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松耀有個外號,叫“大眼”。他有一組自拍三連照,第一張剛創業,留着“花美男”的齊劉海;第二張幹了兩年,梳起“斜槓青年”的小分頭;第三張是現在,換成了少年老成的“大背頭”。甭管髮型怎麼換,一雙大眼始終搶鏡。三連照看起來很歡樂,彷彿一個小鎮青年的髮型進化史,然而細細打量,能看出創業這幾年,他的氣質也在變,從稚氣未脫到有了大人模樣。

鄧松耀的自拍三連照

由鄧松耀的座標地廣東汕頭出發,北上900多公里到達浙江義烏,或者西行800多公里到達廣西橫縣,就會遇到他的同齡人滕智越。在義烏創業的辦公室裏,他戴寬邊眼鏡,沏功夫茶,有很多盲盒玩偶。如果你就此定義他“斯斯文文”,那就失策了。你得到橫縣的茶山上,看看他如何選茶,如何扛起兩麻袋貨,如何開着摩托風馳電掣,纔會發現這個盲盒玩家有另一個背影。

從義烏再往北1000餘公里,到了山東煙臺,見到於本誠,第一眼大概不會想到他和前兩人同歲。他身形敦厚,而且有一種從土地裏茁壯而來的氣息,他賣的東西也有個特別鄉土的名字:太婆梨。但這個敦厚的“農二代”和前兩人一樣,用一種特別潮的方式在拼搏:電商創業。

他們都出生於1998年,屬於不折不扣的“Z世代”,生來就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都在20歲左右趕上了中國的電商大潮,在浪潮之巔上歷練,迅速收穫了蓬勃的果實。

觸“電”:愛折騰和被折騰的少年,跳上了電商快車

2016年,汕頭的電商氛圍漸漸濃厚了,鄧松耀決定不再出去賣手機配件,而是和自家四兄弟創業,開個批發檔口。賣什麼好呢?他選了內衣。

“大眼,你賣內衣會覺得不好意思嗎?”鄧松耀被很多朋友問過。

“不覺得啊!你們不瞭解我的家鄉,這裏很多人在做內衣相關的行業,沒有什麼可害羞的啦!這就是我的最優選擇。”鄧松耀爽快地答道。

早在鄧松耀出生之前,上世紀80年代,汕頭的內衣產業就已經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出現,並藉助“三來一補”的歷史機遇形成規模。鄧松耀的童年記憶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內衣作坊和內衣車間——他的很多小夥伴都在那裏長大。時至今日,汕頭已經發展成全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內衣種類最多的地區之一,內衣生產企業接近三千家,佔全國內衣產值的45%左右。

鄧松耀創業,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內衣行業,他資金不多,技術不熟,只有內衣行業拿貨便利,入行容易,唯一的問題是上哪兒賣。批發檔口是個常規的辦法,家家戶戶都在做。2017年初,他另闢蹊徑,隨手劃了劃手機,跳上了拼多多這趟高速飛馳的電商快車。

這一年的暑假,滕智越在金華結束了高考,閒來無事就做熱門遊戲“王者榮耀”的代練,月收入也能過萬。“網上有商機”,滕智越此時就諳熟了這一點。填報志願時,他選了十分新穎的電商專業。他的學校義烏工商學院緊靠小商品貨源地,校園裏有濃厚的創業氣氛,目睹同學們的成功,滕智越的心中也在雀躍:我何不“折騰”一把?

“折騰”的目標是茶葉。滕智越的祖父是老一輩茶農,父親早早去廣西橫縣開起茶葉工廠,那裏被譽爲“中國茉莉花之鄉”,有完整的茉莉花茶供應鏈,母親則在浙江發展零售渠道。“茶三代”滕智越學以致用,用自己的專業“彎道超車”,短時間內就開闢了新的銷售渠道,幾代茶農不會想到,大山裏傳承的種茶、採茶、做茶技藝,到了滕智越這裏,竟然與移動互聯網“折騰”出火花,滕智越清楚地記得拼多多店鋪的註冊時間:2018年3月8日。

打包好的茶葉快遞盒堆滿了滕智越當時的宿舍

就在滕智越開始忙着打包發貨時,於本誠正忙於大四的論文答辯、畢業求職。2019年,於本誠進入山東壽光一家電商公司工作,也開啓了他的電商之緣。但是,和天性愛做生意、愛“折騰”的鄧松耀、滕智越不同,於本誠的創業是“被迫”的——2019年,於家一直在做的太婆梨出口業務遭遇了很大困難,主要銷路中斷,150萬斤太婆梨滯留在家中冷庫裏。出口不成,父母就努力找內銷渠道,然而一路奔走下來,毫無門路。怎麼辦?於本誠是家中獨子,又在電商公司幹過,自然成了一家人的救星,回家去,力挽狂瀾。

於本誠是硬着頭皮回家的。“原本出口的水果,中國人喫不喫得慣?很多人聽過‘煙臺蘋果萊陽梨’,但很少有人知道萊陽梨是太婆梨的升級版本,大家都不認識太婆梨,會在網上買嗎?我毫無電商實操經驗,臨場上陣能行嗎?”

完全沒有時間讓他猶豫了,賣積壓的農產品,薄利多銷是關鍵。他開始了最難的一段時光:“每天就是坐在電腦前,一邊回覆消費者的問題,一邊惡補電商運營知識,從早上7點到晚上12點,電腦桌就是我的陣地,喫飯也是趁着回覆的間隙扒拉兩口,連着一兩個月都沒有出過村。”

亮“劍”:闖蕩電商江湖,他們各有制勝一招

這幾個年輕人的幸運時刻,很快到來。

對鄧松耀來說,這個時間是2018年中秋節,他爆單了。

“很多人都追求電商的各種運營技巧,希望獲得特別大的流量,我不這樣認爲,我覺得拉動店鋪銷售增長的祕密是創新。”鄧松耀說。創業初期,他在內衣工廠裏泡了三個月,“一有空就往朋友的車間跑”。一件內衣從材料到成品要經過十幾道工序,鄧松耀熟悉了選料、粘布、裁剪、中碗結合等等步驟。然後,他開始了不斷的試錯,爲什麼這款不好賣?爲什麼那款喜歡的人也不多?最終,他發現,新穎的款式和設計是影響內衣銷量的關鍵。2018年中秋節,在他的店鋪上,一款新設計的內衣賣火了,加上平臺活動帶動的流量,店鋪一下子爆單了。

有多爆呢?鄧松耀和自家四兄弟熬了兩個通宵,才把貨發完。 “累得喫飯都沒有力氣了,但是很高興啊,因爲那一次銷售讓我們的店鋪上了一個大臺階!”“創新很重要!從那以後,我們每天的功課,就是在汕頭各個工廠、各個車間選新樣式。出差旅遊的時候,各地商場的內衣店也是我們必須去逛的。我們還和廠家建立了定製合作關係,方便及時對產品改良、創新。”

對滕智越來說,幸運時刻是2018年“雙11”,他的網店營業額突破4萬元。

年輕創業者對數據更加敏感,這一點在滕智越身上有明顯的體現。第一個月,他只賣20單左右。“我們一開始想做年輕客戶,年輕人不是愛喝茶飲嗎?爲什麼效果不好?經過數據分析後,我們覺得要調整,還是得把客戶羣體定位在40歲到60歲的消費者。”

另一個數據分析顯示:最好避開競爭充分的低價茶葉,把重點投入茉莉花茶這一中高端市場。

對大數據敏感,對小數字也敏銳。在2019年1月的年貨節活動中,訂單量又一次超預期,“幾名小夥伴疏忽,沒有調整好稱量工具,在出庫時發現某一箱已經打包的茶葉少了3克。面對幾千箱的貨,我選擇全部打開重裝,這花了我們整整一天一夜的時間。雖然損失的快遞費超過3萬多元,但是誠信讓我們收穫了一批忠誠的顧客,當月的銷售額反而超過了120萬元。”

滕智越對產品圖也很敏感,每張圖都會拉着設計師一起摳細節

對於本誠來說,高光時刻是2020年4月,他賣出的太婆梨累計250萬斤,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平了父親辛苦半生的最高銷售記錄。

“我就是用‘笨辦法’。我們這一輩年輕人,更加重視消費者的體驗,會考慮得更細緻。”太婆梨是一種小衆的水果,不同於一般的脆梨,它的特點是軟,如果在運輸過程中,保存不當,拿到手的梨子很容易變爛。在最初的幾十單中,就出現了很多梨子爛掉的投訴。面對這種情況,於本誠的父親是打退堂鼓的,於本誠卻堅持:“那我們找到好的物流、好的包裝,解決掉這個問題就行了。”

於本誠調整了包裝。沒多久,上海的一位顧客告訴於本誠,泡沫箱影響梨子的味道,好,再換,改成紙箱和鋁膜袋結合的包裝,這下終於解決了問題。

只要包裝妥當,消費者收到的會是尚未熟透的、完好的太婆梨,需要催熟之後纔會軟糯香甜。這又需要一番解釋。於本誠的“笨方法”就是手寫一份水果催熟“說明書”,放在包裹裏一起寄走。結果,不少收到梨子和“說明書”的顧客,不但成了回頭客,還成了於本誠的朋友。

於本誠對消費者體驗極其重視,根據消費者建議更換了包裝材料

願景:我們正年輕,我們可以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今年,他們都是23歲,都是很拼的“95後”老闆。鄧松耀一年做到了5000多萬元的銷售額,於本誠預計今年的銷售額也能達到五六千萬元,而滕智越的網店去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3億元。

不忙網店的時候,鄧松耀打籃球,滕智越玩盲盒,於本誠搗鼓攝影,各個都有很潮的愛好,對生活充滿美妙的夢想。

當然,手機是不離手的,要不怎麼是站在電商浪尖上的“Z世代”呢?他們關心身邊,也關心遠方。疫情、貿易、內需、雙循環……他們的目光從一個個詞上掠過,心裏裝着一種驕傲的責任感——“我可以爲大家做更多事!”這,就是他們隔着大江大河,卻能走到同一個平臺上創業的根源所在。

在汕頭,鄧松耀對接了100個內衣工廠,帶動了當地50人的就業。在義烏,滕智越成了學校的創業典型,帶動了學校數十人的就業,得名“茶葉小王子”。在煙臺,於本誠的店鋪固定對接4個合作社,涉及果農200多人,在當地政府組建的“益農社”的幫助下,果農種植、養護、收穫、銷售可以享受“一條龍”服務,收入穩步增加。於本誠說:“我的長遠打算,是想讓更多人知道太婆梨這個品種,讓這種水果成爲我們煙臺市的一個符號。”

不僅僅是拉動就業,他們還投身到社會公益中。2020年的一天,於本誠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則尋親的新聞,就琢磨自己的網店也可以幫上忙。他到尋親網上下載了一些失聯兒童的信息,打印了數萬張,放進水果包裹裏,寄往全國各地,讓天涯海角的顧客都留意這些尋親的線索。到現在,於本誠已經寄出了70餘萬張尋親信息。

還有無數像鄧松耀、滕智越、於本誠這樣的年輕人,他們閃亮的青春,遇到了浩蕩奔湧的電商浪潮,更遇到了浪潮之巔的拼多多平臺,他們在這裏奮鬥,也收穫了奮鬥饋贈給他們的幸福。青春正當時,不負好時代。創新是這個時代的強音,“95後”的無窮創造力,搭乘上因創新而生的平臺,已經激起火花無數、潛能無限,未來更將天寬地闊,任君書寫。

標籤:

責編:紀樹霞

來源:新華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