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奈兒、雅詩蘭黛、LV接連被罰,這些國際大牌怎麼了?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香奈兒又被罰了。7月2日,天眼查App顯示,香奈兒(中國)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奈兒”)於近日新增一則行政處罰,處罰事由是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處罰結果爲沒收違法所得5.214344萬元,罰款21.295771萬元,處罰單位爲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以次充好、發佈虛假宣傳廣告,香奈兒多次被“點名”

據企查查App顯示,在此之前,香奈兒曾因以次充好被處罰。2017年2月,因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好,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香奈兒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沒收物品、沒收違法所得41.43萬元,罰款130萬元,責令停止銷售。

此外,2020年11月,香奈兒還因發佈虛假廣告被罰款20萬元。香奈兒(中國)官網銷售的“香奈兒奢華精粹乳霜(輕盈)”“香奈兒光采晚安修護面膜”爲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商品網頁發佈的廣告中使用了“抑制黑色素”“色斑淡化”等美白功效的廣告宣傳用語。經查驗,上述兩款商品並不含作爲祛斑劑用途使用的成分,香奈兒也無法提供證明上述兩款商品具備廣告中所稱的美白祛斑功能的實驗報告。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除香奈兒以外,LV、喬治阿瑪尼、雅詩蘭黛等奢侈品品牌先後被行政處罰。其中,喬治阿瑪尼(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因生產、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被處罰沒收違法所得0.02354萬元,罰款3.4萬元;雅詩蘭黛(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因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被罰款40萬元;LV關聯公司路易威登(中國)商業銷售有限公司因發佈虛假廣告被罰20萬元。

專家:從“品牌爲王”到“產品爲王”,奢侈品品牌應隨市場成長

要客大學校長、奢侈品專家周婷告訴新京報記者,正常來講,國際奢侈品品牌不應該出現以次充好等產品質量問題,在產品的優質性、質量的把關以及製造的細節做到最好,是這類品牌對市場和消費者最起碼的承諾,纔夠格被稱爲國際奢侈品品牌。

周婷認爲,奢侈品品牌在中國市場之所以出現以次充好、虛假廣告等不法情況,一方面是工作人員的不盡職所導致;另一方面、也更爲重要的一點是,國際品牌公司長久以來對中國市場的成長認知存在不足。近年來,隨着市場的發展、出境旅遊的增加、對國際品牌產品信息和時尚信息的獲取渠道越來越充分,中國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理智了,越來越知道什麼東西纔是真正好的東西。如果奢侈品品牌還是拿對待初級市場的態度來看待現在的中國消費者,那麼就落伍了,這其中也不乏奢侈品品牌的僥倖心理,還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的成長。

另外,周婷與智雲圖創始人姜曉峯均指出,奢侈品品牌近年來中國市場頻繁出現質量問題,也與政府監管的加強有關,市場監管系統對於“以次充好、虛假廣告”等類似問題的監管和查處,比以前更爲嚴格、細緻。周婷認爲,相關部門在加強規範市場的發展,這也使得以前沒有被暴露或暴露不充分的問題得到曝光,並給與充分的制止和整治,對於整個高端零售市場的發展是件好事。

受疫情影響,全球奢侈品市場格局正發生轉變。有數據預計,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在2020年下跌23%,中國內地在全球市場的佔比卻幾乎翻了一番,從2019年的11%左右躍升至2020年的20%。貝恩預計這一增長趨勢還將在未來延續,到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回歸到疫情前水平,而中國境內市場有望成爲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周婷認爲,受疫情影響,國際奢侈品品牌接下來的1-3年都會集中以中國市場爲核心,提供產品、做好客戶服務,需要非常認真對待所有產品的細節和經營細節,如果還是以10年或20年前的心態對待現在的中國消費者,會出現更多問題。

此外,周婷還指出,相關品牌屢爆質量問題,也在提醒國際奢侈品品牌,必須把產品做好,纔是真正回報市場的表現,而且隨着市場的成長,整個奢侈品領域,已經從品牌爲王時代轉變爲產品爲王的時代,消費者對於產品性價比的關注度比以前要高很多,做好產品纔是最重要的。姜曉峯也認爲,國際奢侈品品牌應提升管理的精細度、顆粒度,愈發重視產品、運營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