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的不斷深化和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進入倒計時,首都婦女民間外交工作需要進一步找準在新發展階段的角色定位,在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2021年6月8日至10日,北京市婦聯與北京市委外辦、北京市政府外辦共同舉辦了“第七期北京市婦女民間外交素質提升培訓班”,在此分享部分專家觀點和學員感悟。

專家講座

1.《中國共產黨外交史中的婦女外交:從歷史到未來》

主講人:周鑫宇,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國別高等研究院教授,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祕書長

根據中國共產黨百年史,總結了婦女解放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中的歷史定位和未來方位,回顧了婦女外交在中國共產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對我國外交大局和對外工作發揮的作用,並就當代婦女民間外交如何創新內容和形式提出了建議。

2.《女性賦能城市外交》

主講人:劉波,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外國問題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城市外交已經成爲國家融入國際體系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渠道,要從注重獲得向注重給予、互助共贏發展;從注重雙邊合作向注重多邊合作發展;從注重經貿合作向注重全面合作發展。

分享國內城市外交案例,如浙江金華“家+”模式,將友城中外家庭鏈接在一起。在“十四五”規劃藍圖中,婦女外交在友城交往中大有所爲,是北京與友好城市密切聯繫,深化情誼的重要內容之一,可以以家庭、文化等作爲載體開展豐富的活動,增強與友城婦女的交流。

3.《新冠疫情下社會組織創新開展國際交流典型案例分析》

主講人:伍鵬,中國扶貧基金會國際發展部主任

中國扶貧基金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開展民間外交工作,在緬甸、尼泊爾、埃塞俄比亞建立了海外辦公室,在24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國際人道救援和發展援助項目。中國民間組織“走出去”是一個循序漸進、由簡入難的過程,前期優先實施一些經驗成熟、操作簡單、能切實解決受益人當下困難的慈善類項目,隨着“走出去”經驗逐漸豐富,再逐步實施難度較大的發展類項目。有關民間組織開展國際發展援助工作的幾點經驗:

(1)堅持在政府相關部門和駐外使領館的指導下有序開展援助項目;

(2)積極在國際舞臺發聲,講好中國減貧故事,傳播中國減貧理念,樹立中國形象;

(3)深入社區,親力親爲,以民生需求爲導向;

(4)拓展項目服務,突出民心相通;

(5)堅持夥伴合作與可持續發展、點面結合以及先易後難的原則。

4.《中國在國際輿論場面臨的挑戰、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主講人:謝韜,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如何提高中國的國際傳播能力?

(1)要用對方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和話語講中國故事,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儘快提升翻譯能力(尤其是中譯外)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2)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也要聆聽他國的故事(China Listens)。

(3)在自媒體時代,稀缺資源不是信息而是人們的關注;關注取決於可信度,而後者源於信息的權威、透明、及時。

(4)調整人文交流方式,建議推廣對方申請、我方資助的形式,既可保證以我爲主又能調動對方主動性。

學員講堂

1.杜芸,天津市婦聯組織部副部長、二級調研員

近年來,天津市婦聯利用市級友好城市、友好機構組織和友好人士資源渠道,廣泛開展對外聯絡工作,舉辦了第八屆亞洲女性論壇、慶“三八”中外婦女招待會等活動;在疫情期間,積極向中外婦女宣傳天津市政府在醫療救治、支援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獲得國際友人認可和肯定。主要分享以下經驗做法:一是結合天津本地特色舉辦國際論壇,提升婦女對外交流水平;二是打造中外婦女民間交流品牌,搭建交流交往平臺;三是走出去、請進來,拓寬交流領域;四是在交流工作中注意團結凝聚港澳僑愛國婦女,壯大愛國力量。

2.趙一芳,北京市海淀區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海淀區婦聯突出科技創新在對外交流中的引領效應,發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窗口作用,發掘婦字號基地、基層婦聯組織的示範功能,帶動海淀區巧娘協會、女企業家協會等社會組織與企事業單位的積極參與,構建了多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對外交流交往工作格局。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的同時,海淀區婦女對外交流工作更要在理論基礎、知識儲備、國際視野和隊伍建設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

3.田叢卉,北京民合國際交流基金會項目主管

北京民合國際交流基金會是由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發起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自2019年11月正式成立以來,基金會以結合專業領域的線上民間外交和開展抗疫民間合作爲主要工作方向,聯合市婦聯、京促會等組織,開展了“2020地球一小時”北京主場熄燈活動、2020中關村論壇“智能+交通”平行論壇、2021國際家庭日“平等與發展——女性·家庭與美好生活”雲對話等活動。

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民合國際基金會先後向巴基斯坦、泰國、比利時、毛里求斯、巴西、塞內加爾捐贈了共計472箱防疫物資,爲全球抗疫貢獻了民間力量,也通過實操學習實踐瞭如何開展海外捐贈,感到迫切需要提升民間組織對外交流的專業能力。

4.孫瑩,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動漫集團發展研究部項目經理

“國漫出海”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手段,我們必須堅定自己的文化自信,用現代的方式去解讀中國傳統文化,同時需要吸收外來、交流互鑑。在塑造女性動漫角色中,以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爲例,充分考慮了人物形象的民族特色,同時也突出中國女性自信堅強的性格特點,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5.張璇,北京滿堂香國際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茶藝師、高級評茶員

滿堂香作爲婦女交流交往的宣傳展示窗口和西城區女大學生創業基地,經常有機會向國際友人展示“百名茶女”女性就業培訓項目及各種創新型文化交流項目。在國際交流交往過程中,我們巧妙融入“原汁、原葉、原味”的中國茶,在調節現場氛圍的同時,快速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體現中國人的熱情好客,以“茶”爲載體更好地傳達了中國文化內涵。

6.於茜,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北京市東城區巧娘發展協會祕書長

技藝賦能,炫彩世界舞臺,我既是受益者,又是能量釋放者。我和姐妹們努力用雙手編織屬於自身的幸福和價值,同時依靠自己不斷強大的力量在社會中發光發熱。多年來,東城區巧娘工作室圓滿完成近200多次國內外接待活動,通過手工藝交流文化,通過巧娘羣體的創業就業故事展示中國婦女自強自立的風貌,“東城巧娘”已經成爲了北京文化傳播的友好使者和婦聯組織的特色名片之一。

7.劉禹彤,北京三角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總經理

在從事與西班牙語區國家地區交流合作的十餘年時間裏,我們舉辦了《激盪三十年》全球西語區首發式,參與執行了巴塞羅那《秦中美影》高訪文化展覽、大型主題歌舞《相約千年》全球首演等大型活動。面對疫情挑戰,我們在婦聯組織指導下,搭建了海淀區女企業家協會與拉美加勒比地區女企業家協會的交流平臺。

多年的對外交流工作讓我深刻體會到:民間外交要具備堅定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明確的政治站位;要發揮其靈活性戰術對策配合國家外交;要換位思考,利他才能利己。女性的“她力量”在外交中更具有能文能武、能屈能伸、可繁可簡、可剛可柔的特點。

學員感悟

1.林嶽,北京市西城區常青藤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

三天的培訓深化了我們對婦女民間外交使命任務的理解,也增強了我們這些社會組織參與婦女民間外交的意願。常青藤願意發揮國際交往的優勢,鏈接國內外各方資源,在各級婦聯組織的指導支持下紮實做好服務婦女兒童家庭的本土實踐,再用這些案例通過民間國際交流講述中國故事。

2.車欣,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北京)高級總監

我是帶着困惑和求知的心態參加培訓。通過聽取各位老師們的講座,特別是和各位姐妹們交流以後,啓發了我們作爲民間組織參與國際交流的思路,也收穫了與在座各位姐妹們的深深情誼。

“溝通是金,交流是融”。在本次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外事活動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在外事活動中我們社會組織要勇於去交流和表達。

3.張瑞坡,河北省婦聯組聯部部長

專家講座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婦聯組織引領婦女羣衆聽黨話、跟黨走的理解,學員分享也讓我收穫了北京市、天津市婦聯及一些婦女組織開展民間外交活動的寶貴經驗。期待京津冀三地婦聯組織能夠深入聯繫、溝通、合作,繼續協同發展。

這是一個學習提升的平臺,

這是一個交流互促的平臺,

這是一個凝聚友情的平臺。

讓我們從建黨百年的光輝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中找準首都婦女組織角色定位,向世界講好新時代中國女性故事,與各國姐妹聯通情誼、共同發展。

來 源

北京市婦女國際交流中心

北京市婦女幹部學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