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騰訊副總裁孫忠懷稱,部分低智低俗短視頻

“現在他們不讓我亂說話了。”

6月初,在騰訊視頻十週年答謝宴上,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稱。

此前,在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發言中,他拋出“豬食論”,直言低智洗腦短視頻像豬食,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

同一場合,阿里大文娛總裁兼優酷總裁樊路遠、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均公開炮轟切條搬運式短視頻內容氾濫,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但孫忠懷也在反思,正是長視頻內容注水,造成了這一局面。

長視頻巨頭炮轟短視頻背後是,隨着線上流量見頂,雙方競爭越發激烈,且長視頻仍未找到完整盈利模式。

這一切都指向殘酷的存量戰爭。

流量見頂,變現羸弱

隨着線上流量見頂,整個互聯網世界都面臨壓力。

據QuestMobile所發佈數據顯示,2020年全網月均MAU11.55億,從年初的11.45 億到12月的11.58 億,淨增1303萬,月均增速只有1.7%。去年,增速還有2.3%。

弱變現的長視頻領域受到更大沖擊。“長視頻內容公司陷入生存困局。”去年,芒果超媒董事長張華立說。

這種狀況在今年持續。一季報顯示,當期,愛奇藝營收爲人民幣80億元(約合12億美元),同比增長4%。淨虧損爲人民幣13億元(約合1.93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淨虧損人民幣29億元。上市披露業績數據以來,愛奇藝從未盈利。

同期,愛奇藝會員數下滑。一季度,其會員數爲1.053億,騰訊視頻達到1.25億。會員收入是愛奇藝第一大收入來源。

當流量增速放緩,市場眼光都放在了變現上,但這依舊是個無解的題。奈飛(Netflix)主要靠會員收入盈利,但基於發展階段、版權保護及巨頭生態大戰局面,這在國內很難實現。且會員收入與廣告存在着先天性矛盾。

此外,長視頻平臺並不具備雙邊網絡效應,用戶體量並不構成競爭優勢。這鼓勵着每一個巨頭奔向昂貴頭部項目,行業總成本很難大幅下滑。

“這種局面下,我不認爲長視頻能找到正循環。”有樂視系前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他見證了樂視從第一梯隊走向覆滅的全過程。

騰訊影業出品熱劇,卻在愛奇藝獨播

騰訊視頻在這種局面下的對策是,打通流量。

4月,騰訊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羣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騰訊視頻、微視、應用寶三大業務,整合組建“在線視頻BU(On-line Video Business Unit,OVB)”。

孫忠懷錶示,組建OVB主要是基於順應用戶趨勢的考慮,希望在架構整合調整之後,可以充分發揮頭部影視內容資源優勢,應用微視在創作者和用戶雙端市場構建的工業化能力,幫助IP多元化發展、建立持久廣泛的用戶粉絲影響力。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總裁林松濤也表態,OVB成立後,對創作者扶持力度將會更大。

林松濤對外稱,騰訊將把文學、動漫、影視、遊戲、音樂等多個領域的IP資源開放給創作者;還將利用已有平臺工業化基底,爲內容提供基於算法分發,實現定向觸達;開放商業化系統在騰訊視頻、騰訊微視、騰訊應用寶的多端聯動。

以微視爲例,騰訊視頻商業產品部副總經理、平臺運營部副總經理陳鵬在發佈會上表示,微視將與騰訊視頻的創作號進行打通。此外,將實現創作者快速在微信平臺建立粉絲羣等。

據騰訊一季報,截至3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2.416億,同比增長3.3%。

但與騰訊大生態相比,目前騰訊視頻所拉通部分相對仍有限。騰訊影業已與新麗傳媒、閱文影視共同組成“三駕馬車”,打造自己的內容生態。掌舵人是程武,他兼任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騰訊動漫董事長。

2018年,騰訊宣佈將自2012年以來組建的七大事業羣,重組爲六大事業羣。在保留原有的技術工程事業羣(TEG)、微信事業羣(WXG)、互動娛樂事業羣(IEG)、企業發展事業羣(CDG)基礎上,整合成立了兩個新的事業羣: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羣(PCG)。

其中,PCG就囊括了在線視頻BU與騰訊影業、騰訊動漫,意圖加深各板塊聯繫明顯。但目前收效有限。以今年大熱的《贅婿》爲例,該劇由騰訊影業出品,但最終在愛奇藝獨播。

據愛奇藝披露,作爲播出平臺,跟進了《贅婿》整個製作週期、檔期的安排、審查情況。

對於爲何未能登陸騰訊視頻,《贅婿》製片人劉聞洋對外解釋,初期洽談了多家平臺,但愛奇藝決策最快,匹配的資源和條件最合適,這事就定了下來,“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和陰謀論。”他道。

雙方都在“打補丁”

愛奇藝的打法則是走向產業縱深。

龔宇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相對短視頻衝擊,長視頻最大挑戰來自內容匱乏。

由此,愛奇藝選擇整合產業上游,落點是工業化。“在劇集工作室和綜藝工作室上,會繼續加大投入,加大工作室數量投入,還有節目投資;更重要的在電影和動漫工作室,從數量到預算的投資上都會加大,特別是電影跟動漫,以前基礎比較薄弱,自制內容的數量很少,這是加大投入的重點。工業化程度低,這是一個瓶頸。我們希望除了在行業規則方面做重新調整以外,更多的依靠科技,用智能製作來解決問題。”龔宇說。

目前,愛奇藝推出了智能製作體系,包括PBIS:Proudction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製作商業智能系統)、IIPS:Intelligent Integrated Production System(智能集成製作系統)、IPTS:Intelligent Production Tool Set(智能製作工具集)三大系統。

其中,PBIS是提供給制片人的工具,通過IP評估、流量預測,測試作品開發來預判項目前景,輔助決策判斷。幫助影視人明確知曉內容的DAU、MAU、留存如何,是第一集的第幾分鐘流失的,哪些情節用戶非常喜歡反覆觀看等。

IIPS對進行中的項目實施數字化的系統管理,提升宣發、交付等環節的效率和質量。IIPS是將所有流程全部集成起來,讓他們之間的信息互通。

IPTS是愛奇藝創立以來,爲一線工作者研發的智能製作工具集合,目的是提高內容製作流程各環節的效率和質量。包括針對綜藝場記(拍戲寶)、選角導演(藝匯選角系統)、剪輯師(在線審片系統)、成片交付(IMF製作工具)等生產環節上的多個具體工種的實用工具等。

據愛奇藝方面透露,智能製作體系中,最底層是IIPS,其是拉通所有環節的關鍵基礎層,而PBIS、IPTS是愛奇藝從目前內容項目的製作、運營的需求出發,開發的面向製作團隊的平臺和工具。最終,IIPS將成爲系統母本,促進行業效率提升。

目前,愛奇藝的智能製作體系更多在內部使用,業內對於其流量預測功能抱有期待。“我們希望平臺能提供更多數據,呼籲了很久,但收效有限。”有頭部影視公司創始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家公司與愛奇藝有着較爲深度合作。

事實上,愛奇藝選擇整合行業縱深的背景還在於,其沒有騰訊級生態流量支撐,且在自制項目,尤其是綜藝上具有優勢。這是條立足長遠,但收效緩慢的道路。

對騰訊視頻與愛奇藝來說,目前的選擇並未解決盈利模式等關鍵問題,更像是給商業框架打上種種補丁。

客觀上,基於長視頻流量戰略地位,這又是不可放棄部分,一時盈利,或也沒那麼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