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孕嬰童行業消費如何撐起萬億市場規模?

7月14日開幕的第21屆CBME孕嬰童產業峯會,主題定位爲“新消費、新人羣、新增長”,以反映如今中國孕嬰童行業迎來的新變化和新機遇。

今年5月31日,國內孕嬰童行業迎來了又一個發展契機——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於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近些年來,我國生育政策多次調整,從2013年的“單獨二孩政策”,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再到今年“三孩政策”落地,多胎生育需求即將釋放的背景下,與孕嬰童羣體密切相關的消費類產品有望站到新的風口。

“當前,我們孕嬰童人羣正在迅速疊加,隨着‘後浪’消費觀念和育兒觀念升級,‘三孩政策’紅利以及消費升級的趨勢推動下,中國這個產業迎來了黃金爆發期。”上海西虹橋商務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勇認爲,挖掘“後浪”消費潛力,充分把握新一輪內需增長已經勢在必行。

事實上,我國孕嬰童行業存在着巨大的消費基數。今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中國人口最新數據,在人口總量達到約14.12億人的情況下,我國0—14歲人口約爲2.53億人,佔17.95%。值得一提的是,與2010年的數據相比,0-14歲人口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

國務院參事、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在產業峯會上指出,2.53億0-14歲孩子的背後,是一個億萬級的大市場,“無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個社會,孩子是美好生活的基礎。從一個家庭當中的消費比重上看,孩子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如何讓這次‘三孩政策’見效,需要做好三件事;這次中央決定放開三胎,我是專門講過,放開三胎最重要的在哪裏呢?怎麼樣讓政策見效呢?首先要解決從生育、養育再到教育這個環節。”

在嘉御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衛哲看來,這樣一個市場正在凝結新的消費趨勢。

“如果沒有對新人羣、新商品的變化有深刻的理解,只改變零售的場,很難從零售賽道跑出來。”衛哲表示,如今孕嬰童行業一個很重要的新人羣是“90後”甚至“95後”的新媽媽人羣,“我們要看一下,‘90後’、‘95後’新媽媽人羣和‘80後’、‘85後’有什麼區別。如果有區別,那麼纔有機會誕生新品類、新品牌。”

事實上,新的人羣正在決定新的消費趨勢,這在孕嬰童行業表現得尤爲明顯。

根據天貓發佈的數據,2020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美元,領先全球;中國市場的電商佔比從2019年的26.3%提升至32.7%。目前,天貓已成爲品牌成長與創新的主陣地,購買用戶數持續增長,2020年天貓母嬰消費人羣突破3億,今年這一市場規模仍在持續不斷增長。

同時,天貓的數據還反映,隨着穩定增長的可支配收入推動消費持續升級,中國父母在母嬰品類的支出穩定攀升,2015年-2020年,中國母嬰品類人均零售額增長30.3%。同時,“90後”父母已成爲消費主力。

天貓母嬰親子總經理立颯在產業峯會上指出,從天貓整個上半年的母嬰銷售情況來看,趨勢、時令品類增速較大,同比分別增長超過25%、20%。新品類大量湧現,出現早產兒尿褲、兒童趴睡枕、智能學習燈光一體機、兒童仿真醫學玩具等超過30個新品類。

“具體來講,專業、細分、高價值的品類以及時令品類有比較好的表現。”立颯表示,特別是在高價值品類方面,新生代父母對高價值品類很感興趣,例如高級積木、高達、吸奶器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上述新的消費趨勢,也讓天貓母嬰親子在今年下半年確立了工作方向:進一步地在人羣增長方面,將結構升級的信息輸送給商家,同時在貨品供給、營銷方式、服務體驗方面進行升級。

(作者:曹恩惠 編輯:張偉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