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暑期檔戰火已起,《中國醫生》上映,博納影業能分多大蛋糕

華夏時報記者 於玉金 見習記者 張瀚文 北京報道

博納影業出品的根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真實事件改編的主旋律電影《中國醫生》7月9日上映,正式加入暑期檔“戰場”。

2021年的暑期檔已定檔56部影片,主旋律電影作爲主力,在2021年上半年電影市場並不景氣的大背景下,自然承擔了不小的票房壓力,也承載了觀衆對國產好電影的期待。如何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追求票房成績已成爲了擺在各家影視公司面前的課題,而在打造主旋律商業電影方面“有一套”的博納影業早已用票房成績證明了主旋律商業片大有可爲。

已在IPO路上排隊等候八個月的博納影業,能否延續此前的主旋律商業片票房佳績,爲自己的上市路上“借一場東風”值得期待。

博納影業“血統”裏的“主旋律基因”

主旋律電影扎堆的暑期檔在《1921》和《革命者》上映一週後,迎來了博納影業出品的《中國醫生》。

博納影業作爲一家老牌影視公司,在今年整個上半年都顯得格外低調,僅公司旗下上海博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了一部《迷妹羅曼史》,票房表現不溫不火,累計票房239.7萬。而其競爭對手光線傳媒華策影視等,在2021年上半年均有代表作:華策的《刺殺小說家》、光線的《人潮洶湧》均在春節檔收穫頗豐。

根據貓眼專業版顯示,博納影業在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出品或聯合出品了9部影片,而在2020年下半年也出品了3部影片。可以預見,2021年的下半年則會成爲其發力的“主戰場”。

今年上影節期間,博納影業正式推出“中國勝利三部曲”——根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醫生》、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長津湖戰役爲背景的電影《長津湖》、以及向隱蔽戰線上無名英雄致敬的電影《無名》。

其中《中國醫生》已經定檔7月9日上映,根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截止7月8日,《中國醫生》的想看人次達到45.7萬人,映前一天的點映及預售總票房達到了約1484萬,點映後收穫的口碑反響良好。

“中國故事三部曲”並非博納首次推出主旋律電影系列。博納影業2020年提交的招股書顯示,主旋律題材電影的商業化運作已成爲其優勢項目。比如博納曾打造出的由《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組成的“山河海三部曲”系列,以及由《決勝時刻》、《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組成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系列。

上述影片中《湄公河行動》、《烈火英雄》、《中國機長》、《紅海行動》均取得了10億以上的票房成績。其中《紅海行動》和《中國機長》合力爲博納影業貢獻了約65億的票房。而2019年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則爲博納貢獻了31億的票房,位於中國內地票房總榜第十名,豆瓣評分7.7分,實現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主旋律大片吸金

博納影業在講好中國主旋律故事上有自己的得道之處,這也是博納影業多年來對電影產業全鏈路進行深耕的成果。

博納影業於2020年提交的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2019年,博納影業營業收入分別爲19.97億元,27.84億元,31.1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99億元,2.64億元,3.15億元,報告期內實現穩步增長。

業績表現與博納影業推出的作品密不可分。據招股書披露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博納影業投資並上映的影片共有37部,累計實現票房收入262.02億元,其中,票房超10億元的影片8部,佔全國票房超過10億元的國產影片總量的30.77%,實現票房佔比34.92%,票房過億元的影片21部,佔全國票房過億元的國產影片總量的14.09%,實現票房佔比25.86%。

能講好中國主旋律故事的博納顯然有自己的一套製片邏輯。《華夏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博納主投發行的主旋律“大片”對其毛利影響很大。2018年票房冠軍《紅海行動》票房收入36.51億元,爲公司貢獻總毛利6.16億元;2019年最賺錢的《中國機長》,爲公司貢獻投資及發行總毛利5.57億元。

而博納的主要競爭對手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同期則並無主出品的主旋律電影達到10億級的票房。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早已深耕主旋律商業片領域多年的博納,有上述成績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上市“道阻且長”

2020年11月5日晚,據證監會發布的審覈結果,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審覈獲得通過。

博納影業迴歸A股道路整整走了四年。早在2016年4月,博納影業私有化並從美股退市後,即開啓回A之路。2019年初,受中企華事件影響,博納影業IPO審覈被迫“中止審查”。2019年3月,恢復正常審查;2020年8月,證監會更新博納影業最新招股書。2020年11月,博納影業首次公開募股獲得通過。

八個月過去了,博納依然走在上市的路上。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曾公開表示:“即使迴歸A股,面對一片紅海的競爭,我們也非常自信地說,博納是一家良性的健康發展的公司”,“不考慮借殼,會踏實等待排隊。”

面對2021年上半年一片慘淡的影視市場,於冬是否還有當時的自信還未可知。2021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報275.67億,相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超過300億的票房,顯然影視行業尚未完全恢復元氣。在上個月結束的上海電影影節上各家影視公司代表大吐苦水也側面說明了各家都生活不易。

“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影市場的慘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優質內容供給不足導致的。”易觀分析互娛行業中心高級分析師李思佳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到。

“這在今年目前爲止的票房排行上也有所體現,排名前二的影片《你好,李煥英》和《唐人街探案3》都是四五十億級別的票房成績,分列三四名的兩部進口片《速度與激情9》和《哥斯拉大戰金剛》就只有十二三億的票房成績了,進口影片的質量和口碑不是很好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今年上半年電影票房大盤表現不佳。”上述人士隨後補充到。

於是今年在各家都下了重注的主旋律商業片領域,哪家電影的暑期檔票房表現更好便在2021年下半年的電影市場中搶佔了先機。

由此可見,即將上映的《中國醫生》被博納寄予厚望,根據貓眼專業版顯示,《中國醫生》上映首日的排片佔比約爲45%。反觀早先一週上映的《1921》和《革命者》的票房表現並不理想,這或許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觀衆對《中國醫生》的期待和觀影熱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