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社零總額68年增1400倍 消費成經濟增長主引擎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星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了從量到質的全面躍升。而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消費潛力正加快釋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52年,我國社零總額只有276.8億元,而2019年,則達到了40.8萬億元。即便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我國全年社零總額也達到39.2萬億元,68年之間增長了1400餘倍。

從另一個角度看,2014~2019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55%以上。中國經濟發展正在從以往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轉變。

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消費爲何能夠成爲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從哪些數據能夠看出中國消費潛力的釋放?中國消費潛力釋放的同時,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趨勢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數據的具體分析,以期展現我國消費領域的巨大變化。

家電消費:從稀缺走向大衆化

鄰里街坊、大人小孩圍坐在一臺電視機前看電視,成爲許多70後、80後美好的回憶。家用電器從稀缺走向大衆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從基礎消費走向品質消費。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85年,我國農村每百戶彩色電視機的擁有量只有0.8臺,城鎮家庭平均每百戶彩色電視機的擁有量爲17.21臺。1997年,城鎮家庭平均每百戶彩色電視機的擁有量達到100.48臺。但當年農村每百戶彩色電視機的擁有量僅有27.32臺。

從1997年至2008年,農村電視機普及率發生巨大變化,每百戶彩色電視機的擁有量從27.32臺提升至99.22臺,增長2.6倍。同時,城鎮家庭電視機百戶擁有量同樣繼續提升,從100.48臺提升至132.89臺。

從電視機銷量來看,1998年,全國彩色電視機年銷量3400.7萬臺,2019年的年銷量則達約1.9億臺,呈穩步攀升趨勢。從變化曲線來看,我國彩色電視機年銷量總體呈上漲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發現,1999年與1998年相比,彩色電視機銷量增長約26.6%;2002年增長約36.3%。而2011年與2010年相比,銷量僅增長了5.4%,2013年增長1.7%。一方面,電視機銷量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但另一方面,隨着銷售總量的增加,銷售增速逐漸放緩。家用電器的另外兩大代表——家用空調和冰箱的內銷量變化與電視機存在一定相似性,都是經歷大幅增長之後達到階段性峯值,隨後出現下滑。

這說明我國家電消費已從稀缺走向大衆化,成爲家家必備的消費商品。也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未來一段時期內,家電銷售總體上仍然會呈現小幅攀升趨勢,但更多的是滿足居民升級換代需求。

旅遊消費: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今年的端午假期,居民旅遊消費熱情和強勁動力再次凸顯。

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1年端午節假期三天,全國國內旅遊出遊8913.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94.1%,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8.7%。實現國內旅遊收入294.3億元,同比增長139.7%,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4.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旅遊消費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2003年後,國內旅遊更是進入“井噴式”發展階段,居民消費從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滿足精神需求轉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94年,我國旅遊收入達1023.51億元。2000年,國內旅遊收入達3175.54億元。2003年後,國內旅遊收入開始迅猛增長,2009年達到1.02萬億元。2019年,國內旅遊收入已經達到5.73萬億元。

文化和旅遊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旅遊市場持續平穩增長;2017年國內旅遊人數突破50億人次,2018年達到55.39億人次;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達60.06億人次。

馬蜂窩發佈的《全球旅遊消費報告2019》指出,2018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與此同時恩格爾係數降至28.4%,包括旅遊消費在內的服務消費持續提升。旅遊正成爲國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數據顯示,63%的國民每年在旅遊上的花費超過萬元。其中,47%的國民年旅遊消費在10001~30000元;12%的國民年旅遊消費在30001~50000元;4%的國民年旅遊費用在50000元以上。

此外,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假期是國內旅遊消費的集中爆發期。記者梳理發現,2001年以來,“十一”黃金週的旅遊收入情況發現,2001年,國內“十一”黃金週的旅遊收入只有249.8億元。但到了2009年,國內“十一”黃金週實現旅遊收入1007億元。2019年更是達到6497.1億元,約是2001年的26倍。

文娛消費:人均支出明顯增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已進入消費升級的重要階段,中國消費者對多樣化、個性化和高品質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

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978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7.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7.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8.0%。

詳細來看,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545元,增長55.7%,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9.1%;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484元,增長16.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8.1%。

記者梳理發現,全國居民教育文化娛樂人均消費支出從2013年不足1500元,到2019年已經達到2500元。此外,國內消費者對醫療保健的人均消費支出同樣也呈現增長態勢。

實際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城鎮居民在文化、娛樂、教育等方面的消費支出就呈現上升趨勢。近年來,電影、演出等滿足精神生活的消費支出也在不斷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

記者梳理了近年來我國電影、話劇、音樂會、音樂劇票房收入情況發現,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加,國內電影票房從2013年的127.67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411.75億元。

與此同時,國內話劇、音樂劇儘管票房體量較小,但也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這說明,伴隨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對精神消費、品質消費的需求不斷提升。

陳文玲對記者表示,當前,消費已經成爲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未來,需要釋放的是潛在的消費需求。也就是說,挖掘消費潛力的重心不在於剛性的消費需求,而是通過激活需求側,滿足即期消費需求、挖掘潛在消費需求、創造嶄新消費需求。“教育、醫療、健身等服務型消費需求的規模可能會進一步釋放。”

網上消費:零售額增長迅速

近年來,隨着電商領域的持續發展,我國網上消費零售額增長迅速,2014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僅27898億元,到2019年已增長至106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到2020年,這一指標已達到117601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0.9%。

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也發展迅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爲32424億元,隨後幾年都保持20%以上的高速發展,2020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爲97590億元,同比增長14.8%。

同時,我國整體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總零售額的比重也在持續增長,2015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僅佔總消費品零售額的10.8%,到2020年,佔比已提升至24.9%。

2011~2019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複合增速高達24%。2019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4.81萬億元。

從2013年起,我國已連續七年成爲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網絡零售市場的支撐能力進一步顯現。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互聯網消費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模式,比如直播帶貨就成爲當前居民消費的新渠道。

根據商務大數據監測,2020年上半年,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觀看人次超500億,上架商品數超2000萬。直播場景越來越豐富多樣,產業帶直播、老字號直播、非遺直播、文化旅遊導覽直播、教育公開課直播等紛紛湧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