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企戰略重組再添案例:中國普天爲何併入中國電科?

國資委今年將穩步推進化工、鋼鐵、信息等領域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指導企業聚焦國家戰略積極穩妥開展併購工作。

央企合併重組又有新動作,中國普天整體併入中國電科,中央企業戶數縮減至96家。

按照國資委的工作安排,今年將穩步推進化工、鋼鐵、信息等領域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指導企業聚焦國家戰略積極穩妥開展併購工作。

涉及15家上市公司

國資委23日發佈消息稱,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併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爲其全資子企業。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爲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中國普天整體併入中國電科,是深化推進國企併購重組、完成結構調整改革任務的具體體現。合併後原來兩家企業的研發資源將可以得到更高效的利用,更有利於集中力量進行電子信息領域關鍵“卡脖子”技術的突破。

中國普天和中國電科,在主營業務上既存在上下游關係,也存在部分相同或相似的業務。將中國普天整體劃入中國電科,既可以在集團內快速完成原產業鏈的業務與資源整合,也可以強力推進同類業務及其資源的優化重組。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電科是我國軍工電子主力軍、網信事業國家隊、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電科擁有電子信息領域相對完備的科技創新體系,在軍工電子和網信領域佔據技術主導地位,肩負着支撐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國防現代化、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民生的重要職責。

中國電科旗下共有11家上市公司,包括國睿科技、海康威視、四創電子、鳳凰光學傑賽科技華東電腦、衛士通、天奧電子、太極股份、中瓷電子、電能股份。

中國普天其前身源於國家原郵電部工業局和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資產規模數百億元。旗下上市公司包括東方通信東信和平、成都普天電纜、寧通信B,涉及行業包括移動通信設備、智能卡產品和電纜等。

機構分析,中國普天和中國電科在信息通信、先進製造、高端裝備等細分領域具有獨特優勢和競爭力,業務相關性和協同性較高,重組後能更好地打造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龍頭企業。

中航證券發佈的研報認爲,中國普天、中國電科均爲國內大型央企,其業務範圍均覆蓋通信產業等相關領域,中國電科更是被認爲是網信事業“國家隊”,在國內軍工電子和網信領域佔據技術主導地位。此次重組後,將進一步加強中國電科的規模優勢、創新優勢和市場優勢,其戰略地位更加突出。

央企戰略重組穩步推進

今年以來,央企戰略重組和專業整合穩步推進。5月8日,由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而成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國資委企業改革局2021年工作安排明確,今年將紮實推動佈局結構調整優化。一是穩步推進化工、鋼鐵、信息等領域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指導企業聚焦國家戰略積極穩妥開展併購工作。

二是適時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做好油氣管網資產重組收尾,做好新中央企業劃轉接收等工作。

三是支持以醫療健康爲主業的中央企業進一步整合資源,培育競爭力強的醫療健康集團。

國資委主任郝鵬日前在央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會上也強調,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國家戰略,積極推進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國資委組織研究制定了《“十四五”中央企業發展規劃綱要》,近期即將印發實施。

郝鵬表示,各中央企業要把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大對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佈局投入,進一步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強化產業鏈協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分析,今年化工、鋼鐵、煤電、信息、醫療健康等是重組重點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將加碼佈局。下一步國有企業重組應注重產業鏈的專業化整合,要強化核心產業鏈,集聚和配置科技創新資源,形成更強競爭力。同時在國企重組中要更加註重培育和壯大國內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