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七一勳章”獲得者中的4位百歲老人:用行動踐行初心與使命

來源: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6月29日訊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黨內至高榮譽——“七一勳章”首次頒授!29位獲得者中,有4位是百歲老人。100年波瀾壯闊,100年風雨征程。從革命、建設到改革,從救國、興國到強國,他們用行動踐行着初心與使命。在建黨百年的背景下,他們的身份更顯特殊。

辛育齡:年過八旬仍堅持每週出門診

辛育齡在指導博士生的實驗工作。圖/光明日報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那一年,辛育齡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1937年,年僅16歲的辛育齡走上了爲之奮鬥一生的革命道路。1939年,他被派往白求恩醫療隊擔任司藥。戰鬥中,白求恩不顧個人安危,帶領手術隊赴前沿陣地。他告訴辛育齡:“離陣地越近,就越能多救些傷員!”

在一次戰鬥中,辛育齡左手臂卻被劃傷,鮮血淋漓。白求恩趕過來給他處理了傷口,這傷口瘢痕一直陪伴他走過戰爭年代。白求恩光榮犧牲後,辛育齡深藏悲痛,以白求恩爲榜樣開始了救國救民的新徵程。

從1958年到1980年,辛育齡牽頭舉辦培訓班,爲全國培養出300餘名胸外科技術骨幹,指導40多個醫院建立了胸外科。他曾開展了國內第一例人體肺移植手術,是我國胸外科事業的奠基人;他首次將針刺麻醉應用在胸外科手術,在國際上引起極大轟動。他在手術檯上堅守了60年,用仁心仁術贏得了百姓的信任。

年過八旬,辛育齡仍堅持每週出門診,並參加科室查房。辛育齡說:“病人是我們學習的源泉。醫生爲病人服務,也從服務中學習。我同病人已建立了深厚感情,看病是我最大的樂趣。”“黨讓我去學習科學技術,我將一輩子安心於科學技術工作,並要爲黨的科學技術事業奮鬥終生。”辛育齡曾這樣說。

00:40

陸元九:上天產品100分才及格

陸元九。圖/中國科學院網站

陸元九生於1920年1月,20世紀40年代中期,成爲赴美第一批公費留學生。新中國成立初期,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國懷抱,他的足跡訴說着上世紀一代中國知識分子求索報國的曲折多艱。

回國後,陸元九潛心研究,矢志奉獻。首次提出“回收衛星”概念,創造性運用自動控制觀點和方法對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進行論述,爲“兩彈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設作出卓越貢獻。

1978年,“科學的春天”來臨,已近花甲之年的陸元九重回科研一線。他常說:“上天產品,99分不及格,相當於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還要評好壞。”因此,在工作中,陸元九非常嚴謹認真。

陸元九1980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技術科學部),1994年又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是爲數不多的兩院院士。

00:36

郭瑞祥:16歲投身革命的紅軍戰士

郭瑞祥。圖/大連日報

矢志堅守初心的紅軍戰士郭瑞祥,16歲投身革命,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參加冀南戰鬥、反掃蕩戰役、肖渠戰鬥、曹縣東南反頑戰役等,作戰英勇。解放戰爭時期,在情況非常危急、部隊成分不純的情況下,及時整頓健全組織、加強黨的領導,有效挽救危局。

郭瑞祥1920年12月出生,1937年3月入黨,河北魏縣人,貴州省都勻軍分區原副政治委員。離休後到遼寧省軍區大連幹休所系統休養的郭瑞祥,生活簡樸,始終保持紅軍的政治本色。

郭瑞祥時刻關心黨的事業,關心軍隊建設,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積極爲幹休所發展建言獻策,在如何建設先進幹休所、提高老幹部生活質量、解決老幹部和遺屬實際生活困難等方面,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

00:41

瞿獨伊:96歲抱病清唱《國際歌》

瞿獨伊。圖/新華社視頻截圖

毛澤東同志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作爲俄語播音員,瞿獨伊在天安門城樓用俄語向全世界播出了毛澤東的講話。

瞿獨伊1921年11月出生,1928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舉行,瞿獨伊隨父母一起到會場,曾爲代表做掩護,休會時爲代表表演。

1935年6月,瞿獨伊的父親瞿秋白唱着由他翻譯成中文的《國際歌》英勇就義。從報紙上得知父親犧牲時,14歲的她哭到休克。

一次,敵人審訊楊之華等共產黨員,未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材料,策反也未成功,就盯上了年紀最小的瞿獨伊,對她說:“你還年輕,只要答應我們,出獄後會很快給你找一份工作。”瞿獨伊憤怒地回答:“我決不單獨出獄,決不會爲你們工作,我們無罪!你們必須把我們全體無罪釋放,並把我們送回延安!”1946年,中共中央把他們救出來並送到延安。

瞿獨伊1978年回到新華社,任國際部俄文組編輯、翻譯,工作起來像一團火,不怕艱苦,不知疲倦,也不顧身體,只知道滿腔熱情地幹。瞿獨伊一生淡泊名利,從不向黨伸手,從不搞特殊化,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風範。

2018年清明節期間,新華社製作推出了《國家相冊》清明特別節目——微紀錄片《天地英雄氣》。在該片的結尾,已經96歲高齡的瞿獨伊抱病出鏡,清唱起《國際歌》,每一字每一句都緩緩沁入觀衆的心底。

瞿秋白、楊之華夫婦在中共五大開幕式後的合影。長江日報記者胡鼕鼕 翻拍

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暨瞿秋白舊居陳列館。 長江日報記者胡鼕鼕 攝

瞿秋白曾三次到過武漢。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暨瞿秋白舊居陳列館現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武漢革命博物館館長高萬娥告訴長江日報記者,2016年,瞿獨伊女兒李曉雲和丈夫來到武昌都府堤,參觀中共五大舊址和武昌農講所舊址,緬懷瞿秋白1927年在這裏的革命活動。

(長江日報記者李玉瑩 萬建輝 部分內容整合新華社、人民日報、大連日報、海外網等)

(作者:李玉瑩 萬建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