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郭媛丹】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十年来,全线累计行程超过15.8亿公里。《环球时报》记者23日从京沪高铁相关专家处获悉,京沪高铁穿越了京津冀沉降漏斗区和南方深厚层软土区,区域性的大地整体沉降依旧基本保持了线路平顺,保障了京沪高铁运行安全持续稳定。

  由于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对于线路的稳定性和平顺性要求高,控制基础变形沉降尤其重要。大地沉降特别是差异沉降可能带来高铁线路、路基、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沉降变形,从而导致高铁线路产生不平顺,降低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和旅客乘坐的舒适度,当不平顺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高铁运行产生安全隐患。

  京沪高铁运行十年,发车高密度高,线路还较长区段穿越在沉降漏斗区,那么是如何保障沉降区高铁安全?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安全部主任杨怀志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确保安全运营,京沪高铁各级设备管理者开展智能运维管理探索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大数据、GIS+BIM、北斗导航、卫星遥感、无人机智能巡检、PHM等新技术,结合传统检测、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融合开发出来的一体化的京沪高铁智能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并率先在济南段启动工程化应用,明后年京沪高铁全线1318公里将实现设备设施智能化管理,推进高铁运维由“故障修”、“计划修”转向“状态修”、“预测修”的智能化新模式。

  杨怀志介绍,这套系统上可以将全线高铁设备从设计、建设到运维的情况,从当前状态到历史演变规律,从设备病害的发现到维修销号全过程都较好地呈现出来,可以更全面、更高效、更智能地为高铁设备安全管理提供辅助。

  谈及京沪高铁是如何保障沉降区高铁安全时,杨怀志介绍,为了及时发现此类安全隐患,我国高铁每个月至少进行两次覆盖全线的综合检测车检测,重点监测钢轨的高低、轨向、轨距、水平和三角坑等高铁线路平顺性相关的动态检测指标,同时对重点沉降区段还会长期开展基础变形监测,对于达到一定程度的差异变形和动态检测指标变化区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治和调整优化,以此来保障高铁运行的高安全性、高平顺性和高舒适性。

  根据杨怀志介绍,京沪高铁历年、历次综合检测车动态检测和基础变形监测静态检测数据都纳入了这套智能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上可以对长时间的检测、监测数据进行单项和动静态联合的历史数据分析,自动计算出各点位的累计沉降、沉降速率等指标,分析动静态响应、设备关联关系和变化规律等,并结合气候变化、周边环境变化等情况分析产生原因,根据安全、舒适性卡控指标自动预警,用数据和智能分析为设备管理和维修提供决策辅助。

  据了解,京沪高铁穿越了京津冀沉降漏斗区和南方深厚层软土区,区域性的大地整体沉降依旧基本保持了线路平顺,对高铁安全运营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如果出现局部较大差异沉降,比如两个相邻桥墩中一个沉降多、一个沉降少的情况,就会对线路平顺性带来影响,如果对平顺性影响超过指标,就会带来安全隐患,需要及时采取各种技术进行抬升或对轨道进行精密调整来确保钢轨平顺性。所以铁路部门专门出台一系列规章,加强对基础变形和线路变形的监控和管理,比如对临近施工的项目都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对施工技术、工艺等要严格管控。“有一次,我们发现某段检测数据突然出现了加速变化,现场排查发现附近的房地产开发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审定方案执行,擅自抽取了地下水引发了差异沉降,负责该段设备管理的工务部门立即予以制止和应急处置,并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杨怀志进一步介绍说,通过智能综合运维管理系统中大量、多源监测数据的智能分析,发现基础沉降不仅具有区域性特征,也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比如雨季和旱季沉降速度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还与基础设备类型相关联。“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数据分析和规律查找,辅助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巡检、检测监测方案。同时我们也在此基础上,针对检测数据显示出的区段性线路变化情况首创性地提出了线形预防性维护理念,在达到舒适性控制指标前就提前安排专项资金,通过成段轨道精调对线路进行预防性维护,优化线路平顺性,从而使得全线线路质量得以提升并保持稳定。”

  杨怀志表示,京沪高铁运行10年全线累计开行列车近120万列,发车间隔最短只有4分钟。“运行十年,发车高密度这么高,线路还较长区段穿越在沉降漏斗区,正是通过加强检测监测和数据智能分析,及时准确预警并辅助设备管理单位采取措施,积极采用预防性维护手段,我们的轨道不平顺指数从开通到现在一直持续保持稳定,保障了京沪高铁运行安全持续稳定,也保障了京沪高铁的旅客们能够享受安全、舒适出行。这就是用科技保证设备状态,用设备的良好状态去保证运营安全的充分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