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市基本面依舊偏強

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李鮮能

目前北半球食糖生產大體結束,泰國、歐盟、俄羅斯減產導致國際食糖可出口量大幅下降,中美洲產量不及預期可出口糖已不多,國際食糖貿易流供應嚴重依賴進入新榨季生產的南半球來滿足。處於南半球的南巴西爲全球最大產糖區和出口區,其甘蔗可在產糖和乙醇之間靈活轉換,這增加了食糖產量的不確定性。在南巴西長期乾旱導致甘蔗減產背景下,南巴西動態對國際糖市影響加劇。

南巴西甘蔗及糖減產擔憂延續

南巴西的榨季生產期爲當年的4月至次年的3月,7月至9月爲榨季生產高峯期,11月到12月陸續收榨。去年9月以來,南巴西降雨持續偏少,截至5月底,蔗區降雨偏低13%—34%,其中最大產區聖保羅偏低28%。巴西政府在巴西的五個州發佈6月至9月期間的供水緊急警報,預測這一時期的雨量很少,這是巴西的氣象預測111年來首次出現此類性質的警報,而這幾個區恰恰爲甘蔗主產區,進一步增加了市場對於南巴西甘蔗減產的擔憂。

實際上,早在去年四季度,媒體即報道南巴西乾旱導致部分宿根蔗無法翻種、部分蔗區出現火災,但直至今年4月,南巴西長期乾旱導致甘蔗長勢差才被市場廣泛重視,減產題材持續發酵。根據巴西甘蔗技術中心的數據,4月、5月南巴西甘蔗單產分別爲73.22噸/公頃、79.16噸/公頃,同比下降12.3%和9.63%,雖然預期6月降雨改善,但土壤墒情依舊偏低,甘蔗單產改善空間有限。

本榨季旱情較2014/2015榨季更嚴重,當時甘蔗單產爲73.8噸/公頃,本榨季單產或接近73噸/公頃,較上榨季下滑6.3%。因此,機構持續下修南巴西甘蔗估產,主流預期降至5.6億噸附近,悲觀預期低至5.3億噸,大幅低於上榨季的榨量6.05億噸。機構對於南巴西糖的主流估產降至3450萬—3500萬噸,極端估產接近3300萬噸,明顯低於上榨季的產量3846萬噸。當前處於榨季生產初期,估產尚存較大不確定性,但天氣預測7月降雨範圍縮小,市場比較一致的預期是,估產仍存下修風險,減產題材將圍繞整個榨季。

南巴西糖庫存持續低於上榨季

上榨季南巴西產糖量創歷史新高,帶動巴西糖出口量創歷史新高,本榨季以來出口延續同比增長態勢。今年4月、5月巴西糖出口量均創當月歷史新高,累計出口量達到460萬噸,同比增長51萬噸。根據最新數據,6月前三週日均發運量13.47萬噸,較去年6月的日均發運量增長4.24%,證明巴西糖需求強勁。而截至5月底,南巴西產糖量爲715萬噸,同比下降90萬噸;糖庫存爲517萬噸,同比減少45萬噸,這是在榨季期初庫存同比增加69萬噸情況下的數據。就南巴西糖減產、出口需求評估,預計本榨季南巴西糖庫存將持續低於上榨季。

巴西乙醇價格支撐強勁

由於預期本榨季甘蔗減產導致乙醇產量下降,且經濟復甦有望帶動乙醇消費,預計本榨季巴西乙醇期末庫存偏低近5億升。即使當前進入榨季生產期,乙醇出廠價下調幅度不大,出廠價3420雷亞爾/立方米,乙醇折糖價16.68美分/磅,接近ICE原糖價格。由於糖廠已大量套保,在甘蔗減產季,爲履行合約,大部分糖廠無法降低產糖用蔗比,導致乙醇產量下降;若榨季高峯期後乙醇庫存偏低,乙醇較糖溢價擴大至可覆蓋違約成本,則生產將向乙醇傾斜,糖減產幅度增加。此外,加油站的乙醇/汽油比價處於季節性高位,一定程度抑制乙醇消費,但乙醇價格依舊堅挺,證明市場已在交易乙醇供應偏緊邏輯,爲糖價提供底部支撐。

綜上所述,南巴西減產擔憂將長期延續,食糖庫存將持續低於上榨季,任何減產風險均會加劇國際貿易流偏緊態勢。因此,ICE原糖在16.5美分/磅存在支撐,上方高度依賴減產題材發酵,有望測試18.5美分/磅。(作者單位:中州期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