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雯婷

從7月3日零點起,法國奢侈品牌香奈兒(CHANEL)正式上調中國手袋價格。

“2號買的一隻香奶奶(香奈兒)包,4號漲了4600元”,昨天,已有國內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慶幸自己下手及時。

據悉,香奈兒此次將其部分2.55、CF和Le boy等經典款式包袋的價格提高了10%至15%,新價格7月1日起在美國生效,隨後擴展至其他市場。

這也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香奈兒第三次官方漲價。

2020年5月,香奈兒表示,因爲某些原材料的成本上漲,以及“近期歐元與某些地區貨幣之間匯率大幅波動的後果”,該品牌部分包袋價格增加了5%至17%。2020年10月,香奈兒部分包袋價格又上漲了5%。

儘管漲價頻繁,過去一年香奈兒業績明顯受到了疫情衝擊。據其財報,香奈兒在2020財年內的銷售收入爲101億美元,相較於2019年的122.7億美元下跌了18%;營業利潤錄得20.49億美元,跌幅達41.4%,主要原因是香奈兒在疫情期間照常支付員工工資,並加大了在運營方面的開支。

但漲價也並非僅爲提升銷售額。7月2日,一位香奈兒發言人在回覆《時尚商業評論》(BOF)的郵件中稱:“根據在價格協調方面做出的承諾,進行這些調整的目的是確保該品牌在不同市場之間沒有過度的價格差異。”

漲價是奢侈品行業的常見動作。品牌通常會根據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等因素每年提價一兩次,協調不同區域市場的價格。例如,每年1月1日漲價是愛馬仕一貫的做法,幅度一般在4%至5%之間。

但疫情發生加速了奢侈品漲價頻率,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去年經歷了4輪漲價,古馳(Gucci)、迪奧(Dior)和普拉達(Prada)等在過去一年都明顯上調產品價格。價格上漲有助於奢侈品公司彌補封鎖期間和旅行限制造成的收入損失。

多年來,中國和日本等主要亞洲市場的奢侈品價格明顯更高。《韓國時報》報道,“上週一(6月28日)早上,在首爾市中心的香奈兒門店前排隊人數似乎是平時的兩倍”,此前有關即將漲價的傳言開始流傳。

早在2020年5月,當社交媒體上開始流傳即將漲價的傳言時,中國和韓國一線城市的香奈兒專賣店外多次出現排長隊現象。

漲價也提升了香奈兒包袋在二手市場的行情。據時尚媒體Ladymax 表示,香奈兒是近兩年漲價幅度最大的奢侈品牌,漲價也是品牌促進銷售的一種策略,“促使客戶立即購買所需產品,以避免以後花費更多。迄今爲止,該策略一直很有效。”

但也有人並不認同這一觀點。“有些人說他們不再有興趣購買香奈兒產品,理由是價格過高。”

總體來看,不同於普通商品重在實用價值,奢侈品賣的就是優越感和距離感。許多頂級奢侈品的粉絲對價格並不那麼敏感,價格上漲尚未對這些品牌銷量產生明確的負面影響。

近期,據奢侈品巨頭2021第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經歷疫情衝擊和漲價應變,LVMH集團、開雲集團、愛馬仕等都迎來了業績改善。在排除收購和匯率變動後,今年第一季度,LVMH集團的有機銷售額增幅爲30%。開雲集團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1.4%,集團過半的營收來自於古馳品牌。愛馬仕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

亞太市場成爲奢侈品牌復甦的主要推動力,尤其是得益於中國市場線下門店復甦、及線上渠道等多方面的影響。對於奢侈品品牌而言,電商不再僅僅是一個銷售渠道,更是一個營銷平臺,可以擴大消費者認知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