華爲的通訊設備本業原本就是個“馬路對面”的距離,華爲卻沒有急於進入。“造車”這樣“坐兩站地鐵”的跨界,華爲當然更不急於動身了。

這個“穩”是有道理的。華爲根本不可能去造整車,因爲整車生產仍然屬於傳統的工業2.0版本。這對華爲而言並無意義。

既然如此,華爲介入的最佳時機就是“車造出來”之後的技術提升階段。汽車硬件的基本佈局已經搞定了,就到了華爲在智能硬件和軟件方面大顯身手的時機了。

華爲不急於進場,是有底氣的。這可以與其他投身“造車大賽”的知名企業進行比較。幾家高調造車的電商需要搶賽道,是因爲他們的智能化技術底氣不足,要靠前期的重資產投入先把賽道空間佔住。

入局的房地產巨頭也是如此,除了錢幾乎一無所有,也是砸錢先“圈地”。這些房地產巨頭要從車殼、底盤搞起來。而華爲不需要,華爲有技術優勢,華爲的智能化技術可不是造空調、造電飯煲的那點“智能化”能比的。華爲風輕雲淡地直接跳過了“造車”的重資產投入階段。

所以說,華爲進入了新能源車領域,但是又確實沒有“造車”,過去沒有,將來可能也不會有。車是北汽、廣汽、長安以及未來很多車企來製造的,華爲只是一個“技術支援者”。而這個行業真正的主導者恰恰是幕後的“技術支援者”。

這早就是業內公開的祕密——很早以前,吉利汽車總裁李書福在一檔談訪節目當中評價,“特斯拉本質是構建線上技術,以車作爲一個技術載體”——特斯拉的“心思”如此,華爲當然也是如此。只不過,特斯拉作爲行業的開拓者,不得不從“造車”起步,而華爲不需要。

因此,華爲介入電動車,不是來遲了,甚至可以說是來早了。這也是形勢比人強,有不得不入局的道理——包括鴻蒙。

電動車產業的“地基”還不夠穩固

鴻蒙是操作系統,某種意義上說,它的誕生是被逼出來的。

如果不是面臨美國政府的打壓,鴻蒙或許還要晚幾年才正式推出。快速形成自身的生態系統、擴大市場佔有率,這是鴻蒙目前的關鍵之戰。

但是,鴻蒙既然來了,那就不可能停留在“備胎”定位,僅僅“活下來”是不夠的。鴻蒙生態系統的未來空間要靠“墾荒開拓”,電動車就是其中最有希望的“處女地”。其中的想象空間是巨大的。

新能源車領域如果發展成熟,線上技術大概率是贏家通喫。車用什麼智能控制系統肯定要和自動駕駛系統匹配,而智能控制系統又要和車輛硬件匹配。也就是說,這將以自動駕駛系統爲頂點,一直匹配到硬件。這條技術線是垂直到底的。

更重要的是,單車的自動駕駛系統要接入整個交通管理系統。這就意味着自動駕駛系統即使不是一家獨大,也不可能“諸侯林立”。因爲任何人都不會同意爲了操作系統的兼容性,犧牲整個大交通的管理效率、成本和安全性要求。

因此,即便將來看上去還有很多智能車品牌,可能比內燃機時代的品牌更多,車輛個性化的設計、功能都可以形成各自的品牌。但是,歸根結底,這些“造車的”都是主流操作系統的“代工廠”。誰掌握了主流操作系統,誰就掌握了新一代汽車產業的技術標準、市場準入。

因此,鴻蒙正式上線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華爲必須儘快佈局新能源車產業,“造車”等得起,鴻蒙等不起。

之所以說華爲入局新能源車可能早了,不是華爲的技術力量不行,而是目前電動車的硬傷還沒有真正解決,產業的“地基”還不夠穩固。

電動車續航能力的瓶頸、充電設備基礎建設、廢舊電池處理等問題,還會困擾這個產業未來的發展。這些顯然不是華爲一家企業可以解決的,而企業還是得遵循產業邏輯行事。

無論如何,華爲做出了選擇,邁出了新的步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