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第三位中國籍副總裁將誕生。

6月2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消息稱,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28日向IMF執董會宣佈,提議任命李波出任副總裁一職,自2021年8月23日起生效。李波現任人民銀行副行長,他將接替即將到期卸任的張濤,出任IMF第三位中國籍副總裁。

李波即將出任IMF副總裁的消息此前市場就有傳聞,他於今年4月中旬剛正式出任央行副行長,彼時外界就有分析,李波出任央行副行長一職就是爲了去IMF擔任副總裁做銜接。IMF前兩位中國籍副總裁——朱民、張濤在入職IMF之前都擔任過央行副行長。

作爲一名“70後”,李波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他本科在中國人民大學就讀國際經濟系,後於波士頓大學經濟系、斯坦福大學經濟系和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分別獲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和職業法律博士學位,並曾任美國達維法律事務所紐約總部專職律師。雙料博士、擁有多年海外求學工作的經歷、在央行系統工作十四載,過硬的履歷讓李波成爲代表中國出任IMF副總裁的合適人選。

IMF總裁這樣評價李波

在提議任命李波先生的聲明中,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李波先生在中央銀行和法律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他供職於中國人民銀行的十四年間(2004年至2018年),李波先生先後在條法司、貨幣政策二司、貨幣政策司擔任副司長和司長。他曾在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反洗錢立法、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構建等改革和政策的設計、實施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IMF是於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佈雷頓森林召開的一次聯合國會議上構想建立的。參加此次會議的44個國家試圖建立一個經濟合作框架,避免再次出現加劇了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競爭性貨幣貶值。其宗旨是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貨幣合作,它還推動國際貿易發展、促進高水平就業和可持續經濟增長以及減少世界上的貧困。IMF由90個成員國治理並對這些成員國負責。

IMF目前的核心管理層爲一位總裁,四位副總裁,第一副總裁爲美國前財政部官員傑弗裏·岡本(Geoffrey W.S.Okamoto)。剩下三位副總裁分別爲利比里亞前財政部長安託瓦妮特•薩耶赫(Antoinette Monsio Sayeh),曾在日本政府擔任重要職務的古澤滿宏,以及張濤。

IMF一度只有三個副總裁職位。隨着我國國際影響力的擴大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加入IMF任職高層成爲大勢所趨。2011年,IMF增設了第四個副總裁職位,並於當年7月迎來首位中國籍高管——原央行副行長朱民。現任IMF副總裁張濤此前接任朱民,於2016年8月被任命爲IMF總裁,任期5年。

根據《基金組織協定》,總裁應該是基金組織全體工作人員的領導,在執董會的指導下執行基金組織的日常業務。在執董會的總體掌控下,總裁對基金組織工作人員的組織、任命和解僱負責。總裁由一位第一副總裁和三位副總裁協助,總裁負責提議任命副總裁。另據瞭解,中國政府可以向IMF推薦中國籍副總裁人選,IMF總裁有關副總裁的提議任命還須得到IMF執董會的批准。

三位中國籍副總裁有何相似之處?

從IMF兩位中國籍副總裁和即將出任IMF第三位中國籍副總裁李波的履歷看,三位在IMF任職的中國籍高管都擁着相似的學習背景和工作經歷——擁有海內外求學的深厚學術背景、豐富的海外工作經驗,以及在國內金融機構或金融監管部門歷練的經歷。

李波能進入央行工作,與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曾廣納海外留學人才有關。生於1972年的李波曾在美國達維律師事務所任專職律師近五年,並在2004年被聘任爲央行條法司副司長,此後在央行系統工作達14年,先後擔任條法司司長、貨幣政策二司司長(期間兼上海總部跨境人民幣業務部主任)、貨幣政策司司長(期間兼上海總部公開市場操作部主任)。

2018年8月,李波短暫離開央行系統。先後出任中國僑聯副主席、黨組成員;重慶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任職重慶副市長期間,李波分管地方金融監管和金融工作等。

時隔不足三年重回央行系統後,李波於2021年4月中旬正式出任央行副行長一職,主要分管宏觀審慎管理局、條法司、國際司等部門。李波的“經濟+法律”的專業背景,與他重回央行後分管的主要部門高度契合,尤其是分管的條法司目前有多項重要法規正在起草修訂。

公開資料顯示,李波曾參與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等工作,並參與了《反洗錢法》《外匯管理條例(修訂)》《徵信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起草或修改工作。目前,《反洗錢法》時隔十餘年迎來修訂,《徵信業務管理辦法》也於今年2月公開徵求意見。李波的迴歸,也將爲條法司目前正在推進的多項重要法規的修訂工作提供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委副書記爲易綱,黨委書記、副行長爲郭樹清。除李波外,還有5位副行長:陳雨露、潘功勝、範一飛、劉桂平和劉國強。1972年出生的李波爲央行領導班子中最年輕的一位。

張濤在IMF都做了什麼?

IMF現任副總裁張濤將於2021年8月20日任期結束後卸任。張濤於2016年8月被任命爲IMF總裁,任期五年。

格奧爾基耶娃近日表示,在過去五年中,張濤一直是IMF管理層的核心成員。我們都非常讚賞他處理各種緊要問題所表現出的深刻而全面的大局意識和專業判斷,包括他專業的國際金融技能,以及他與IMF執董會、其他國際機構和組織以及IMF成員國當局的工作交往中所展現的外交技巧。

“張濤先生以其智慧和強有力的戰略領導力,確保了長期以來IMF對其成員國的有力支持,這些支持在成員國竭力應對新冠疫情衝擊並向更具韌性、更可持續和更加包容的經濟轉型過程中尤爲突出。”格奧爾基耶娃稱。

據瞭解,在IMF,張濤除了負責數量衆多的成員國國別工作以外,他還牽頭開展了一系列涉及廣泛政策領域的工作,包括氣候變化、金融科技、保護性別平等、反洗錢和反恐融資以及全球小型國家政策支持工作。他還負責領導IMF的金融部門評估規劃(FSAP)以及信息技術部門和統計部門的工作,包括領導至關重要的旨在實現IMF經濟數據管理現代化的iData項目。此外,他還在負責增進IMF與夥伴機構(包括世界銀行、聯合國機構以及許多其他國際和地區性組織)的協同關係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多年來,張濤還負責IMF在全球低收入和脆弱國家的政策支持工作以及有關就業與增長方面的政策研究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