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持牌消金機構高管變動頻繁 年內21位董監高走馬上任

本報記者 李 冰

今年以來,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以下簡稱“持牌消金機構”)董監高人員變動消息不斷。《證券日報》記者對各地監管部門發佈的信息梳理後發現,截至6月30日,年內至少有12家持牌消金機構的21名董監高任職資格批覆公告發布,在目前已開業的29家持牌消金機構中,董監高已“換人”的機構已超四成。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消金行業洗牌力度加大,董監高頻繁變動是持牌消金機構應對挑戰、調整戰略佈局、更好把握髮展機遇的一種體現。”

平安消金迎第二任首席風控官

縱觀上半年,首席風控官、首席風險官是各家持牌消金機構換人最“熱門”的職位。

上海銀保監局日前發佈公告,覈准史進爲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消金”)首席風控官的任職資格。公告顯示,平安消金於2020年4月份開業,當時的首席風控官爲朱智偉。到現在開業僅僅14個月,已迎來第二任首席風控官。

在消金行業,首席風控官“換人”並非個案。今年上半年,已有多家持牌消金機構更換了相關高管。今年2月10日,遼寧監管局發佈《關於覈准鄭宏洲高管任職資格的批覆》,覈准鄭宏洲盛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首席風險官任職資格;5月26日,天津監管局覈准Rosario Vinci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首席風險官任職資格。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持牌消金機構首席風控官頻繁變動,主要是受今年1月份銀保監會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影響。《辦法》強調,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要素包括五方面內容,在權重分配方面有所不同。其中,公司治理與內控權重佔比最高,達到28%;此外,資本管理佔比12%,風險管理佔比35%,專業服務質量佔比15%,信息科技管理佔比10%。

“評級是持牌消金機構在2021年進行的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一家持牌消金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五大評級指標中,是否擁有較強的自主風控能力是機構之間拉開評分差距的關鍵。”

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認爲,消金機構頻繁更換首席風控官的主要原因在於,目前消金行業在營銷、風控、合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較爲突出。既懂金融又懂科技風控的複合型高管人才較爲搶手,“換人”是消金機構補齊短板的一個有效手段。

華融消金一口氣換了五高管

今年上半年,持牌消金機構董事長、總裁等重要職位也變動較多。《證券日報》記者對不完全數據梳理後發現,截至6月30日,上半年至少有12家持牌消金機構的21名高管的任職資格獲得覈准批覆,涉及機構包括盛銀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尚誠消費金融、哈爾濱哈銀消費金融、華融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湖北消費金融、湖南長銀五八消費金融、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平安消費金融、包銀消費金融。

在上述批覆中,不乏董事長、總裁等重要職位的任職資格批覆。比如,2月1日,黑龍江銀保監局覈准謝雲立哈爾濱哈銀消費金融董事、總裁的任職資格;3月16日,內蒙古銀保監局覈准尹志成包頭市包銀消費金融董事長的任職資格;5月6日,上海銀保監局覈准馮雁上海尚誠消費金融副董事長的任職資格;6月4日,湖南銀保監局覈准徐忠義湖南長銀五八消費金融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華融消費金融今年上半年董監高變動最爲密集。4月22日,安徽監管局公示內容顯示,覈准劉輝董事、董事長的任職資格,覈准袁波董事、副董事長的任職資格,覈准杜翔、馬開峯、沈慶國董事的任職資格,共涉及5位高管。

中泰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持牌消金機構的發展需強化差異化發展戰略。牌照是進入門檻,長期發展要看綜合實力,股東背景及其支持力度是其中的關鍵。短期來看,持牌機構處於政策紅利期,具備一定彎道超車的機會;長期來看,綜合實力仍是持牌機構之間拉開差距的關鍵因素。

劉斌對上述說法表示認同。他預計,未來消金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並呈現分化趨勢。但隨着國內消費升級速度加快,也會給持牌消金機構帶來更多發展機會。各家消金機構未來業務突圍的重點是找到自家優勢業務領域,爲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精準的消費金融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