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西式快餐品牌加速本土化的背後,是深深的危機感。”

作者:左雨晴

香菜、皮蛋、豬血糕,一起放麪餅上會是什麼味道?近日,必勝客在中國臺灣地區推出的新口味“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熱議。

“這三樣,每一樣都在我的‘雷區’上舞蹈。”一些網友吐槽這奇葩組合的同時調侃:“像加了芝士的煎餅果子。”“下回是不是可以期待把臭豆腐放在披薩上了?”另外一些網友則直呼:“不要什麼都往披薩里加啊!”“意大利人要坐不住了!”

西式快餐本土化,真的不懂中國人的胃嗎?

“肉量滿滿”肉夾饃卻是“饃夾肉”

肉夾饃、熱乾麪、螺螄粉……你以爲你在中餐店點單嗎?不,這裏是麥當勞肯德基

一直以來,不少西式快餐品牌不斷根據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的地域特色等進行着“本土化”改造,一些產品在推出後逐漸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經典款”,例如皮蛋瘦肉粥、老北京雞肉卷、照燒雞肉飯等。

近幾年,西式快餐們本土化的腳步更是明顯加快,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花樣之多隻能用一句話形容:“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例如,2019年,肯德基推出了“串串滷味”,將川式串串加入了自己的宵夜食堂;必勝客則推出了鹹蛋黃系列。近期,麥當勞推出的“桂林酸筍風味板燒雞腿堡”,儘管看起來“鬼畜”,但不少網友嘗試後發現“味道意外不錯”。

不過,並不是所有西式快餐本土化產品都能滿足食客的胃,一些失敗案例也讓人們看見了“世界的參差”。

2021年,麥當勞新推出的肉夾饃便是其中之一。不少購買者發現,這款在宣傳圖上“肉量滿滿”的肉夾饃,實際上只能算得上是“饃夾肉”。即使此後麥當勞增加了肉量,也未能擋住食客的吐槽。

網友曬出的麥當勞版肉夾饃。截圖自微博

“肉量少就算了,夾的還是雞肉,完全不是印象中肉夾饃的味道。”一位消費者說告訴中新網,“這個性價比還不如去買正版。”

此外,麥當勞的麻婆和牛堡也慘遭吐槽,被網友比作是“肉末版的肉夾饃”。肯德基城市限定的熱乾麪則被武漢網友無情地評論“莫得靈魂”。

網友曬出的麥當勞“麻婆和牛堡”。截圖自微博

多數本土化產品“曇花一現”

不管是否適合國人的胃,西式快餐品牌持續推出的新品還是吸引不少顧客,賺足了噱頭。但中新網發現,這些本土化產品,除了少部分能成爲常規產品留在菜單上外,多數都只是“曇花一現”的限時限量產品。

例如,肯德基的嫩牛五方,自2012年下架後,被人們惦記了數年之久,在肯德基下架產品的合集中也被屢屢提及。2017年,嫩牛五方第一次限量回歸時,消費者一度沸騰,但自第一次限量回歸後,嫩牛五方几度重新上架,卻始終未能長期駐守在菜單上。

一位肯德基經理表示,其根源還是在製作流程上。“嫩牛五方在2012年下架之前還是常規產品。當時牛肉的半成品製作供應商出現問題也是嫩牛五方下架的原因之一。”

“作爲快餐行業,出餐快是首要要求。像豆漿、油條這種產品,製作比較簡單,味道也不容易出錯,一般的中餐店也能在早上限時供應。但像嫩牛五方這種原料和製作都比較複雜,配料又多,備貨麻煩,所以註定不能長期存在。”

同時,他也表示,不斷推出限時限量的新產品,更有利於肯德基的競爭力。“時上時新,也能一直帶給消費者新鮮感。”

不過,在中研普華研究員覃崇看來,西式快餐採用中西方式結合,噱頭十足,但是一些產品在實際的銷售中,總會顯得不倫不類:既丟失了西餐的風格,又沒有體現中餐的口感。

中式快餐包抄下的西式快餐困境

覃崇認爲,西式快餐品牌加速本土化的背後,是深深的危機感。“受疫情影響,全球範圍內的餐飲行業都受到了衝擊。中國最先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爲了搶佔更大的市場,西式快餐必定會絞盡腦汁。”

如今的中國餐飲市場,競爭殘酷。以前,標準化的流程讓西式快餐快速佔據了市場,但隨着中國快餐品牌的崛起,西式快餐早已不是消費者的首選。

“以前只有過生日時父母纔會帶我去喫一次肯德基,當時連麥當勞都沒有。”一位家在四線城市的90後告訴中新網,“後來麥當勞、必勝客陸續在市裏開店,剛開張的時候都是爆滿,但現在已經無需排隊了。”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中式快餐市場規模達7557億元,佔據了快餐市場70.7%;西式快餐市場份額市場規模爲2729億元,佔比25.5%。

與西式快餐相比,中式快餐的選擇更豐富:永和大王、外婆家、真功夫、麗華快餐,等等;還有老鄉雞、鄉村基等從下沉市場做起的品牌,在小城市的競爭力遠遠高於世界級的餐飲巨頭,鄉村基更是被稱爲“西南快餐霸主”。

面對中式快餐的包抄,西式快餐該如何掌握本土化的正確姿勢呢?

“中餐與西餐有比較明顯的區別,西餐講究菜餚鮮嫩,標準化較高;而中餐講究刀工、火候、口感,成品好壞更多的是靠廚師的技術。”覃崇認爲,西式快餐的優勢在於品牌,需結合國人口味與需求特點,引入具有中餐廚藝的廚師做研發,方能製作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