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火了。不仅线上线下热卖、众多媒体关注,连市场监管总局都委托食品安全权威专家制作《临期食品,可以买吗?》等短视频,对临期食品进行科普。有关调查也显示,有超过四成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临期”二字背后,蕴藏着一个价值上百亿元的新商机。

不少人认为,临期食品能够“咸鱼翻身”,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便宜”。于消费者而言,买临期食品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原价更高的商品,极具性价比;于商家而言,降价出售临期食品,可以有效“止损”。

而往深里看,临期食品从此前“藏头露尾低调清仓”到如今“光明正大打折销售”,其实还伴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以前那种一味向环境“索取”,让环境不堪重负的生活方式,日益重视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人们开始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向各种浪费行为说“不”;开始更多地使用环境友好产品,如弃用塑料吸管,改用玉米等天然原料制成的吸管;还开始更多地尝试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如不再把购买临期食品看作丢脸之事,而将其视为减少浪费、保护环境的一种责任。

今天,我们“围观”临期食品,当然不仅是要讨论其为何能火,更要好好思考两大问题。首先便是如何监管、规范的问题。随着临期食品销售呈火爆之势,有个别商家企图从中浑水摸鱼,或者不规范标明原价,打折名不副实,或者不明确标明距离保质期尚有多久,仅标以“临期”,甚至还有不良商家打起了修改食品生产日期、变过期食品为临期食品的算盘。于今年4月公布并实施的《反食品浪费法》已明确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接下来,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执行到位。临期食品的价格可以打折,但监管及食品安全却不能打折。人们的新观念及新生活方式需要法治护航。

临期食品中,蕴藏着价值上百亿元的新商机。

另一个问题则是道“加减题”。所谓“减”,即除了在销售端发力,与临期食品相关的其他环节能否深入研究临期食品产生的原因,通过向科技借力、改善管理、优化流程等,从源头上为临期食品减量;所谓“加”,即除了公开销售,是否还有更多的途径合理利用临期食品,除了为临期食品找到妥善归宿,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与环境实现良好互动。这道“加减题”,大家都不妨做一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胡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冉冉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