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在指尖流淌,并经过时间的沉淀,在悠悠岁月的赋能下,大多数的事物都会超过它原本所具有的的价值。

以“蜡染”为例,作为我国民间传统的纺织印染手工艺,本来是人们出于美化服饰的需要,而发明的一项印染技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蜡染工艺更多的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而且已经名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西江千户苗寨,可以详细看到这门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古老的印花技艺

“蜡染”是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之一,由于历史悠久,其起源年代已无从考究。

这门古老的技艺,是染色材料和染色技术的运用,要用专制的蜡刀蘸取融化的蜂蜡,在已经准备好的布匹上绘制图案,然后浸泡在蓝靛色的染料里上色。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涂蜡的布面会被染成蓝色,而已经涂蜡的布面因为无法着色,最后用沸水煮去蜂蜡后,会呈现白色,专业的说法也叫作“留白”。

因此,蓝色和白色就会构成图案,而蜂蜡在这整个过程中,担任的是“防染剂”的角色,也是整个蜡染的灵魂所在,最终的图案是否美丽,完全取决于蜡染制作者能否熟练掌握涂抹蜂蜡的技艺。

千百年的传承,蜡染因为色调素雅、风格独特,所以常被苗族人用于制作图案多样的服饰,穿在身上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

在西江千户苗寨的嘎歌古巷,可以清晰看见这门技艺的详细制作过程。

以刀作笔,以蜡为墨

说起蜡染的制作流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以刀作笔,以蜡为墨,在布匹上绘制和染制美丽的图案。

首先,要用草木灰把布匹漂白洗净,再把煮熟的芋头捣碎后均匀涂抹在布匹的反面,等到完全晒干,就将布匹打磨平整,以便于下一步的点蜡作画。

然后,准备融化的蜡质(蜂蜡最佳),用蜡刀蘸取蜂蜡,在布匹上填充绘制出图案,当然也可以提前确定轮廓,按照标识进行作画,以免不小心出错。

接着,就是染色了,把画好的蜡片放进蓝靛染缸里,如果想在布匹上留下颜色深浅不一的图案,就需要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再次浸染后就能得到深浅的花纹。

最后,经过冲洗,用清水煮沸,去掉蜡质并经过漂洗干净后,布匹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

在西江千户苗寨,这样的制作流程每天都在上演。

“犹如鳝鱼裂冰肤”

因为古代没有化学染料,只有天然的植物染料,所以人们为了防止高温融化蜡质,就选用了能满足低温浸染的靛蓝色,从大自然中取材,天然又环保。

另外,由于凝固的蜂蜡放进染缸浸染时,往往会因为折叠而损裂,所以染料就会顺着裂纹浸染到布匹上,这样就会形成像是天然冰花或是龟纹一般的花纹。

这样的花纹往往会让蜡染的图案层次丰富,更加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蜡染的原因,它就好像瓷釉的“开片”一样,“犹如鳝鱼裂冰肤”,就艺术效果而言,蜡染花纹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蜡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走进西江,穿着蜡染制成的服饰走在千户苗寨里,不仅能切身感受到这门古老工艺的魅力,还能让生活增添美丽的色彩。

(作者:张宇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