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刷屏!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第一句話“哇,這外邊太漂亮了”!地球絕美畫面現身 來源:e公司

今天,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的消息衝上微博熱搜。

神十二兩名航天員成功出艙

北京時間7月4日8時11分,航天員劉伯明成功開啓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出艙艙門,截至11時02分,劉伯明、湯洪波身着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成功出艙,並已完成在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臺等工作。

期間,在艙內的航天員聶海勝配合支持兩名出艙航天員開展艙外操作。

三名航天員分工明確

此次航天員出艙活動,三名航天員都有明確分工。

劉伯明艙外作業(劉伯明自帶攝像機拍攝畫面)

聶海勝進行機械臂操作

湯洪波艙外作業(湯洪波自帶攝像機拍攝畫面)

出艙的兩名航天員,一人要爲機械臂安裝上臂支架,包括腳限位器、工具臺等,隨後藉助機械臂進行移動。另一名航天員藉助艙壁上安裝的扶手,爬行一段距離到作業點進行輔助工作,其間還要進行一次應急返回驗證。

“太漂亮了!”先出艙的劉伯明出艙後感嘆。聶海勝則溫馨提示:“慢點,不要着急。”今天的出艙作業主要有三項任務,抬升全景相機、驗證機械臂的使用以及驗證應急返回技術。專家介紹,受發射限制,攝像機一開始安裝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視角有限,入軌之後,航天員根據任務需要,需要擴展攝像機的視角來監視整個艙外的情況,需要航天員去把這些攝像機安裝一個支架,架得更高一點。

震撼!全景相機拍到地球絕美畫面

兩名航天員出艙過程中,艙內航天員需要對機械臂進行操作,雖然地面人員也可以對機械臂大範圍轉移,但在有航天員站在機械臂上時,艙內航天員可以更直觀地觀察機械臂位置,更能與艙外航天員直接交流。

由航天員自主操作機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艙外艙內航天員都有急停裝置,艙外的航天員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旦發現有碰撞的可能、風險,他可以直接按下急停裝置,機械臂就會停止工作,也是保證安全的多重手段。

通過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的首次出艙活動,航天員出艙能力、應急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驗證,特別是在艙外進行長時間工作,人與機器的協同合作爲後續航天員對空間站維護提供了寶貴經驗。

今年4月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發射成功

在今年4月29日11時23分,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成功。

中國空間站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爲基本構型。天和核心艙是空間站發射入軌的首個艙段,也是目前我國自主研製的規模最大、系統最複雜的航天器,起飛質量22.5噸。

2021年6月17日15時54分,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後,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後,先後開啓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誌着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綜合自新華網、新民晚報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